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裂缝变导流能力的致密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贺东 欧阳伟平 +4 位作者 张冕 唐海发 陈长骁 马旭 付中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63,共9页
针对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会随空间以及时间发生变化这一特点,建立考虑裂缝空间、时间双重变导流和应力敏感效应的致密气压裂直井渗流的新型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新模型的Blasingame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针对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会随空间以及时间发生变化这一特点,建立考虑裂缝空间、时间双重变导流和应力敏感效应的致密气压裂直井渗流的新型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新模型的Blasingame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典型曲线。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裂缝空间、时间双重变导流及应力敏感效应对Blasingame曲线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变导流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早期典型曲线值;时间变导流效应会导致产量及产量积分曲线下掉,形成S型典型曲线;双重变导流则是两者效应的叠加;时间、空间变导流效应均不会延缓地层进入拟稳态阶段的时间。应力敏感会降低曲线值,但不会使曲线陡降;应力敏感会延缓地层进入拟稳态阶段的时间。忽略变导流效应和应力敏感效应,不会对井控动态储量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但会给裂缝、储集层参数解释带来较大误差。经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压裂井的常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与模型对比,证实新方法可靠实用,且比常规方法精度更高,可用于存在裂缝变导流致密气压裂井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压裂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裂缝导流能力 空间变导流 时间变导流 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的延川南煤层气田剩余气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翠 王伟 +1 位作者 李鑫 杨小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4期25-31,共7页
针对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的问题,基于延川南煤层气田生产数据及开发成果,综合考虑煤层气吸附解吸以及煤储层基质收缩效应,采用修正后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以及煤层气数值模拟法对气井储量动用情况、剩余气分布规律... 针对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的问题,基于延川南煤层气田生产数据及开发成果,综合考虑煤层气吸附解吸以及煤储层基质收缩效应,采用修正后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以及煤层气数值模拟法对气井储量动用情况、剩余气分布规律以及开发潜力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300 m×350 m井网不能有效动用煤层气储量,平面上动用程度差异较大,研究区西北部动用程度较低,平均泄流半径仅为78 m,较低于东南部开发动用,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西北部面积2.8 km2剩余气地质储量达2.53×10^8 m^3,采出程度仅为4.2%;从影响因素上来看,研究区剩余气类型主要为井控未动型、井网不完善型两种类型,针对井控未动型可采用加密井网或重复压裂增效,数模显示采出程度可提高9.6%,而井网不完善型则需进一步完善井网促进面积降压。该研究成果为气田后期开发调整部署及措施挖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剩余气分布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数值模拟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肖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煤储层非均质性强,较之于常规油气储层更为特殊和复杂,煤层储层动态参数的合理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采用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并综合考虑煤层吸附解吸以及基质收缩效应,对常规图版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 煤储层非均质性强,较之于常规油气储层更为特殊和复杂,煤层储层动态参数的合理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采用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并综合考虑煤层吸附解吸以及基质收缩效应,对常规图版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于煤层气储层动态参数的评价,能够快速有效地落实到气田每一口单井预测。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田Y-3井组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应用Agarwal-Gardner、Blasingame、NPI、Transient等4种适用于煤层气井变压变产生产方式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图版开展分析,特征曲线拟合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数模历史拟合渗透率基本一致;评估认为有效半缝长与泄流半径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泄流面积受控于压裂改造效果;水平井储量动用程度高,可采储量为直井的4倍。该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煤层气后续开发在井网调整和井型优选上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渗透率 泄流半径 可采储量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 延川南煤层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