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金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共10页
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依托,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制造品牌,缺少国际顶级制造企业。在世界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出现新动向的大背景下,应以主体功能区与具... 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依托,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制造品牌,缺少国际顶级制造企业。在世界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出现新动向的大背景下,应以主体功能区与具有发展和竞争潜质的企业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动力,以若干装备制造行业为支撑,构筑起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进而跻身于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体系 主体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
作者 李静雯 邱国庆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83-89,共7页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互动共生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文章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与制...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互动共生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文章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2)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3)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耦合协调度主要呈现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的特征,在冷热点分布上,形成以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向外围地带逐渐减弱的耦合协调空间结构特征,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的空间方向性上呈现极化、集中趋势,整体向西偏移,空间差异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差距、问题与举措 被引量:57
3
作者 吕铁 刘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同时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但从发展质量看,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技术、能源等关键要素...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同时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但从发展质量看,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技术、能源等关键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制造业先进强国的差距依然明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受产业链两端挤压严重,传统规模优势逐渐减弱;中国制造业尚未形成质量效益优势,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能力缺乏;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立足于推进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建设,在明晰制造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厘清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一,全力完善制造业体系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第二,准确分析现实状况与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跟进并有效应对;第三,大力建设产业创新体系,注重创新成果产业化;第四,在制造业领域全面谋划,注重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产业协作机制,注重区域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产业竞争 技术创新能力 现代制造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