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降龙博山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桂枝 《文博》 1986年第2期91-,2,共2页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手法,采取写实与抽象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山炉 炉身 熏炉 匠师 环钮 《九歌》 《考工记》 乘龙 真龙天子 上层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春秋)
2
作者 徐倩倩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1975年菖南大店春秋墓出土。通宽29厘米,通高19厘米,口径22.2厘米。子母口带盖。浅瓜腹,小平底。覆钵圆鼓。盖顶面有三个环钮。盖沿、口沿各有两个相对的环钮捉手。盖沿、口沿饰一周蟠螭纹。现藏于山东省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 蟠螭纹 环钮 圆鼓 覆钵 春秋 考古 山东省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三彩钱柜
3
作者 师小群 《文博》 1991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古人储钱,多以陶罐用作埋藏钱币的容器。而日常生活中用何物储钱,则鲜为人知。1955年西安东郊王家坟村第90号唐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中,有一件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三彩钱柜,虽属明器,但却是唐代日常生活用具的真实写照。钱柜通高13.3、长1... 古人储钱,多以陶罐用作埋藏钱币的容器。而日常生活中用何物储钱,则鲜为人知。1955年西安东郊王家坟村第90号唐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中,有一件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三彩钱柜,虽属明器,但却是唐代日常生活用具的真实写照。钱柜通高13.3、长15.5、宽12.1厘米,柜身呈长方形,上部两端有脊棱;四角有支撑柜身使之悬空的折角形柜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唐墓 堆塑 生活用具 兽面 博物馆藏 角形 王家 环钮 彩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阴出土的一批宋代编钟
4
作者 徐信印 《文博》 1992年第1期69-71,共3页
编钟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编钟的铸造始于西周,衰于魏、晋至隋唐。远距中原地区的边远区域民族,可能延续的时间较长一点,但秦巴山区汉水流域的安康地区除发现少量战国时期巴、楚用军乐器之外,编钟系首次发现。
关键词 汉水流域 战国时期 秦巴山区 蒲溪乡 环钮 件重 菊花纹 重量差异 照片图 面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