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我们的立场与目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7,共4页
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始终存在着一种尴尬的“二元对立”的纠缠,而纠缠所表明的正是一种丧失了批评主体性的概念的迷离。在今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正名”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便是这一工作的... 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始终存在着一种尴尬的“二元对立”的纠缠,而纠缠所表明的正是一种丧失了批评主体性的概念的迷离。在今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正名”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便是这一工作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 正名 概念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学批评的多维审视与超越——评《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研究》
2
作者 沈广斌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 多维审视 卜召林 山东大学出版社 文学审美 美学原则 宏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审美者的审美救世之途——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征与功能悖论
3
作者 李俊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多重语义制约,逐渐形成“中国式”的文学审美论。文章认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色在于:文学审美的大众普适性,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机制、文学审美的潜在社会功能。进而,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评析了审美救世在政治革命、思想启蒙这两种文化思潮之外的多种文化意义,并结合20世纪人类技术文明时代艺术“自为”的全球性文化语境,评析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功能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 学理特征 功能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