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顾与展望: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文斌 曹国华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本文首先对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建筑思潮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通过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的部分补充和修正,是现代主义建筑多样发展的表现,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而现在人们亦正是把后... 本文首先对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建筑思潮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通过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的部分补充和修正,是现代主义建筑多样发展的表现,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而现在人们亦正是把后现代确立的世俗人文目标与现代建筑语言符号的科学理论相关联,乃至进一步把两者进行互补、交融和统一,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语言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性空间本质思想阐释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2,共5页
扬弃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从形式层面解决现代主义建筑异化矛盾的进路,转而从空间的层面对其进行解析。传统建筑理论不同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者继承科学的理性空间思想,以此作为其理论原则的核心并统摄其他相关要素。现代主义建筑在... 扬弃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从形式层面解决现代主义建筑异化矛盾的进路,转而从空间的层面对其进行解析。传统建筑理论不同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者继承科学的理性空间思想,以此作为其理论原则的核心并统摄其他相关要素。现代主义建筑在理性空间思想统摄下使目的性功能变成客观量化目标,方法性构造演变为力学实证手段,结果性形式成为数理几何的呈现,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就是理性空间,把握这种本质才能摆脱矛盾、走出困境,达到"诗意栖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原则 传统空间 科学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空间”的本质直观——透过后现代主义建筑看现象学的深度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43-149,共7页
现象学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现象学的方法的开拓作用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排除,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思维方式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同时,又带来了所谓的"无深度性"。现象学... 现象学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现象学的方法的开拓作用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排除,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思维方式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同时,又带来了所谓的"无深度性"。现象学的方法对于考察后现代主义及其深度问题更契合、更可靠。胡塞尔、梅洛—庞蒂和杜夫海纳深度理论有助于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深度问题。透过对后现代主义建筑深度的探寻,可以更加深刻和具体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的本质直观与深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深度 现代主义建筑 本质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走过后现代主义建筑这段路吗?
4
作者 彭培根 《南方建筑》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一、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出现在设计工作实践中发生偏失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中国 建筑文化 启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思想与创作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隽 王一明 王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8-651,共4页
文章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和审美观,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复杂、含混,渗透、流动,形象化、个性化的空间思想及拼贴、破碎,层叠、转换和情感化的空间营造手法,并以相应建筑实例加以说明,最后探讨了这些空间思想和手法... 文章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和审美观,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复杂、含混,渗透、流动,形象化、个性化的空间思想及拼贴、破碎,层叠、转换和情感化的空间营造手法,并以相应建筑实例加以说明,最后探讨了这些空间思想和手法对晚期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影响以及对建筑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空间 空间思想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教堂风格浅析
6
作者 任芳慧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宗教建筑 历史演变 现代主义建筑 教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选
7
作者 李政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5年第3期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新生 林永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现代建筑 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语言 符号功能 设计方法 建筑意义 建筑形象 建筑 手法 隔断 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现代主义的自然情怀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雯 陈纲伦 《南方建筑》 2002年第4期83-8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处理手法,并将其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比较,从一个侧面总结出人类对建筑存在的本质不断反思、探索的思想梯度及其发展脉络,揭示出新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的一种趋向和追求,那就... 本文通过分析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处理手法,并将其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比较,从一个侧面总结出人类对建筑存在的本质不断反思、探索的思想梯度及其发展脉络,揭示出新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的一种趋向和追求,那就是对人的充分的关怀和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传统 建筑创作 处理手法 詹克斯 人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思潮 赫尔佐格 现代主义设计 建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8-73,91,共7页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王向远谈日本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日本有没有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个问题在日本国内外都存在着争议。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王向远谈日本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日本有没有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个问题在日本国内外都存在着争议。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按工业化程度把当代世界划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化 内向派 “后现代 都市文学 村上春树 日本文坛 后工业社会 现代主义作家 现代主义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范式的革命对建筑现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峰梅 杨锡荣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现代科学精神曾经在历史中占据过压倒性的支配地位,现代主义建筑实际上是笛卡尔主义的;从现代科学到新科学这一范式的革命,给建筑现代性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建筑从此走向后现代,并更加趋于关照人类本身。
