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机理探赜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远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切实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坚强政治支撑,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强大合力,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广阔空间,进而从深层次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并使之行稳致远。新征程中,通过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发挥好党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大力完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制度体系,切实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过程,这样才能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优越性的同时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塑造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政治发展 政治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冬冬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 话语 小康社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外源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方冶 郭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东亚外源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存在四项基本关系:其一,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其二,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于政治化社会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其三,通过对政治精英和政治文化的形塑作用,社会传统文化会对... 东亚外源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存在四项基本关系:其一,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其二,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于政治化社会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其三,通过对政治精英和政治文化的形塑作用,社会传统文化会对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四,外部环境因素有可能动摇和瓦解政治权力结构的稳定状态,推动政治转型,但稳定状态的重构取决于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型现代化国家 政治发展 政治转型 社会利益集团 政治精英 政治文化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5,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论断是新时代十年非凡法治成就基础上的战略升级,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论断是新时代十年非凡法治成就基础上的战略升级,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辟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新境界;需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加强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轨道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早产民主陷阱及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沈承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着力提升良性的现代性,规避现代性危机,渐次化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的复杂治理等组合问题,理应秉持渐进式政治变革的逻辑,精准掌握政治改革的节拍与步幅。但事与愿违,无论是拉美国家,还是东欧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均... 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着力提升良性的现代性,规避现代性危机,渐次化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的复杂治理等组合问题,理应秉持渐进式政治变革的逻辑,精准掌握政治改革的节拍与步幅。但事与愿违,无论是拉美国家,还是东欧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均存在囿于西式民主模式教条模仿的早产民主困局,陷入三重陷阱之中:政治参与大爆炸与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民粹主义泛滥与国家发展的严重停滞、原教旨主义思维与不自由的民主局面。上述早产民主陷阱表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民主化应力求摆脱西式民主模式的思维定势,尽可能拓展社会治理中的民主政治实践内容和程度,在政治制度不断优化完善基础上,推进积极性、有效性的政治参与,走向可治理型民主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现代化国家 早产民主陷阱 可治理型民主 政治参与 选举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与现代化国家建设 被引量:6
8
作者 郑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7-33,共7页
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社会保障自古就是理想社会的内在要素,而且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社会保障自古就是理想社会的内在要素,而且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社会保障的探索与实践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构成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在覆盖全民上,处理好不同社保项目覆盖面大小的关系;在统筹城乡上,处理好不同社保项目保障程度高低的关系;在公平统一上,处理好不同地区缴费负担轻重的关系;在可持续上,处理好降低社保费率与基金可持续的关系;在多层次上,处理好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现代化国家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论述研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钟贞山 王希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174,共11页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自主科技攻关的宝贵经验,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内涵特性论、短板论、战略论、主体论等为核心要义的重要理论,从建立权威决策、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主体协同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五个方面指明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迟福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28,共5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既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又肩负深化发展的重大任务。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以新的战略眼光看待改革、...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既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又肩负深化发展的重大任务。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以新的战略眼光看待改革、开放、转型,要以新的战略思维看待改革、发展、安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十四亿多人潜在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水平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被引量:2
11
作者 逄锦聚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24,共9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百年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站...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百年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在为人民谋幸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抓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统筹安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林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2-48,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从法治中国建设角度看,开启新征程具有以下法治意蕴:一是标志着以往"法治小康"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从法治中国建设角度看,开启新征程具有以下法治意蕴:一是标志着以往"法治小康"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三是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又是法律保障,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四是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 新发展阶段 “四个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
13
作者 辛世俊 王鑫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演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认识新时代“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坚持问题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理路
14
作者 冯留建 马雪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8,共7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历史、理论、实践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大致经历了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前提、"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现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历史、理论、实践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大致经历了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前提、"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骤,贯穿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始终;从理论逻辑看,它蕴含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要素;从实践逻辑看,它体现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立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向和坚持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相互统一的实践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荣辱观与国民精神动力的“合目的性”整合——兼论后发现代化国家执政党的一项重要执政能力
15
作者 陈秉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国民精神 精神动力 现代化国家 合目的性 执政能力 荣辱观 执政党 胡锦涛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现实难点,相对贫困治理的路径应为:一是创新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的对接机制、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和识别体系、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对标机制;二是坚持内扶与外扶协同联动,建立一体化“扶智”体系,在乡村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其获得感,破解“等靠要”意识,强化内扶的动力之源;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支撑体系,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相对贫困治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十化”问题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海舰 杜爽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未来5~15年,围绕全面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应重点解决"十化"问题。现代化要协同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一体发展,补短板和锻长板一体发展,陆域、海域、空域和网络领域一体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和... 未来5~15年,围绕全面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应重点解决"十化"问题。现代化要协同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一体发展,补短板和锻长板一体发展,陆域、海域、空域和网络领域一体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和安全一体发展;工业化要重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军工制造和民用制造、发展工业化和应对老龄化的融合;"数智化"要积极应对"新技术群"引致的社会革命、产业革命;市场化要处理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关系;城市化要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方式,优化规模结构,推进城乡融合;生态化要着力构建生态化经济体系,健全生态化保护制度;全球化要客观应对"逆全球化""去中国化"和"中美脱钩"局势,在全球"四链"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健康化要系统定义个体健康,并从"三大财富"视角综合求解;老龄化要积极把握老龄化机遇、有效防范老龄化风险;安全化要高度重视经济、科技和外部环境安全,正确处理经济安全和非经济安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国家 高质量发展 “十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龙 李维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项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项重大原则。“五大原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由谁领导”“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立场”“活力来自哪里”“保持什么精神风貌”等基本问题的系统明确回答。深刻认识“五大原则”,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 重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三者有机统一”: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虞崇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3,共11页
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关系决定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是基本政治原则,展开后是一个由"四梁八柱"... 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关系决定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是基本政治原则,展开后是一个由"四梁八柱"构成的政治逻辑链。"四梁"是指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政协协商。"八柱"是指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党委有所引、政协有所商、法律有所定、政府有所为、两院有所司、监委有所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必须是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实践过程。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不仅是有效推进改革开放的制胜法宝,也是有力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制胜法宝。只要始终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就能够从根本上把准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航向,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者有机统一" 现代化国家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跃跃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0,共5页
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妇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奋力... 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妇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巾帼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半边天”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妇女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