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贵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为汉学西渐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歌和汉诗英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与唐诗美学所体现的现代诗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 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为汉学西渐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歌和汉诗英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与唐诗美学所体现的现代诗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的互通性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 《华夏集》 庞德 现代主义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后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4,共5页
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特征: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以后现代历史哲学为基本纽带,以后现代文化政治为最终导向。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使她的诗学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但也使其理论基础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她对后现代主... 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特征: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以后现代历史哲学为基本纽带,以后现代文化政治为最终导向。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使她的诗学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但也使其理论基础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她对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政治策略的独特解读,也与詹姆逊等新左派理论家颇有不同,对两者的比较将大大加深我们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琴 现代主义诗学 现代建筑 现代历史哲学 现代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诗学品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岳川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9,共8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美学思潮,在整个文化思想界引起了一场“人震”,导致了“知识话语”的转型和“美学范型”的解体,并进一步深入到整个人类存在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威廉·斯...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美学思潮,在整个文化思想界引起了一场“人震”,导致了“知识话语”的转型和“美学范型”的解体,并进一步深入到整个人类存在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威廉·斯潘诺斯则在美国文论家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所扩展的后现代主义范围中,进一步将后现代主义范围国际化,从而提出一种与其他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后现代世界观、宇宙观,并以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身份,积极推进后现代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思想 现代世界 存在主义 现代主义诗学 本体论意义 海德格尔 斯潘 历史意识 新解释学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话语的理论维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小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话语的输入给中国现代诗学带来了思维的结构性嬗变。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以一种较为自觉的方式,逐渐转向了对于诗的知性的现代性的追求。具体而言,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思维的建构与完善,又主要是以三种理论阐释...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话语的输入给中国现代诗学带来了思维的结构性嬗变。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以一种较为自觉的方式,逐渐转向了对于诗的知性的现代性的追求。具体而言,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思维的建构与完善,又主要是以三种理论阐释流向之合力共同促成的。即:经验的传达说,抽象的思考说和张力的综合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学 西方话语 经验 知性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袁可嘉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6,共6页
20世纪80年代,袁可嘉把他在40年代关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论新诗现代化》,这本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影响,同时又结合了40年代中国新诗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九叶诗人创作实践而形成的诗学理论,在90... 20世纪80年代,袁可嘉把他在40年代关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论新诗现代化》,这本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影响,同时又结合了40年代中国新诗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九叶诗人创作实践而形成的诗学理论,在9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袁可嘉本人则称之为"中国式现代主义",并从思想倾向和诗艺两方面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一突破为我们寻找到一个研究的出发点,即袁可嘉的诗学理论借鉴了哪些西方话语,同时又进行了哪些中国化的探索,进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可嘉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 西方语境 吸收与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目的论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小琪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受西方话语的影响,将古代诗学中被纳入负面价值范围的丑与恶等作为开掘人类与世界之真的正面价值进行了重新理解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传统审美对立的审丑诗学。具体而言,这种审丑诗学目的论又主要表现为三...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受西方话语的影响,将古代诗学中被纳入负面价值范围的丑与恶等作为开掘人类与世界之真的正面价值进行了重新理解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传统审美对立的审丑诗学。具体而言,这种审丑诗学目的论又主要表现为三种流向,即:对性本能的敞开、对死本能的发掘和对存在的焦虑、颓废的显现。由此,中国现代诗学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也获取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目的论 西方话语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 审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至现代主义诗学精神来源和启蒙性质
