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乡贤施行乡村社会教化的可能与限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容中逵 杜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0,共8页
乡村社会教化事关乡村内生力量的激活和内部秩序的建构。我国乡村社会教化在经历“政教合一”的强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弱化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单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悬浮式教化演变之后,逐步呈式微缺失之状。当前... 乡村社会教化事关乡村内生力量的激活和内部秩序的建构。我国乡村社会教化在经历“政教合一”的强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弱化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单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悬浮式教化演变之后,逐步呈式微缺失之状。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教化主体不明确、内容不系统、场所不固定,这一情形将会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瓦解、乡村内部秩序弱化、乡村本身更加边缘化等问题。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社会教化,乡村社会教化离不开承载主体,现代乡贤不仅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承载主体,而且当前也具有现代乡贤实施乡村社会教化的基础,但此间需要防止现代乡贤本身的泛化、异化及其屈从化等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贤 乡村社会教化 教化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治理中现代乡贤的治理监察工作新探索
2
作者 尹维达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农村治理是否有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乡贤文化已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新乡贤文化。新时期,乡贤在农村社会中具有了新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本文从乡贤、现代... 农村治理是否有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乡贤文化已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新乡贤文化。新时期,乡贤在农村社会中具有了新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本文从乡贤、现代乡贤、乡村治理等相关概念入手,重点探讨了现代乡贤治理的内在动因和困境,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地思考,并对现代乡贤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现代乡贤 治理监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位与补位:乡村治理中的现代乡贤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春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74-80,共7页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乡村治理中为缓解乡土文化没落和乡村精英的日渐流失,培育现代乡贤的目标适时推出。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能够突破乡村社会基层体制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乡村治理中为缓解乡土文化没落和乡村精英的日渐流失,培育现代乡贤的目标适时推出。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能够突破乡村社会基层体制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提升乡村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完善资源合力机制,不断弥补乡村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凝聚社会治理合力,积极破解乡村社会人才短缺难题,提升村域治理能力。但是,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也面临着动力机制不足、组织形态缺乏、制度规范失调和体系结构不畅的运行困境。其破解之策就在于强化利益疏导,激活现代乡贤培育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完善组织培育,夯实现代乡贤培育和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强规范引导,优化现代乡贤培育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实现多元共治,推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结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贤 乡村治理 乡村文化 乡村治理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域下培育现代乡贤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柏宏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1,共3页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然而“理性人”驱动消弭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了乡村治理难度系数,乡村内部缺乏培养现代乡贤的原生动力,这些是乡村治理中培育现代乡贤困境的主要诱因。应以对现代乡贤合理需求的响应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系统论思想持续提升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效,科学铺就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乡贤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先友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1期9-12,共4页
新乡贤是一批由道德模范、企业家、专家、学者、教师、退休老干部、华人华侨等人员组成的,热心乡村事务、办事公道,在乡村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贤达人士。新乡贤有着独特的“乡情”、“才情”和“热情”,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 新乡贤是一批由道德模范、企业家、专家、学者、教师、退休老干部、华人华侨等人员组成的,热心乡村事务、办事公道,在乡村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贤达人士。新乡贤有着独特的“乡情”、“才情”和“热情”,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乡村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一步打造乡贤文化,培育乡贤精神,壮大乡贤队伍,凝聚乡贤力量,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乡贤 和谐文化 独特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绅”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叶氏文学世家的形成
6
作者 赵普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0-217,共8页
从叶圣陶开始,经由叶至善、叶至诚,到叶兆言等,叶氏几代前后相继,形成苏州现代乡贤谱系中的一支,也成为了现代文学世家的独特存在。明末清初由徽地迁徙到姑苏的叶氏家族,晚清以来百余年的演变发展,与士绅文化的现代转型变迁有着互动的关... 从叶圣陶开始,经由叶至善、叶至诚,到叶兆言等,叶氏几代前后相继,形成苏州现代乡贤谱系中的一支,也成为了现代文学世家的独特存在。明末清初由徽地迁徙到姑苏的叶氏家族,晚清以来百余年的演变发展,与士绅文化的现代转型变迁有着互动的关系,既意味着传统文化基因的滋养,更表征着新的文化质素的成长,亦体现出士绅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流动,更可窥见近代以来中国世风和文风递嬗的侧面,对当代文化重建亦不无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文化 现代乡贤 叶圣陶 文学世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贾志国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变革的应然追求:积极的公民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共识";文化重建、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家庭参与应在焕发农村教育活力上发挥更大引擎;教育变革必须居于农村社会变革与文明崛起的优先地位;行动、认识上必须保持平和、乐观的战略定力。循此,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的实然路径实施如下:第一,从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等角度全面构建农村社会共同体意识,继续坚持农村居民的启蒙教育;第二,鼓励农村学校多主体办学方向,发挥政府、教育基金、现代"乡贤"的变革引领作用;第三,构建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高校、中小学、社区大学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第四,必须从灵性呼唤与精神重建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改革的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 教育变革 文明型塑 共同体意识 现代乡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