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现代化的主题和难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焦坤
-
机构
黑龙江大学马列教研部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6,共3页
-
文摘
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与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问题。中国现代化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包括九大转变和四大文明建设;难题是指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速度、失业与贫困分化、三农的历史转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现代化的质量。实现主题与解决难题的新思路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建立新型工农联盟。
-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主题、难题
三农问题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先俊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系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
文摘
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这是研究五四运动的一个新视角,它不仅为我们深入探讨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五四运动既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又是一个学生反帝爱国运动。本文将这两个...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主题
社会主义
辛亥革命
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政党
社会整合
文化运动
-
分类号
K261.1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思想贡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何晓明
-
机构
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在中国实现怎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上, 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作出了特殊的、宝贵的思想贡献。在现代化进程方面, 他们以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表达方式, 勾勒出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三个先后相继、层层累进的段落, 即器物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现代化主题方面,他们高扬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建立起中华民族思想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在现代化道路方面, 他们从“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开始探索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思想贡献
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主题
现代化道路
-
分类号
K26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彰显专业的力量:《中小学管理》30年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柴纯青
-
机构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教育公平与质量、教育法治、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治理等现代化主题的提出与完善,构成了教育持续至今的发展主线。理念、政策与现实问题的反复交互,演绎了中国当代教育异常丰富的变革图景。
-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
20世纪80年代
现代化主题
力量
中国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法治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中国当代文学对建构先进文化的作用
- 5
-
-
作者
张化廉
-
机构
河南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6-248,共3页
-
文摘
20世纪“新时期文学”参与先进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责任。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和创造,文学的审美立场和精神内质决定其介入现代化主题时,必然会保持独特的“文学性”姿态,坚持价值理性的向度,同时,不断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资源,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丰富和拓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
-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先进文化
审美立场
现代化主题
传统民族精神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20世纪三次历史巨变的内在逻辑
- 6
-
-
作者
蒋立臣
-
机构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8-22,共5页
-
文摘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立足于世纪之交,回眸百年,我们会发现,三次历史巨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这种内在逻辑...
-
关键词
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
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主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20世纪
三次历史性巨变
毛泽东
邓小平
内在逻辑
-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