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胞菌素A对建立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夏蓓莉 左伋 +2 位作者 叶纹 李采娟 陈秀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50%。结论:环胞菌素A的应用可有效地建立淋巴细胞系,从而为保存特殊个体(如遗传病)的基因组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胞菌素a E-B病毒转化 B细 L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菌素A治疗难治性贫血7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孔祥荣 冯一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7-698,共2页
为了探讨难治性贫血治疗 ,对 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亚型 )患者 ,应用环胞菌素A(CsA)和康力龙进行了治疗 ,CsA用药时间为 5个月至 3年 ,平均为 13个月。结果表明 :6例治疗有效 ,1例无效。治疗有效的 6例中 3例完全缓解 ,不... 为了探讨难治性贫血治疗 ,对 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亚型 )患者 ,应用环胞菌素A(CsA)和康力龙进行了治疗 ,CsA用药时间为 5个月至 3年 ,平均为 13个月。结果表明 :6例治疗有效 ,1例无效。治疗有效的 6例中 3例完全缓解 ,不依赖输血 ,1例获得部分缓解 ,2例有所好转。治疗好转时间为 1- 5个月 ,平均为 3 5月。在观察期间所有病例无白血病或其它肿瘤临床表现。结论 :环胞菌素A对部分难治性贫血病例有效 ,患者对毒副作用可耐受 ,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难治性贫血 环胞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报告
3
作者 杨宝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环胞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报告江苏省扬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杨宝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是常见血液病之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甚为困难,预后不佳。自从开展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以来,使这类... 环胞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报告江苏省扬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杨宝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是常见血液病之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甚为困难,预后不佳。自从开展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以来,使这类患者生存率大为提高。环胞菌素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疗法 静脉点滴 环胞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菌素和长春新碱治疗ITP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炯 李秀松 +3 位作者 张芬琴 孙慧平 吴文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尝试应用小剂量环胞菌素或长春新碱加丹那唑和泼尼松治疗,对激素治疗依赖或无效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方法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患者34例,均给予丹那唑100mg2次/d和泼尼松逐减量至5mg3次/d... 目的尝试应用小剂量环胞菌素或长春新碱加丹那唑和泼尼松治疗,对激素治疗依赖或无效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方法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患者34例,均给予丹那唑100mg2次/d和泼尼松逐减量至5mg3次/d口服维持治疗。Ⅰ组(16例)加环胞菌素100mg2次/d口服,Ⅱ组(18例)办长春新碱1mg静注1次/周。结果Ⅰ组治疗2个月有效率75%;随访7例治疗6个月以上,有效率57%。Ⅱ组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72%;随访10例治疗6月以上,有效率40%。结论运用小剂量环胞菌素/长春新碱加丹那唑加泼尼松治疗激素依赖或无效ITP取得一定近期疗效,但长期疗效仍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菌素 长春新碱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霉素A抑制神经肽Y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少华 陈敏生 +2 位作者 李晓云 李荧辉 董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35-938,共4页
目的 :观察Ca2 + /CaM依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抑制剂环胞素A(CsA)对神经肽Y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效应的影响。方法 :用神经肽Y(NPY)刺激Wistar乳鼠心肌细胞 ,并用环胞素A加以干预。应用氚 -亮氨酸([3 H]-Leu)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 目的 :观察Ca2 + /CaM依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抑制剂环胞素A(CsA)对神经肽Y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效应的影响。方法 :用神经肽Y(NPY)刺激Wistar乳鼠心肌细胞 ,并用环胞素A加以干预。应用氚 -亮氨酸([3 H]-Leu)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RT -PCR法测心肌细胞c -junmRNA表达。结果 :(1)心肌细胞氚 -亮氨酸 ([3 H]-Leu)掺入量测定 :与对照组相比 ,NPY 10nmol/L组氚 -亮氨酸 ([3 H]-Leu)掺入量有所增高 ,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别 ,而NPY 10 0nmol/L组心肌细胞氚 [3 H]-Leu掺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CsA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 (2 )心肌细胞内c -junmRNA表达 :NPY组心肌细胞c -junmRNA的RT -PCR产物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A组 (P <0 0 1) ,对照组和CsA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NPY刺激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肥大早期反应基因 )c -junmRNA表达 ,提示NPY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CaN抑制剂CsA可阻断NPY上述效应 ,说明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菌素 心肌 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联合霉酚酸酯预防小鼠H-2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后GVHD的发生
