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情感现象的本质及其构成环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志平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
文摘
人在情感中绽放自身存在,并通过情感意识到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完善性。在汉语中,无论是“情”还是“感”,其含义都既具有适用于万物的普遍性,也有仅适用于生命存在,特别是人之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情”着眼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状态,“感”着眼于存在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从本质上讲,情感现象涉及意识自我与他者的存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又体现为力量性、价值性和圆满性三个方面。从现象上看,作为关系的情感现象有感觉—理解关系、感受关系和感情关系三个构成环节。感情在时间上具有三维性,它既是对积极感受的召回和不断生成,也是对消极感受的消除和不断避免。作为动能,感情不仅为意识自我确定价值方向,还促使意识自我不断采取行动。单纯的感情有可能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因此需要理智介入。但理智也有“智慧”“死板”和“聪狡”之分。情感是衡量人之一切作为的意义与价值的“硬通货”。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技术进步,都应以塑造和谐良性的万物关系,创建人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存在完善性的健全情感空间为旨归。
-
关键词
情感
关系
构成环节
动力学
控制
-
分类号
B82-054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试论公务员流动与公务员流动机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汪永成
-
机构
深圳大学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8年第Z1期60-65,共6页
-
文摘
一般而言,对一国人事行政系统的分析和认知有两个基本角度:从静态角度看,公务员系统是由录用、考核、奖罚等环节构成的规范体系;从动态角度看,公务员系统则是由若干运行机制有机藕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制度安排。就后者而言,公务员系统究竟包含哪些运行机制,人们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职位分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事实上,各种运行机制不是非此即彼、互不关联的,应该说,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互动、交叉。
-
关键词
公务员
运行机制
流动机制
制度安排
监督机制
人事行政
竞争机制
职位分类
环节构成
激励机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讨论式教学模式”
被引量:43
- 3
-
-
作者
张为民
-
机构
济南大学政史系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4,共5页
-
文摘
“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有别于课堂讨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模式展开涉及的不同维度上具有特殊规定性。这种模式由教师备课、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课上与课下并重、面向全体与照顾重点相统一和恰当性原则。
-
关键词
讨论式模式
构成环节
教学模式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浅谈艺术体操中的“大跳”技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蒋寿春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体操教研室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8-40,44,共4页
-
文摘
“大跳”,是指艺术体操中的那些具有各种舞姿造型的跳跃动作,如:各种跨跳、鹿跳、结环跳、剪式跳转体180度等等。它要求运动员跳出高度和一定的远度,并且在空间有美的舞姿造型。跳跃技术在艺术体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大跳”的动作要素及掌握它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一粗浅的分析。“大跳”的技术构成艺术体操中的“大跳”和舞蹈艺术中的“大跳”一样,由起跳——控制(或飞行)——落地三个环节构成。助跑“起跳”
-
关键词
艺术体操运动员
膝关节
跳跃动作
弹跳力
基本能力
动作要素
远度
环节构成
踏跳动作
运动生理学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王夫之怎样理解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
- 5
-
-
作者
李申
-
出处
《齐鲁学刊》
1982年第5期30-32,共3页
-
文摘
古来解庄者颇多,然有卓见者较少。其中许多是因为他们本身的理论思维水平不高,因此难以把握这种“寂寞无形,变化无常”的东西。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解庄往往能抓住要领,独树一帜。绍介出来,可能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会有帮助。王夫之认为,庄子和老子一样,其哲学的基础是崇尚虚无,而这也就是否定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这一点,本文不能详论。这里所介绍的,主要是他所理解的庄子达到这一结论的途径,而这一方而,也就构成了庄子哲学的内部联系,或者叫作“骨架”、“结构”。王夫之认为,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地流转、变化之中,象一个转动不息的圆环,其中没有一件事物是稳定的。
-
关键词
基本精神
庄子哲学
庄子思想
我国古代
唯物主义哲学家
崇尚虚无
思维水平
内部联系
环节构成
客观存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 6
-
-
作者
孔阶平
-
出处
《学术论坛》
1981年第3期2-6,共5页
-
文摘
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内涵、属性的剖析要阐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阐明它的重要意义,首先就要对构成这一规律的基本要素、这一规律的内涵、属性等进行一些剖析。(一) 对构成这一规律的两个基本要素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所谓生产力,就是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它是由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几个要素所构成的。生产力表示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而劳动者则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决定的因素。所谓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总体,它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是这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关键词
基本要素
生产关系
相结合
相互关系
社会现象
劳动者
科学技术知识
物质标志
环节构成
劳动技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