关键词 科学范式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建筑在哈尔滨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松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429,共6页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体系是以西洋建筑为主体的构成体系 .其中 ,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建筑是 2 0世纪上半叶欧美建筑发展的主导潮流 .这样一些代表世界建筑发展方向的摩登建筑能够同时性地出现在...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体系是以西洋建筑为主体的构成体系 .其中 ,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建筑是 2 0世纪上半叶欧美建筑发展的主导潮流 .这样一些代表世界建筑发展方向的摩登建筑能够同时性地出现在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 ,这在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 ,将哈尔滨的三大建筑潮流及其代表建筑与西方同时期以及近代中国城市建筑进行较为详尽比较研究 ,目的是阐明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城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建筑 哈尔滨市 西方建筑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建筑家是如何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建筑进行融合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政 《艺术设计研究》 2011年第3期90-97,共8页
怎样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与现代生活审美相吻合的建筑语素,并且如何将其融入到现代主义建筑中去,是当今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为主线,通过对日本近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沿革的实地探寻,对建... 怎样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与现代生活审美相吻合的建筑语素,并且如何将其融入到现代主义建筑中去,是当今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为主线,通过对日本近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沿革的实地探寻,对建筑外在形式的传承和内隐传统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于传统表达的多元性进行了重点论述,旨在为"传统"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推出一些自己的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语素 融合 外显传统 内隐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的剖析
14
作者 武联 张臻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0-21,37,共3页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结合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 ,从关心人的基本思想、建筑的兼容性、历史与传统、革命性与演化性等诸多方面 ,对其思想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总结、精辟概括 ,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 人本主义 建筑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本土性:从细部设计看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霞 过伟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2,共8页
近代时期,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新建筑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特征的建筑。江南地区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中国接受西方新建筑资讯的重要前哨站。文章以建筑的细部设计为切入点,从装饰符号、空间布局、功能构件、细部构造四个方面... 近代时期,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新建筑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特征的建筑。江南地区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中国接受西方新建筑资讯的重要前哨站。文章以建筑的细部设计为切入点,从装饰符号、空间布局、功能构件、细部构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江南近代建筑的现代转型特征,由此可以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文化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被吸收、改造的本土化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装饰符号 细部设计 现代 本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岭南建筑学派的思想渊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孝祥 李孟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65-73,共9页
岭南建筑学派是以现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及其前身为主要学术阵地而形成的建筑师和建筑学家团体。文章以夏昌世、林克明、龙庆忠、陈伯齐等教授的学术成果与创作实践为例,辅以其他建筑师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的方法,... 岭南建筑学派是以现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及其前身为主要学术阵地而形成的建筑师和建筑学家团体。文章以夏昌世、林克明、龙庆忠、陈伯齐等教授的学术成果与创作实践为例,辅以其他建筑师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的方法,论证了早期岭南建筑学派的思想渊源,即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岭南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岭南建筑学派 思想渊源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岭南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斯洛需求理论下的现代社区规划设计思考 被引量:31
17
作者 姚佳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代表现代社区规划设计的一个著名反例—普鲁伊特·艾格(PRUITT—IGOE)社区建筑被炸毁,该社区是20世纪下半叶被隆重建造后又由政府明令炸毁的。一时间,舆论哗然,该时间被喻为现代主义建筑"死亡"的日子... 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代表现代社区规划设计的一个著名反例—普鲁伊特·艾格(PRUITT—IGOE)社区建筑被炸毁,该社区是20世纪下半叶被隆重建造后又由政府明令炸毁的。一时间,舆论哗然,该时间被喻为现代主义建筑"死亡"的日子,已经有不少文献提到或者论及这一事件。本文尝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野,从现代社区规划设计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区 规划设计 社区安全 普鲁 现代主义建筑 需求理论 社区规划 社交需求 舆论哗然 建筑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建筑艺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蕾放 《体育文化导刊》 1997年第2期54-55,共2页
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建筑艺术梅蕾放一说到体育,人们立即会联想起绿草如茵的球场,奔跑角逐的健儿和欢潮如涌的万千观众。的确,人们太喜爱体育运动了,现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参与体育运动更广泛的空间。随着体育运... 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建筑艺术梅蕾放一说到体育,人们立即会联想起绿草如茵的球场,奔跑角逐的健儿和欢潮如涌的万千观众。的确,人们太喜爱体育运动了,现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参与体育运动更广泛的空间。随着体育运动的昌盛与发达,世界各地的体育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体育建筑 体育场馆 综合体育馆 现代体育 现代奥运会 游泳馆 悬索结构 体育运动 现代主义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19
作者 孙成仁 《规划师》 2006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城市形态 建筑 建筑意义 建筑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乙组膳堂保护修缮及活化再生设计
20
作者 高伟 +11 位作者 胡盛劼 李杞康 刘满婷 王思又 钟玮诗 麦湘颖 陈杰琳 赖建炀 廖谋祺 刘瑞琦 钟焕瑶 沈子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60-63,共4页
华南农业大学乙组膳堂始建于1935年,是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最早修建的学生膳堂,现位于华南农业大学五山学生宿舍区内。乙组膳堂的建筑师林克明先生是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向现代主义建筑转型探索的先驱。... 华南农业大学乙组膳堂始建于1935年,是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最早修建的学生膳堂,现位于华南农业大学五山学生宿舍区内。乙组膳堂的建筑师林克明先生是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向现代主义建筑转型探索的先驱。乙组膳堂与原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农学馆、理学院等建筑同属于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于2002年7月被列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岭南建筑学派 保护修缮 原国立中山大学 学生宿舍区 文物保护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古典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