6
作者 李新 张毅 +5 位作者 孙万军 侯春梅 张明伟 吴英 毛宁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0-423,共4页
为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 (MMF)方案对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预防作用 ,建立了H 2半相合小鼠 (供鼠为C5 7BL/6J,受鼠为C5 7BL/6J×BALB/C杂交F1代小鼠 )的... 为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 (MMF)方案对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预防作用 ,建立了H 2半相合小鼠 (供鼠为C5 7BL/6J,受鼠为C5 7BL/6J×BALB/C杂交F1代小鼠 )的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模型。采用CSA +MMF或CSA +MTX作为aGVHD预防方案 ,观察 5 0天 ,记录受鼠发生aGVHD情况。结果显示 ,未做aGVHD预防的小鼠在移植后 2 2 - 2 5天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 ,aGVHD发生率为 75 % (15 /2 0 ) ,致死率为 10 0 % (15 /15 )。接受aGVHD预防的小鼠 ,aGVHD症状和病理表现均明显减轻 ,CSA +MTX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4 0 % (8/2 0 ) ,致死率为 6 2 .5 % (5 /8) ,CSA +MMF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30 % (6 /2 0 ) ,致死率为 5 0 % (3/6 ) ,均显著低于未预防组 (P <0 .0 5 ) ,但两预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SA +MTX预防方案能有效降低H 2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小鼠aGVHD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而CSA +MMF方案能进一步减轻aGVHD的症状及病理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胞菌素a 霉酚酸酯 骨髓移植 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H-2半相合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osporine玻璃体腔内注射对异种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的排异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盛耀华 胡毅倩 岑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 观察兔眼视网膜下腔植入人胚眼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后不同时期的眼底和组织学改变。研究环胞菌素 A (Cyclosporines,Cs A )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否抑制人胚眼 RPE在兔眼视网膜下腔中诱导的异种移植排... 目的 观察兔眼视网膜下腔植入人胚眼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后不同时期的眼底和组织学改变。研究环胞菌素 A (Cyclosporines,Cs A )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否抑制人胚眼 RPE在兔眼视网膜下腔中诱导的异种移植排异反应。方法 人胚眼色素上皮片和浓缩色素上皮细胞悬液植入 36只兔眼的视网膜下腔 ,其中 16眼为对照组 ,用于观察排异的自然转规。分别于 7d(8眼 )和 30 d(8眼 )后获取组织标本。另 2 0眼为实验组。RPE移植后 ,每周一次玻璃体腔内注射 Cs A1mg(12眼 )或 Cs A0 .1mg(8眼 )。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毒性反应使用 ERG进行检查。结果 人胚眼 RPE片和浓缩的 RPE细胞均能在视网膜下腔短期存活。移植的 RPE与视细胞结合良好并显示吞噬功能。排异反应发生时间约在术后 10~ 30 d。对照组中 7d的排异发生率为 0 /8;30 d排异发生率为 7/8。排异发生后荧光造影中移植区为高荧光区 ,组织切片中显示有大量的组织细胞积聚。 Cs A1mg组 30 d排异发生率为 0 /12 ,0 .1mg组为 5 /8。ERG波幅的下降与 Cs A剂量和注射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异种 RPE视网膜下腔移植在无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只能短期存活。Cs A玻璃体腔中注射能抑制异种 RPE移植的排异反应但易引起明显的视网膜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眼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 异种移植 排异反应 玻璃体腔 环胞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癌症有关的OKT3的应用
8
作者 王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8期22-22,共1页
对于那些开发免疫抑制剂的公司,无论用合成法或生物技术法,这都是个坏消息:研究人员发现,强化免疫抑制会导致淋巴瘤.Lode Swinnen领导的、Loyola University(Chicago,IL)医学系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心脏移植患者的淋巴瘤显著增加,在移植前... 对于那些开发免疫抑制剂的公司,无论用合成法或生物技术法,这都是个坏消息:研究人员发现,强化免疫抑制会导致淋巴瘤.Lode Swinnen领导的、Loyola University(Chicago,IL)医学系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心脏移植患者的淋巴瘤显著增加,在移植前这些患者开始使用抗淋巴细胞Mab,OKT3.他们的研究证实,在器官移植淋巴瘤发生率与使用OKT3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相关性.另一项研究也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OKT3 心脏移植 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 医学系 生物技术 菌素 预防性使用 Chica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