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陈皮素-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刘旭洋 尚鑫 +3 位作者 樊翠萍 鲁妍妍 刘改枝 蔡邦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了提高川陈皮素(nobiletin,NBN)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利用γ-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yclodextr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γ-CD-MOF)制备川陈皮素/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NBN/CD-MOF)干粉吸入制剂.首先,运用水热合成法合成γ... 为了提高川陈皮素(nobiletin,NBN)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利用γ-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yclodextr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γ-CD-MOF)制备川陈皮素/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NBN/CD-MOF)干粉吸入制剂.首先,运用水热合成法合成γ-CD-MOF,随后采用溶剂搅拌法负载NBN,形成NBN/CD-MOF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等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对NBN/CD-MOF干粉吸入剂进行质量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将SD大鼠分为3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气管吸入和灌胃给药给予NBN/CD-MOF,在不同时刻从尾静脉采集全血,采用HPLC-MS/MS测大鼠血浆中川陈皮素的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1)NBN/CD-MOF呈立方晶体,分布均匀,粒径均在3~5μm范围内,负载NBN前后γ-CD-MOF形态和粒径无明显变化;(2)NBN载药量为(4.19±0.34)%,NBN/CD-MOF释放特性优于NBN;(3)NBN/CD-MOF的堆密度、振实密度和休止角分别为(0.207±0.17)g/cm^(3)、(0.524±0.07)g/cm^(3)和(37.4±2.1)°;(4)NBN/CD-MOF吸入组的Tmax为1.097 h,较尾静脉注射NBN组(0.583 h)长;(5)NBN/CD-MOF吸入组的生物利用度为13.22%,约比灌胃给药组(4.44%)高3倍.综上,本研究制备的NBN/CD-MOF干粉吸入剂能显著改善NBN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为其肺部给药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 制备 干粉吸入剂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协同强化混合基质膜的CO_(2)分离 被引量:3
2
作者 裴仁花 王永洪 +1 位作者 张新儒 李晋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04-3914,共11页
为了实现混合基质膜中CO_(2)的高效分离,设计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NT)和氨基化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β-CD MOF)双填料(CM),并将其引入磺化聚醚醚酮(SPEEK)基质中,在膜内同时构建CO_(2)扩散通道和亲和位点,增强了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 为了实现混合基质膜中CO_(2)的高效分离,设计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NT)和氨基化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β-CD MOF)双填料(CM),并将其引入磺化聚醚醚酮(SPEEK)基质中,在膜内同时构建CO_(2)扩散通道和亲和位点,增强了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采用FTIR和BET表征了CM的化学结构和孔结构,借助膜的SEM、FTIR和力学性能表征了填料-聚合物界面相互作用。研究了CM的合成比例、含量、压力、温度和混合气等因素对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与SPEEK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为气体分子提供了快速的传递通道。在改性CNT与MOF的质量比为5∶5、添加量为7%(质量)以及0.1 MPa和25℃的条件下,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最优,CO_(2)渗透性为844 Barrer,CO_(2)/N_(2)选择性为84,与纯SPEEK膜相比,分别提升了178%和163%,超过2019年上限。羧基化CNT的直孔通道缩短了CO_(2)的扩散路径,同时改性β-CD MOF表面的氨基载体提升了CO_(2)的溶解性,两者协同提高了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此外,负载双填料的膜比单独负载相同含量的羧基化CNT或氨基化MOF的膜具有更好的分离性能。在360 h的测试过程中,混合基质膜保持较好的分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磺化聚醚醚酮 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 碳纳米管 CO_(2)/N_(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唇姜精油包结物的制备及其对鲜切草鱼肉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娅 李荣 +3 位作者 姜子涛 王颖 谭津 汤书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6-193,共8页
为探讨更有效的鲜切草鱼肉保鲜技术方案,提高鲜切草鱼肉的贮藏稳定性,以β-环糊精金属钾有机骨架材料为壁材,制备凹唇姜精油包结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结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光、热和酸碱稳定性。此外,将包结... 为探讨更有效的鲜切草鱼肉保鲜技术方案,提高鲜切草鱼肉的贮藏稳定性,以β-环糊精金属钾有机骨架材料为壁材,制备凹唇姜精油包结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结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光、热和酸碱稳定性。此外,将包结物作为保鲜剂添加到鲜切草鱼肉中,通过测定草鱼肉冷藏((4±1)℃)过程中的失水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质构、色泽的变化,对草鱼肉品质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冷藏第10天,添加包结物的鲜切草鱼肉与对照组相比,失水率降低35.0%~64.0%,TBARS值降低46.0%~71.0%,硬度、弹性、咀嚼性的变化率分别降低9.2%~13.6%、9.9%~22.3%、26.2%~38.2%,反映鲜切草鱼肉氧化色泽(色号2712,浅灰黄褐色)变化的色号占比下降了59.6%~80.0%。综上,包结物对鲜切草鱼肉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姜精油 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包结物 保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辅助中性γ-CD-MOF载小白菊内酯工艺优化与体外释放评价
4
作者 郭静雯 何远志 +1 位作者 张永太 冯年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5-620,共6页
目的 以K^(+)离子与γ-环糊精(γ-CD)自组装形成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γ-CD-MOF)作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的载体,以期改善PTL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γ-CD-MOF,中性化处理得Neu-γ-CD-MOF,再以超临界CO_(2)... 目的 以K^(+)离子与γ-环糊精(γ-CD)自组装形成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γ-CD-MOF)作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的载体,以期改善PTL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γ-CD-MOF,中性化处理得Neu-γ-CD-MOF,再以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scCO_(2))活化Neu-γ-CD-MOF。考察并优化了scCO_(2)法载药工艺,对载PTL的Neu-γ-CD-MOF(PTL@Neu-γ-CD-MOF)进行系统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 scCO_(2)活化后可得分散均一的Neu-γ-CD-MOF。使用scCO_(2)辅助PTL载入Neu-γ-CD-MOF,载药量可高达26.58%。以优化工艺制备的PTL@Neu-γ-CD-MOF可显著增加PTL的水溶解度,药物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为PTL原料药的2.2倍,并显著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及累积释放度。结论 scCO_(2)法可提高Neu-γ-CD-MOF的载药效率,PTL@Neu-γ-CD-MOF纳米粒可解决PTL低溶解度的问题,改善药物溶出特征,从而实现PTL的高效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 小白菊内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纳米递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CD-MOFs/rGO/Ti3C2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吲哚乙酸的研究
5
作者 李辉 朱咸鑫 +3 位作者 申鹏辉 苏招红 罗洲飞 肖浪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5-642,共8页
为精准定量植物组织复杂基质中的吲哚乙酸(IAA),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了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化钛(β-CD-MOFs/r GO/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物电子传递阻力低,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该纳米复... 为精准定量植物组织复杂基质中的吲哚乙酸(IAA),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了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化钛(β-CD-MOFs/r GO/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物电子传递阻力低,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Fe(CN)_(6)^(3-/4-)作为探针,通过吲哚乙酸抗体特异性结合吲哚乙酸,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luse Voltammery,DPV)测定Fe(CN)_(6)^(3-/4-)峰电流变化,从而实现对IAA的高灵敏检测。结果显示,Fe(CN)_(6)^(3-/4-)峰电流与吲哚乙酸浓度在0.01ng/m L~10ng/m 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S/N=3)为2.88pg/m L,回收率为88.52%~102.51%。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可用于水稻和拟南芥叶片等复杂基质中IA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吲哚乙酸 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Ti_(3)C_(2)/rGO复合材料 吲哚乙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