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
臧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切入点 |
贺东航
于世润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拆解指涉性、反讽阅读与空间诗学——论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策略 |
李石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之构思、建设与展望 |
马辉洪
陈智德
龙向洋
黄潘明珠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 |
郑家建
汪文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6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演进及原因 |
安然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当异质性冲击成为历史——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认识 |
马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之我见 |
刘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单演义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
王富仁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0
|
对美国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刍议——将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视为汉学共同体 |
夏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知识与信念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增长点问题 |
许祖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2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虑与选择 |
杨洪承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樊骏论》之一章 |
王富仁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2 |
3
|
|
14
|
守成与创新的变奏——2018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李松睿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5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 |
许祖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文学与政治的辩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 |
季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 |
王德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5
|
|
18
|
时间、理论与问题意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高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9
|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状态之比较 |
席扬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国内的讨论初探 |
谭永利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