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静华 李延兴 +1 位作者 郭良迁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2,共6页
运用华南块体及周围地区最新的GPS观测结果,研究了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华南块体无论是相对于欧亚板块或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都存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GPS观测结果得到的华南块体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的现今旋转运动与由地质学和地... 运用华南块体及周围地区最新的GPS观测结果,研究了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华南块体无论是相对于欧亚板块或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都存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GPS观测结果得到的华南块体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的现今旋转运动与由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方法得到的自晚新生代以来华南块体相对于西伯利亚的旋转运动相比,运动速率相同,但运动方向顺时针旋转了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块体 现今构造运动 形变场 应变场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盆地及邻区现今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延兴 徐杰 +2 位作者 张静华 郭良迁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共8页
摘要根据近十多年来渤海盆地周围地区GPS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内部形变与应变场。渤海盆地及周围地区相对于欧亚板块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存在一致的SE向运动,速率为2.2—7.2mm/a。该地区的水平形变场是不对... 摘要根据近十多年来渤海盆地周围地区GPS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内部形变与应变场。渤海盆地及周围地区相对于欧亚板块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存在一致的SE向运动,速率为2.2—7.2mm/a。该地区的水平形变场是不对称的四象限分布,渤海西区存在比较一致的NE向形变,渤海东北区存在一致的SW向形变,这两个区呈现NE-SW方向的压缩状态;渤海南区存在比较一致的SE向形变,渤海西北区存在比较一致的NW向形变,这两个区呈现NW-SE方向的拉张状态。渤海盆地及周围地区主压应变轴基本上为NEE-SWW方向,主张应变轴基本上为NNW-SSE方向,这与由地球物理学方法得到的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变轴的优势方向完全一致。自1969年至今,该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应变场的主方向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盆地 现今构造运动 形变场 应变场 GPS观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区域及邻区现今地壳构造运动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旭坤 张俊 +1 位作者 雷前坤 范成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将环渤海区域划分为5个次级块体,利用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分析2009~2014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GPS对地观测速度场数据,得到相对于欧亚板块0.5°×0.5°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场。分析形变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 将环渤海区域划分为5个次级块体,利用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分析2009~2014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GPS对地观测速度场数据,得到相对于欧亚板块0.5°×0.5°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场。分析形变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发现,环渤海区域整体上呈现0.25×10^-9/a的NW-SE111.3°的双向趋势性扩张运动,太行块体、山西块体分别呈NW-SE116.3°、NW-SE130°的微弱扩张运动,胶辽块体、冀鲁块体和阴山-燕山块体分别存在NW-SE144.3°、NE-SW39.5°和NW-SE155.6°的微弱压缩运动,其中太行块体的扩张运动量级相对于其他次级块体较大。尽管环渤海区域内部各次级块体的形变在空间上存在以上差异,但整体上环渤海区域主压应变轴方向基本为NEE-SWW,主张应变轴方向为NNW-SSE,且主压应变轴走向为NE47.70°~89.74°,与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得到的主压应变轴优势方向大体一致,表明环渤海区域现今地壳运动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GPS速度场 地壳形变 应变场 现今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