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研究
1
作者
杨晓娜
田诗仪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2期56-57,60,共3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从用地问题、用人问题、政策支持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从用地问题、用人问题、政策支持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难点,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产业效率、拓展产业链条、加快乡村产业融合、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等,为推进现代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
村
振兴
乡
村
产业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产业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逻辑意涵、现实约束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陈秋红
邱欣
张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0,212,共12页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这一引领作用的本质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并融入乡村产业的过程,在实...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这一引领作用的本质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并融入乡村产业的过程,在实践中表现为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产业链建设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力量上以农民为主体,在根本目标上突出共享共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科学选择和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不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仍然在人才、资金投入、产业经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受到较多约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其引领作用也受到阻碍。未来应从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产业经营、推进乡村产业链创新升级,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共建共享共富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付婷婷
翟凤霞
《乡村论丛》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应从“现代性”“乡村”和“体系”三个层面准确理解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本文从“要素—主体—结构—动力”四个层次梳理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包括构筑乡村产业现...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应从“现代性”“乡村”和“体系”三个层面准确理解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本文从“要素—主体—结构—动力”四个层次梳理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包括构筑乡村产业现代性的产业技术体系、培育适度规模的产业主体、构建现代性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释放改革动力的政策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进而提出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
村
性
科技创新
新型
乡
村
产业
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被引量:
64
4
作者
李国英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40,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力推乡村振兴,意味着国家发展重心在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是在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
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力推乡村振兴,意味着国家发展重心在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是在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从过去依靠城市辐射被动发展到探寻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增长模式是一种执政理念上的巨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集中在工业和城镇,造成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滞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而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点,这就要求各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探索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
村
振兴战略
城
乡
融合发展
产业
兴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39,共2页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石,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必须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接受程度、关联产业发展基础,合理开发本地资源,挖掘本土文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适宜本地发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结合河南省农情和乡村产业基...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石,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必须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接受程度、关联产业发展基础,合理开发本地资源,挖掘本土文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适宜本地发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结合河南省农情和乡村产业基础,提出了河南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河南省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探析——以开封为例
被引量:
2
6
作者
左咏梅
《广东蚕业》
2022年第12期77-79,共3页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塑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优势、努力推进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开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全方位调研,结合基础要素投入、路径研究...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塑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优势、努力推进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开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全方位调研,结合基础要素投入、路径研究、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为开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并提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
村
振兴
产业
振兴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7
作者
周新德
廖志峥
周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建立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3个县市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
建立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3个县市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起步阶段的濒临失调水平提升到稳定阶段的中级协调水平,且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从空间布局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度和耦合协调度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呈“东南高-西北低”格局分布;从时空关联分析来看,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具有正向集聚特征,呈“东南高-北低”格局分布,即HH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东南部,LL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北部。因此,建议培育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高水平耦合地区的优势辐射功能,以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乡
村
产业
融合
时空分析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利益联结
区域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黏性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9
8
作者
张壮
王潆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沉淀成本、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等关键变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明显滞后的黏性特征,成为制约我国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原因。要走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黏...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沉淀成本、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等关键变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明显滞后的黏性特征,成为制约我国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原因。要走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黏性的藩篱,防止农业产业结构固化凝滞,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增加有效政策供给,加快技术渗入,打破路径依赖,降低各项成本,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充分激发农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藉此实现农产品从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
产业
结构
黏性
优化路径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研究
1
作者
杨晓娜
田诗仪
机构
安阳工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2期56-57,60,共3页
基金
安阳市安阳工学院2024年度科研项目培育基金(YPY2024020)——“两化”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乡村产业。
文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从用地问题、用人问题、政策支持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难点,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产业效率、拓展产业链条、加快乡村产业融合、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等,为推进现代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乡
村
振兴
乡
村
产业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产业
融合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逻辑意涵、现实约束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陈秋红
邱欣
张宽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0,212,共12页
文摘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这一引领作用的本质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并融入乡村产业的过程,在实践中表现为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产业链建设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力量上以农民为主体,在根本目标上突出共享共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科学选择和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不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仍然在人才、资金投入、产业经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受到较多约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其引领作用也受到阻碍。未来应从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产业经营、推进乡村产业链创新升级,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共建共享共富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rn Rural Industrial System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付婷婷
翟凤霞
机构
济南职业学院
出处
《乡村论丛》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3-ESDZ-056)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商贸专业群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376)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时空分异视角下山东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课题(编号:2024ZSMS38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应从“现代性”“乡村”和“体系”三个层面准确理解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本文从“要素—主体—结构—动力”四个层次梳理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包括构筑乡村产业现代性的产业技术体系、培育适度规模的产业主体、构建现代性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释放改革动力的政策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进而提出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
村
性
科技创新
新型
乡
村
产业
经营主体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被引量:
64
4
作者
李国英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40,共7页
基金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构建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对河南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力研究》(182400410039)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指标课题《河南省能人返乡创业的掣肘及对策建议》(2018B226)。
文摘
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力推乡村振兴,意味着国家发展重心在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是在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从过去依靠城市辐射被动发展到探寻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增长模式是一种执政理念上的巨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集中在工业和城镇,造成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滞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而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点,这就要求各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探索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
村
振兴战略
城
乡
融合发展
产业
兴旺
Keywords
modern rural industrial system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riving businesses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静
机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39,共2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中小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2020-ZZJH-183)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打通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研究”(202400410047)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业创新企业内生动力机制及孵化培育模式研究”(906-24030113)。
文摘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石,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必须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接受程度、关联产业发展基础,合理开发本地资源,挖掘本土文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适宜本地发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结合河南省农情和乡村产业基础,提出了河南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河南省
路径分析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探析——以开封为例
被引量:
2
6
作者
左咏梅
机构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22年第12期77-79,共3页
文摘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塑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优势、努力推进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开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全方位调研,结合基础要素投入、路径研究、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为开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并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
村
振兴
产业
振兴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7
作者
周新德
廖志峥
周杨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J30307)。
文摘
建立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3个县市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起步阶段的濒临失调水平提升到稳定阶段的中级协调水平,且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从空间布局分析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度和耦合协调度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呈“东南高-西北低”格局分布;从时空关联分析来看,2010—2019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具有正向集聚特征,呈“东南高-北低”格局分布,即HH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东南部,LL型聚集在生态经济区北部。因此,建议培育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高水平耦合地区的优势辐射功能,以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乡
村
产业
融合
时空分析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利益联结
区域辐射
Keywords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modern rural industrial system
interest linkage
regional radiation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黏性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9
8
作者
张壮
王潆萱
机构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JY0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KS003)。
文摘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沉淀成本、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等关键变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明显滞后的黏性特征,成为制约我国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原因。要走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黏性的藩篱,防止农业产业结构固化凝滞,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增加有效政策供给,加快技术渗入,打破路径依赖,降低各项成本,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充分激发农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藉此实现农产品从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
产业
结构
黏性
优化路径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Keywords
agricultur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tickiness
optimal path
modern rural industrial system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研究
杨晓娜
田诗仪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逻辑意涵、现实约束与推进路径
陈秋红
邱欣
张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
付婷婷
翟凤霞
《乡村论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李国英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河南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吴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探析——以开封为例
左咏梅
《广东蚕业》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周新德
廖志峥
周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黏性与优化路径
张壮
王潆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