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后现代主义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界限 |
喻仲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2
|
距离: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 |
杨向荣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
陈佑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有关现代主义艺术起点的不同历史认知 |
刘君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5
|
谈电影“搏击俱乐部”与现代主义艺术 |
于若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6
|
作为母题的隐喻: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人体模型/人偶形象述略1910s-1950s |
聂皓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后现代主义艺术观的清理与批判 |
马钦忠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1 |
1
|
|
8
|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列宁与现代主义艺术——学习列宁文艺思想札记 |
贺庆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0
|
面向人的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质--一种非文学方式的解读 |
姜永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当代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
聂志成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6 |
1
|
|
12
|
试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 |
柯尧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
3
|
|
13
|
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
李诗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4
|
支离破碎的话语世界——后现代主义简析 |
王一川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1
|
|
15
|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金晨怡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6
|
景观设计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启迪 |
张健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7
|
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中的意象 |
李跃滨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偏师借重现代派──鲁迅与五四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
吴中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
|
19
|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 |
刘乃歌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0
|
影像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卡里加利》到“极简主义” |
李闻思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