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后现代主义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界限 被引量:2
1
作者 喻仲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逻辑发展,二者都是对现存秩序的反抗。现代艺术是崇高的、精英主义的、贵族化的,它通过隐喻、象征、陌生化的手法表达现实,与现实相疏离,造成阅读的困难。后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并没有绝对分明的边界,现...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逻辑发展,二者都是对现存秩序的反抗。现代艺术是崇高的、精英主义的、贵族化的,它通过隐喻、象征、陌生化的手法表达现实,与现实相疏离,造成阅读的困难。后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并没有绝对分明的边界,现代艺术也可以是后现代的,后现代艺术可以是后现代的,也可以是现代艺术或前现代艺术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存在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向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5,共8页
现代主义有一个特点:强调艺术对生活的背离或追求艺术与生活的一种距离。通过从文化艺术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一现象,笔者提出,这种现象根源于现代文化的一种内在悲剧,而现代艺术的“距离”策略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它也是现代... 现代主义有一个特点:强调艺术对生活的背离或追求艺术与生活的一种距离。通过从文化艺术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一现象,笔者提出,这种现象根源于现代文化的一种内在悲剧,而现代艺术的“距离”策略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它也是现代艺术面对强大的外在物化现实所采取的一种救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艺术 现代文化 “距离” 艺术 乌托邦 生活 悲剧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现代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审美批判 电影语言奇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现代主义艺术起点的不同历史认知
4
作者 刘君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57-59,共3页
1863年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首次展出,使得马奈从此进入艺术史。这幅作品的主题内容使马奈如此地迵异于以历史题材和严肃现实题材为创作内容的大卫画作;其色调和技巧如此地迵异于讲究色彩和谐、以暖灰色背景为主的库尔贝色彩运用;其... 1863年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首次展出,使得马奈从此进入艺术史。这幅作品的主题内容使马奈如此地迵异于以历史题材和严肃现实题材为创作内容的大卫画作;其色调和技巧如此地迵异于讲究色彩和谐、以暖灰色背景为主的库尔贝色彩运用;其简约的平面化的色块又如此地迵异于擅长捕捉大自然瞬间色彩变幻的康斯坦布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此前艺术史上出现过有关现代主义起点的多种标示方式,但作为艺术史中的现代主义呈现的最早也最完整的审美形态,要属于1863年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首次展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分期 现代主义艺术 马奈 美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电影“搏击俱乐部”与现代主义艺术 被引量:3
5
作者 于若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2-34,共3页
一部好电影就好比一座金矿,只要勤于挖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黄金。电影《搏击俱乐部》即是如此:紧凑而流畅的情节,令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画面,都不过是它的躯壳;而奇妙地融汇在这个荒诞的故事中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才是本片的... 一部好电影就好比一座金矿,只要勤于挖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黄金。电影《搏击俱乐部》即是如此:紧凑而流畅的情节,令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画面,都不过是它的躯壳;而奇妙地融汇在这个荒诞的故事中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才是本片的灵魂所在。不夸张的说,《搏击俱乐部》就是一部简明扼要的现代主义艺术发展史。导演大卫·芬奇的天才之处就在于用好莱坞的表现手法,把那些被欧洲电影大师演绎的平乏无味、催人入眠的艺术理论与主张,引人入胜地呈现在观众们的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俱乐部 表现手法 泰勒 好莱坞 艺术理论 黑色幽默 电影 未来主义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母题的隐喻: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人体模型/人偶形象述略1910s-1950s 被引量:2
6
作者 聂皓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43,共8页
自18世纪中叶前后,以自然人的形貌结构为基础而制作的人体模型,就已经出现在艺术家的工作室中,成为其日常艺术创作中可资借助的绘画工具。随着人体模型本身的形态,材质与功能的逐渐转换,艺术家对于人体模型的应用愈发频繁,所应用的方式... 自18世纪中叶前后,以自然人的形貌结构为基础而制作的人体模型,就已经出现在艺术家的工作室中,成为其日常艺术创作中可资借助的绘画工具。随着人体模型本身的形态,材质与功能的逐渐转换,艺术家对于人体模型的应用愈发频繁,所应用的方式与相应拓展开来的意涵也在逐渐地延伸与扩张。本文将从20世纪上半叶数位艺术家作品中以人体模型为母题的作品出发,建立纵向与横向的两个坐标来进行对这一时期作品中人体模型主题的探讨:在纵向的坐标中,探讨时间框架下这一母题在各自艺术家作品中所承担功能的流变过程;横向的坐标中,则将具体的作品置于风格分析与图像学的双重框架之内进行考量;同时思考与分析人体模型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在艺术作品中的流动性,延展性与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人体模型/人偶 超现实主义 现代 商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艺术观的清理与批判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钦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2期8-13,共6页
关键词 中学 体验 文献 西方人 西学 学术 创造 现代主义艺术 西方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
