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超常规”工作部署对接现代化战略目标--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
1
作者 贾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共4页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历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的大政方针,承前启后地对新年度的经济工作给出了全面的思路指引和任务部署,联结着“新的两步走”现代化进程中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行稳致远。学...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历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的大政方针,承前启后地对新年度的经济工作给出了全面的思路指引和任务部署,联结着“新的两步走”现代化进程中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行稳致远。学习领会这一重要会议的指导精神,可从五个层面形成基本认识,即:肯定成绩正视困难,承前启后开创新局;政策发力改革牵引,“双松”搭配以进促稳;系统集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创新升级;预期管理抓“牛鼻子”,提振信心行稳致远;快慢变量接力合力,标本兼治治本为上。我们应在深入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中央指导方针贯穿于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规 现代化战略目标 “双松”搭配 系统集成 预期管理 标本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思考
2
作者 杨鲜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63-65,共3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最早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后来他在1987年4月30日,会见一位西班牙客人时谈到: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产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最早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后来他在1987年4月30日,会见一位西班牙客人时谈到: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产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目标大体上是人均达到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深谋远虑,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战略目标的形成和实现,无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战略目标 三步走 我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民生产总值 翻两番 一届三中全会 十四大报告 邓小平同志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五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9-43,共5页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我国本世纪80年代到...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我国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共70年的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千年梦幻的现实追求,也是一个落后东方大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抉择。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种种方面的特殊性。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政治稳定也被赋予了异常特殊的性质。本文正是从这一特殊性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现代化战略目标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特殊性 世界性 中国政治稳定 传统社会 两大矛盾 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发展与完善
4
作者 庞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194-196,共3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发展与完善庞桥汉中师范学院“现代化意味着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过去,曾经雄据世界文明进步之端,但近代却落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后面。鸦片战...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发展与完善庞桥汉中师范学院“现代化意味着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过去,曾经雄据世界文明进步之端,但近代却落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后面。鸦片战争后,探索国家走向富强与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战略目标 邓小平 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现代化战略思想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邓小平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思维基础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扣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2,共3页
定量:邓小平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思维基础张扣林定量研究是指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学分析、计算、测量的思维方法,它是人们形成科学认识和作出科学决策的思维基础。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美... 定量:邓小平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思维基础张扣林定量研究是指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学分析、计算、测量的思维方法,它是人们形成科学认识和作出科学决策的思维基础。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美的地步。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建设理论 思维基础 经济发展速度 现代化战略目标 定量研究 中国国情 生产总值 战略重点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6
作者 武惠庭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4,共6页
中国的现代化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而实现的现代化。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过的历程 ,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 中国的现代化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而实现的现代化。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过的历程 ,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是三代共产党人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带领亿万人民群众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7
作者 樊文娥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国共产党就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从解决民生问题到实现小康社会,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在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中正走向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而科学发展观正... 中国共产党就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从解决民生问题到实现小康社会,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在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中正走向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而科学发展观正为中国的不断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科学发展观 发展理论 新飞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化战略目标 发展问题 持之以恒 民生问题 发展阶段 承上启下 邓小平 毛泽东 胡锦涛 江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