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性: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
1
作者 陈雪虎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在笔者看来,这种"危机感"的产生虽然有现实人文环境的挤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下,就文学而言的"文学性"的内涵发生了膨胀、扭曲或游离,以至...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在笔者看来,这种"危机感"的产生虽然有现实人文环境的挤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下,就文学而言的"文学性"的内涵发生了膨胀、扭曲或游离,以至文学的内涵发生变化,外延发生移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现代内涵 当代限度 文学研究 审美意识形态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现代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建材 杨义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26-28,共3页
“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现实需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现实需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赋予了和谐社会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底蕴 现代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电影《千钧一发》现代性内涵的呈现与反思
3
作者 王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0,共3页
“现代性”这一概念自产生以来,即成为整个时代的焦点性话题之一,总体说来,现代性具有描述现代社会历史形态、文化特质及精神体验的内涵,其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与现代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程度的... “现代性”这一概念自产生以来,即成为整个时代的焦点性话题之一,总体说来,现代性具有描述现代社会历史形态、文化特质及精神体验的内涵,其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与现代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程度的突飞猛进,于影视艺术作品中加强对现代性观点的阐释,成为电影人的重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内涵 科幻电影 社会发展程度 现代社会 现代化历程 历史形态 精神体验 文化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推进措施研究
4
作者 姚燕青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3期87-90,共4页
“农业筑基、科技引领、以农兴工、以农促商、全面协调、持续推进”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使河南省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征程中取得巨大成就。深入推进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举措研究,明确未来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与重... “农业筑基、科技引领、以农兴工、以农促商、全面协调、持续推进”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使河南省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征程中取得巨大成就。深入推进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举措研究,明确未来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与重点,对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决策战略实施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内涵 特征 推进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理念使中国新文学具有了现代性内涵
5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吕周聚撰文《论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指出,西方现代科学理念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且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来源... 吕周聚撰文《论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指出,西方现代科学理念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且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来源。进化论打破了中国传统向后看的思维模式,为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赋予中国文学以新的文学发展观念;精神分析学说为作家们打开了一个神秘的潜意识世界,为作家们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解决了“写什么”的重要问题;而科学的实验理念和方法则为作家们提供了新的写作理念和方法,解决了“怎么写”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理念 中国 新文学 现代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雪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0期13-1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绘就乡村美好蓝图、顺应亿万农民向往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农民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研究从农民现代化内涵着手,以制约因素为基准,...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绘就乡村美好蓝图、顺应亿万农民向往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农民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研究从农民现代化内涵着手,以制约因素为基准,从创新制度、助推技能培训及引导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分析,探索研究推动农民生活、生产、思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对策,确保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三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转型 制约因素 技能培训 决策部署 视域下 现代内涵 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被引量:11
7
作者 燕继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21,共3页
打破制度单一供给格局,建立多元供给结构,实现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三种机制的有效配合,实现党政军民社企的协同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努力的基本方向。而当下中国政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所做的努力,对于... 打破制度单一供给格局,建立多元供给结构,实现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三种机制的有效配合,实现党政军民社企的协同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努力的基本方向。而当下中国政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所做的努力,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内涵 改革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斌 李若楠 +2 位作者 郭静 由凤鸣 张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7-1462,共6页
"神"及其相关内容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着人体血气充和、形神合一,本神分藏于五脏形成"五脏神",即神、魂、魄、意、志。脑为元神之府,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脑神与脾胃... "神"及其相关内容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着人体血气充和、形神合一,本神分藏于五脏形成"五脏神",即神、魂、魄、意、志。脑为元神之府,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脑神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既可化生水谷精微为神识机能提供物质基础,又可调达脏腑升降气机以保证正常的神志活动,共同构成"脾(胃)-脑"神识系统。随着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脾(胃)-脑相关理论确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为《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提供客观依据,亦为中医脑病的临床诊疗构建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脑”神识系统 《内经》 理论基础 现代生物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的内涵和发展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春凤 周慧敏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338-1339,共2页
中医学主要特点之一的整体观不但具有实践性、科学性 ,而且具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内涵。1948年前后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简称“三论”)产生和发展以来 ,中医学界在中医学现代化方面 ,无疑获得一个切实可行的信息 ,尤其在理论上为... 中医学主要特点之一的整体观不但具有实践性、科学性 ,而且具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内涵。1948年前后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简称“三论”)产生和发展以来 ,中医学界在中医学现代化方面 ,无疑获得一个切实可行的信息 ,尤其在理论上为中医整体观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0年任恕在《中医杂志》发表文章论述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控制论的关系 ,引起中医界的广泛关注 ,至今近 40年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医理论 ,揭示中医理论的现代内涵 ,已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整体观 现代内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声诗现代性的历史跨越
10
作者 黄丹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6,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在工业文明变革的历程中,战胜了殖民主义,完成了两条不同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换,实现了现代性的历史跨越。新声诗积极参与伟大历史变革,为民族呼号,为民主抗争,推进了自身的大众化、民族化,从而创造并彰显了自...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在工业文明变革的历程中,战胜了殖民主义,完成了两条不同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换,实现了现代性的历史跨越。新声诗积极参与伟大历史变革,为民族呼号,为民主抗争,推进了自身的大众化、民族化,从而创造并彰显了自身现代性的崭新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声诗 现代性的中国内涵 大众化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性价值的应然取向
11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61,共1页
高文杰在《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2期中撰文,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内涵初步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性价值的应然取向做出宏观厘定。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 现代性价值 应然 现代内涵 期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12
作者 安徽省农学会专题组 郑之宽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1-3,7,共4页
该文概述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及都市农业定义的争论,论述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目的,展望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放开思想,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现代都市农业内涵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静观到介入: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
13
作者 孟凡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当代美学的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学 审美经验 美学理论 西方美学 现代美学 哲学根源 现代内涵 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来自关中袁家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红 杨思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营造 现代社区内涵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