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周来祥在《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发表《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一文,他指出,近两年来,“后现代”逐渐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频频在报刊上出现,还有人进一步把...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周来祥在《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发表《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一文,他指出,近两年来,“后现代”逐渐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频频在报刊上出现,还有人进一步把这一概念,与当前的文化现状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美学 现代文化 美学特征 现代文学 根本特征 现代理论 基本特征 “后现代 极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与现代主义艺术——学习列宁文艺思想札记
9
作者 贺庆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6-28,50,共4页
无产阶级作家、艺术家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畸形花朵——现代主义,在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断渗透的情况下,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列宁与那种崇尚西方艺术的时髦风气相反,不把现代主... 无产阶级作家、艺术家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畸形花朵——现代主义,在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断渗透的情况下,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列宁与那种崇尚西方艺术的时髦风气相反,不把现代主义作品“当作艺术天才的最高表现”①一般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学习列宁对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文艺建设 艺术天才 列宁文艺思想 重要启示 无产阶级文化派 札记 高尔基 作品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的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质--一种非文学方式的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永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8,共6页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支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盛行于西方的文学形态。其创作方法和思潮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先锋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方式 人的存在 解读 现代主义艺术 二十世纪初 十九世纪末 超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志成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榜样教育 困境与对策 解读 反理性主义 哲学思潮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柯尧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87-89,共3页
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例和代表人物风格的分析,归纳了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景观设计 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诗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9-75,共7页
音乐的民族风格,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特点和思想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哲学内涵,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即所谓"新潮"音乐)就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这不仅... 音乐的民族风格,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特点和思想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哲学内涵,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即所谓"新潮"音乐)就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表现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某些独特品格,以及传统文人音乐的那种"单音内涵的丰富性"、"音体系的多样性"、"乐思发展的散文性"和"一音三折的音过程"等形态特征;还在于它在创作中展示了中国古代那种深邃、丰富的艺术精神;还在于它在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思想.总之,中国现代主义音乐把包括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在内的大文化圈作为创造音乐民族风格的参照系.因此,体现出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范式.我们说,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及其审美意识,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音乐,是中国现代主义作曲家们的一种艺术理想.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民族风格 音乐作品 中国古代 文化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 作曲家 审美意识 西方现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离破碎的话语世界——后现代主义简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一川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93-99,共7页
在世纪末的今天回头审视20世纪西方文化和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感到本世纪中叶发生过一次重大“转向”。正是这种“转向”标志着本世纪西方文化和美学被分裂为两个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主义,我国学术界近10余年间... 在世纪末的今天回头审视20世纪西方文化和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感到本世纪中叶发生过一次重大“转向”。正是这种“转向”标志着本世纪西方文化和美学被分裂为两个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主义,我国学术界近10余年间已作过大量研究,而后现代主义,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鉴于国内目前对后现代主义兴趣正浓,我们对此作初步考察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批判地认识西方文化的最新发展,而且也对进一步剖析现代主义有益,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当后现代主义播散入黄土文化时,还能使我们保持一种不可缺少的辨析力。