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邦“新人”——“五四”现代人道主义国民精神改造观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先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7,124,共6页
"五四"现代人道主义者对于彻底改造整体性萎缩的中国国民精神、重塑"新人"提出了重要方案。首先是要树立科学"人学"观,改造已经严重堕落败坏的国民人性及道德生活。其次是要对国民进行理想人格培育,不仅... "五四"现代人道主义者对于彻底改造整体性萎缩的中国国民精神、重塑"新人"提出了重要方案。首先是要树立科学"人学"观,改造已经严重堕落败坏的国民人性及道德生活。其次是要对国民进行理想人格培育,不仅要在共同的人类生活中树立"精神独立"的观念,塑造真正的"个人",而且还要培养对他人精神"感同身受"的心理机制,以及以坚实"现实精神"为基础的"理想主义"与"社会改造勇气"。"五四"现代人道主义对重塑"新人"思考的践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重要的精神遗产,对当下亟待改造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现代人道主义 国民精神改造 科学“人学”观 “立人” “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世界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背景探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先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70,共5页
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成为“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运动发生的世界思潮背景,本文拟通过系统梳理“五四”前后国人对这一思潮的介绍,以及对相关史论、资料的译介,力图描述出当时国人所认知的它的基本发展过程,以揭示“五... 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成为“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运动发生的世界思潮背景,本文拟通过系统梳理“五四”前后国人对这一思潮的介绍,以及对相关史论、资料的译介,力图描述出当时国人所认知的它的基本发展过程,以揭示“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运动的真实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道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四 新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保守”而创新——评张先飞《“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
3
作者 关爱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3,共3页
一剑十年磨,自《“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出版后,张先飞又一部新著《“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付梓,作为老师一时之间感怀颇多。... 一剑十年磨,自《“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出版后,张先飞又一部新著《“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付梓,作为老师一时之间感怀颇多。最大的感触:“慢!”关于一个课题累积思考十数年,迟迟不肯动笔。这一过程,往往要承受世俗利益或多或少的损失,与被业界同仁遗忘的寂寞。但张先飞却不惮于和人比“慢”,这实在令人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道主义 “五四”文学 人的文学 新文学 张先 人民出版社 创新 保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现代人道主义思潮述评
4
作者 徐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为推进宪政,有必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新审视与认识现代国外人道主义与人权的政治背景,并从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理性超越等中吸取对我们有启发的东西,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借鉴。
关键词 国外 现代人道主义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与人:周作人现代儿童教育观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海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
留日时期的周作人受到欧美现代人道主义和日本儿童文化思潮影响,自觉关注中国儿童问题。这种研究在晚清中国是空谷足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周作人敏锐地意识到,儿童的发现和现代教育关涉中国现代启蒙事业及现代文化重建问题。发现... 留日时期的周作人受到欧美现代人道主义和日本儿童文化思潮影响,自觉关注中国儿童问题。这种研究在晚清中国是空谷足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周作人敏锐地意识到,儿童的发现和现代教育关涉中国现代启蒙事业及现代文化重建问题。发现儿童便是发现人,重视儿童教育的问题,便是重视人的启蒙及现代性问题。儿童的现代教育如何得以实施,他们有怎样的社会和文化根基,儿童本位论如何实践,正是决定着中国启蒙事业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本位论 现代人道主义 周作人 儿童的发现 儿童教育观 思潮影响 文化根基 晚清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观的主体结构
6
作者 周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4-29,共6页
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是对立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建立一个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又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德体系,要积极倡导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平等观 道德观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 现代人道主义 机会均等 自我意识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去”与“上去”——“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复出的发生学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先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五四"前期现代人道主义思潮与"人的文学"文艺运动均发端于周氏兄弟的"复出",他们自愿走出返归自我的精神"退隐"并转而投身新的社会改造运动,这一事件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学史研究的重要... "五四"前期现代人道主义思潮与"人的文学"文艺运动均发端于周氏兄弟的"复出",他们自愿走出返归自我的精神"退隐"并转而投身新的社会改造运动,这一事件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关注点。考察促使周氏兄弟作出抉择的个体心理动因与外部思潮原因,探究他们的精神动机、思想演变历程,以及其抉择的真实含义与新的自我身份定位等,可以发现,1918年前后周氏兄弟受到两条重要思路的强烈触动:其一,"下去"即为"上去"的"尼采思路"为周氏兄弟提供了理论上的驱动力;其二,民初知识界第二次思想"陡转"中梁漱溟、蔡元培等智识者富于强烈道德自许、道义担当的思想行动,以及"一战"后新的世界大势的强烈冲击与启示,这些促使深受"中国问题"困扰的周氏兄弟最终作出投身社会改造的抉择,亦即他们的"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现代人道主义 复出 “下去”与“上去” 知识界的“陡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人间感”的发现——新感觉、情感世界与初期新文学主题、形态生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先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105,124,共16页
五四时期,建造新的感觉世界与情感世界,即"人间感"塑造,成为现代人道主义"人的文学"运动的重要职责,也促成了初期新文学的主题与形态生成。"人的文学"家在人道主义启示下产生出新的世界感受,就是人类兄弟... 五四时期,建造新的感觉世界与情感世界,即"人间感"塑造,成为现代人道主义"人的文学"运动的重要职责,也促成了初期新文学的主题与形态生成。"人的文学"家在人道主义启示下产生出新的世界感受,就是人类兄弟间"爱"的联系:正面感受,除"神圣感"外,既有发现"人间"正当联系时的欣喜与紧张感,和与他人的胞与之情,又有发现人类一体的神秘联系的欢喜与惊异感等;负面感受,是当新文艺家面对漠视"人间"正当"爱"的联系的社会现象时,所产生的种种悲哀、无奈、激愤之感。"人的文学"家通过创作将新的感觉与情感固化为文学主题、形态。周作人是"人间感"发现及文学表现的核心作家,叶绍钧也从"生命哲学"出发表达出深刻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初期新文学 现代人道主义 人的文学 人间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与延展——“五四”前期文学研究会“人的文学”文艺观综论
9
作者 张先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8,共12页
“人的文学”时期是新文学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提出了为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服务的系统文艺观念形态。作为“人的文学”的首要理论家,现代人道主义者周作人在接受、改造晚期托尔斯泰文艺观基础上,接受新世纪世界文学思想及实践的启示... “人的文学”时期是新文学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提出了为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服务的系统文艺观念形态。作为“人的文学”的首要理论家,现代人道主义者周作人在接受、改造晚期托尔斯泰文艺观基础上,接受新世纪世界文学思想及实践的启示,并吸收西方人类学、神话学最新成果,创建了“人的文学”文艺观的理论形态,这对发生期新文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文艺观 文学研究会 “五四” 现代人道主义 综论 前期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