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由《“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所想到的 |
冯秀琪
刁秀丽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2
|
论现代人本主义主体性思潮兴起的必然性 |
王正
付国强
王立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3
|
马克思论科学与人文精神──兼论现代人本主义科学观 |
桂翔
|
《现代哲学》
|
1999 |
3
|
|
4
|
「人类学笔记」的科学价值与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阐释 |
孙麾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5
|
现代人本主义溯源——叔本华与传统哲学 |
杨玉昌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2 |
0 |
|
6
|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想浅析 |
顾志龙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7
|
现代人本主义与科技人才管理 |
于锡宝
|
《技术经济》
|
2000 |
0 |
|
8
|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
郝路军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6
|
|
9
|
自然的人·个体的人·社会的人──试析人本主义的发展走向 |
戎章榕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7 |
0 |
|
10
|
论人本主义 |
胡敏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2
|
|
11
|
认识论: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胡敏中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2
|
“负负得正”的存在主义和作为“原理”的希望——论布洛赫的希望概念 |
夏凡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3
|
人本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演进 |
欧阳康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4
|
现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探析 |
金乐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5
|
西方传统人学与现代人学比较研究 |
杨廷久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人本思潮的传播与人生价值的取向 |
李瑜青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7
|
非理性主义哲学对人的非理性开掘及其绝对化 |
戚文藻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8
|
论克尔凯戈尔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
王平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9
|
教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历史演变 |
吴黛舒
宋广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7
|
|
20
|
毛泽东与邓小平人民主体观比较研究 |
郑谦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