但限于篇幅和研究水平,笔者只能就有关几个问题作概略性考察: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化 意识形态 西方文化 支离破碎 社会结构 晚期资本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 后结构主义 商品化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金晨怡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受各种艺术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运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与美学原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风格与形式。通过介绍欧普艺术风格与服装历史,分析了欧普艺术风格设计文化构成与市场需求,并根据...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受各种艺术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运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与美学原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风格与形式。通过介绍欧普艺术风格与服装历史,分析了欧普艺术风格设计文化构成与市场需求,并根据面料与服装设计的实践,提出利用错视原理和欧普艺术中特殊效果的线条修饰体形,以更接近今天的标准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普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服装与面料设计 新美学实践 修饰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设计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启迪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健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0-214,234,共6页
20世纪后半期,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一些思想对当代西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景观设计中的3个后现代艺术倾向:回归传统、强调过程、审美平民化。揭示了这3种倾向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启迪:1)探索继... 20世纪后半期,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一些思想对当代西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景观设计中的3个后现代艺术倾向:回归传统、强调过程、审美平民化。揭示了这3种倾向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启迪:1)探索继承传统的新途径;2)尊重景观的生命价值;3)用平凡材料创造不平凡的景观。为提高我国景观设计水平、创造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现代主义艺术 思想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中的意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跃滨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现代艺术 西方绘画 意象符号 艺术语言 绘画艺术 表现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 英雄主义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师借重现代派──鲁迅与五四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18
作者 吴中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6期4-11,共8页
偏师借重现代派──鲁迅与五四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吴中杰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上的一个热点。新潮文人奉为神明,翻译介绍、摹仿写作,极一时之盛,以为非此不足以表现其现代性;守旧人士则视为洪水猛兽,以为现代... 偏师借重现代派──鲁迅与五四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吴中杰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上的一个热点。新潮文人奉为神明,翻译介绍、摹仿写作,极一时之盛,以为非此不足以表现其现代性;守旧人士则视为洪水猛兽,以为现代主义艺术足可以亡党亡国,必欲禁之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鲁迅 偏师借重 五四文学 现代 孤独感 五四时期 荒诞性 文化思想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乃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文章全面阐释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继承和否定中所显现出来的嬗变轨迹。后现代主义艺术由对个性的消解转向了对机械复制的关注,机械复制的结果导致拟像的大量产生。拟像仿真使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发生内爆,松散了艺术符号... 文章全面阐释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继承和否定中所显现出来的嬗变轨迹。后现代主义艺术由对个性的消解转向了对机械复制的关注,机械复制的结果导致拟像的大量产生。拟像仿真使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发生内爆,松散了艺术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艺术越来越弥散化、去中心化,形成了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拟像仿真"是继现实主义的"客体再现"和现代主义的"主体表现"之后的一种新的艺术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观念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机械复制 拟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卡里加利》到“极简主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闻思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2-57,共6页
早在无声电影后期,特写、摇镜、慢镜、分屏、叠印、定格、叠化、静帧、多重曝光、加速镜头等拍摄技巧就已被广泛使用,而平行剪辑、交叉剪辑、主观镜头、正/反打镜头、闪回、闪进等叙事手段也都已出现。从192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艺术... 早在无声电影后期,特写、摇镜、慢镜、分屏、叠印、定格、叠化、静帧、多重曝光、加速镜头等拍摄技巧就已被广泛使用,而平行剪辑、交叉剪辑、主观镜头、正/反打镜头、闪回、闪进等叙事手段也都已出现。从192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艺术大潮席卷欧洲,一些制作者开始思考电影除却单纯的娱乐形式和商业化产品之外的功能。一系列先锋电影运动——法国印象派、德国表现主义、苏联蒙太奇,以及几番实验风潮——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抽象电影,开始将电影看作严肃的艺术形式,并将现代主义艺术实验与之结合起来,使其能够“通过审美形式自足地表现对现实不自由的反抗……去挣脱现存秩序”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 极简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 先锋电影 加利 影像 艺术实验 超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