7
作者 王洪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0-203,共4页
冯至现代主义诗学带有里尔克式的智性特色,并与基督教神学及从中发育而来的存在主义相关联。他认为三个欧洲"畸人"即存在主义者基尔克郭尔、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了真正的启蒙思想。冯至认为:基尔克郭尔主张不幸、忧郁、... 冯至现代主义诗学带有里尔克式的智性特色,并与基督教神学及从中发育而来的存在主义相关联。他认为三个欧洲"畸人"即存在主义者基尔克郭尔、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了真正的启蒙思想。冯至认为:基尔克郭尔主张不幸、忧郁、绝不与卑污妥协的正直操守是写作的根基;作家要从感性阶段出发,达到伦理乃至宗教的阶段,才是"受苦受难真实地本着基督的精神生活"。尼采之于中国社会和文学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他所研究和揭露的嫉恨人格和心理,彻底打破那种"窒息遏杀特出之士"的平均一切的环境;而且尼采追求真正未来主义的东西,对民主和社会主义也感兴趣,其超人哲学是为了现代人的真正觉醒、获得真理,而现代艺术的本质在于实现这一目标。真正的现代主义者不是弱者而应是生活和精神的强者。而陀氏通过对人性中善与恶的辩证书写,提出了通过上帝达到自我启蒙的问题。正是在对这些西方存在主义理论家的理解和解释中,冯至创建了自己的现代主义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现代主义诗学 启蒙 基督教神学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怪”阐释史与现代主义诗学之建构
8
作者 方长安 田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8,共10页
从1920年代开始,李金发便以"诗怪"名世。何为"诗怪"?近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论者基于言说语境、诗歌立场、审美趣味以及表述目的,对它作了不同的阐释。"怪"缘于其诗歌的象征主义品格,但"诗怪"形... 从1920年代开始,李金发便以"诗怪"名世。何为"诗怪"?近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论者基于言说语境、诗歌立场、审美趣味以及表述目的,对它作了不同的阐释。"怪"缘于其诗歌的象征主义品格,但"诗怪"形象却或隐或现,变动不居。百年"诗怪"批评话语,折射出不同时代读者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不适、拒斥乃至认同等复杂心理,对"诗怪"的批评和肯定都是对象征主义诗学的阐述与传播。在这个意义上,百年"诗怪"阐释史,就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从无到有的生成及其构建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诗怪” 阐释史 现代主义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曾艳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体的存在。2.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因为没有了本意,因此一切的理解都是误解;中国诗学却重视“诗无达诂”理论,即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3.语言无意义与意在言外。在后现代主义那里,语言已成为本体,不论它是意义的生成,还是意义的虚无;在中国诗学中,语言却总是工具、媒介,没有语言根本就进入不了文学审美的过程,而拘泥于语言则永远不会达到“忘言”、“忘象”的最佳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语言 中国诗学 本体论 本体怀疑 现代主义诗学 诗学理论 中国传统 现代主义 西方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彼特.牟瓦 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74,共13页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应关系。对此,本文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其目的有二:一是描绘出文学媒介在一个媒体研究书籍库(1950—2011)中隐在的、想象的位置,凸显现代主义诗学与传播领域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二是基于实用效果的一般理论比较美学与媒介。本文的这一探究使人看到现代主义传统启发下的诗学策略在这个书籍库中的多产性。这些结果只是初步的,要想对反复出现的美学转向进行恰当的量化分析,我们还需要对媒体研究最近的话语风景线进行更加细节的多变量分析。本分析也将使我们能够统合与论证标记语分析相关的数字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学 媒体研究 计算语义分析 应用媒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瓶中的新酒:玄学侦探小说论 被引量:14
11
作者 袁洪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玄学侦探小说早已在世界文学中领有一席之地。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文学”的传统二分法文学观,它在中国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通过回顾、分析这一次文类(subgenre)在西方和中国的演变过程,...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玄学侦探小说早已在世界文学中领有一席之地。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文学”的传统二分法文学观,它在中国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通过回顾、分析这一次文类(subgenre)在西方和中国的演变过程,本文得出结论:玄学侦探小说基本上以传统侦探小说形式出现,却又在颠覆与反叛其陈规俗套的基础上获得了质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玄学侦探小说 现代主义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美地说出全新的诗意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表述诗歌新境界能够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也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审美空间 ;第三 ,在汉语写作的前提下 ,必须对中国诗歌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进行积极审视与删汰 ,清除盲从与屈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当代诗坛 中国诗歌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