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现代化指向:基本逻辑、分析维度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唐扬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新境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从基本逻辑看,党的自我革命所内涵的现代化指向,理顺了“强...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新境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从基本逻辑看,党的自我革命所内涵的现代化指向,理顺了“强党何以领导国强”的逻辑进路,阐释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统一。自我革命在多维度上实现对国家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统摄社会革命的政党能力、制度化规范化的治理体系、干净担当的政治文化等。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坚持核心引领,紧扣同现代化相统一的自我革命主题主线;持续锻造能力,强化同现代化相匹配的自我革命战略本领;健全制度保障,完善同现代化相协调的自我革命规范体系;注重文化塑造,涵养同现代化相支持的自我革命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现代化指向 政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2
作者 朱妍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187,共5页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因同质性文化身份聚合为《新青年》知识群体,他们以学校、社团和报刊为平台,在文化场域中建构了主体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合群意识的心理诉求下,他们拓展了文化空间,书写了公共舆论,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意识,...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因同质性文化身份聚合为《新青年》知识群体,他们以学校、社团和报刊为平台,在文化场域中建构了主体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合群意识的心理诉求下,他们拓展了文化空间,书写了公共舆论,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公众自我身份的认同提供了价值依托。皖籍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所构筑的民主机制昭示了自由社会的运作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精神风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籍知识分子 同质身份 文化空间 民主机制 现代化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