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妍 杨萌 +3 位作者 葛淑凡 张荣月 王敏 乔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81-2486,共6页
系统介绍了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MOFs)的7种主要合成方法,深入探讨了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及在手性识别中的优势。相比传统手性分离材料,CD-MOFs能够有效提高手性分离效率,克服了传统材料分离能力有限、选择性差等问题。此外,还总结了... 系统介绍了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MOFs)的7种主要合成方法,深入探讨了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及在手性识别中的优势。相比传统手性分离材料,CD-MOFs能够有效提高手性分离效率,克服了传统材料分离能力有限、选择性差等问题。此外,还总结了CD-MOFs在药物递送、手性分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作为多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潜力。展望了CD-MOFs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领域的前景,为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方法 药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发射药静态燃烧火焰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雯佳 柴亚朦 +4 位作者 方嵩杭 王彬彬 丁亚军 肖忠良 周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847,共9页
通过蒸汽扩散法成功合成了3种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材料,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解析。作为潜在的消焰剂,相比传统的硝酸钾热分解温度(722.0℃),3种CD-MOF更低(250.9℃;261.0℃;290.3℃),更容易释放钾离子,且在硝... 通过蒸汽扩散法成功合成了3种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材料,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解析。作为潜在的消焰剂,相比传统的硝酸钾热分解温度(722.0℃),3种CD-MOF更低(250.9℃;261.0℃;290.3℃),更容易释放钾离子,且在硝化纤维素(NC)中显示出良好的物理分散性和化学相容性。此外,添加CD-MOF的NC在热分解时产生的易燃和有害气体(CO、NO、NO_(2)和N_(2)O)更少。添加γ-CD-MOF的单基药在燃烧时表现出最小的火焰面积(119.6 mm^(2)),而添加β-CD-MOF的单基药显示出更低的火焰面积标准偏差(8.4 mm^(2)),表明其消焰效能更稳定。相比之下,添加KNO_(3)的单基药火焰面积最大(392.7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 发射药 硝化纤维素 静态燃烧火焰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交联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对结晶紫的吸附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清丽 于颖媛 +1 位作者 张冰倩 康永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6-202,共7页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MOFs)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但由于其水稳定性差,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通过交联CD-MOFs和柠檬酸(CA)来提高环糊精基MOFs的水溶液稳定性。研究制备了CA改性的CA-γ-CD-MOF复合材料,并作...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MOFs)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但由于其水稳定性差,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通过交联CD-MOFs和柠檬酸(CA)来提高环糊精基MOFs的水溶液稳定性。研究制备了CA改性的CA-γ-CD-MOF复合材料,并作为吸附剂从水溶液中去除阳离子染料结晶紫。在15mg CA-γ-CD-MOF用量、20℃、pH 6和60mg/L初始结晶紫浓度下,CA-γ-CD-MOF对结晶紫的平衡吸附能力为79.86mg/g,相应的清除率达到99.83%。此外,CA-γ-CD-MOF在经过3次吸附解吸循环,吸附率仍达第一次的98%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再生能力。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吸附遵循拟二阶动力学,CA-γ-CD-MOF吸附结晶紫是一种自发的单层吸热过程。因此,CA-γ-CD-MOF是一种高效、绿色、可循环利用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结晶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废水中Hg(Ⅱ)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清丽 党璐童 +2 位作者 武凯莉 段松 康永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5-211,共7页
以γ-CD为配体,KOH作为金属离子,通过KH580偶联合成环境友好型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SH)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痕量Hg(Ⅱ)。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 以γ-CD为配体,KOH作为金属离子,通过KH580偶联合成环境友好型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SH)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痕量Hg(Ⅱ)。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实验参数对γ-CD-MOFs-SH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模型,可以很好地阐明Hg(Ⅱ)的吸附过程,理论上最大吸附能力高达208mg/g。此外,γ-CD-MOFs-SH在经过5次循环再生实验,吸附率仍达第一次的80%以上,具有优异的可再生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Hg(Ⅱ)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OF二维层状膜制备及混合溶剂精准分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后虎 吴晓莉 +2 位作者 陈冲冲 陈静静 王景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39-4550,共12页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于混合溶剂分离以替代传统高能耗精馏等操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制备具有均匀亚纳米筛分孔的分离膜是其面临的挑战。利用苯甲酸诱导各向同性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三维立方颗粒产生错...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于混合溶剂分离以替代传统高能耗精馏等操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制备具有均匀亚纳米筛分孔的分离膜是其面临的挑战。利用苯甲酸诱导各向同性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三维立方颗粒产生错层结构,再通过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得CD-MOF纳米片,以此为构筑单元制备二维层状MOF膜。膜内CD-MOF纳米片含有丰富、连通且均匀的本征亚纳米孔(0.78 nm),可识别分子间微小的尺寸差异,实现混合溶剂精准分离。如CD-MOF层状膜对溶解在苯中的均三异丙基苯与二异丙基苯混合液(摩尔比为1∶3)的分离因子达到7.4。此外,膜对溶解在甲醇中的甲基橙染料(1.0 nm)截留率达到99.6%,且甲醇通量达84.3 L·m^(-2)·h^(-1)·ba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 二维层状膜 尺寸筛分 纳滤 选择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CD-MOF-SH/CA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党璐童 康永锋 +2 位作者 武凯莉 董清丽 段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以海藻酸钠(SA)和硅烷偶联剂KH580修饰的改性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H)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海藻酸钙(γ-CD-MOF-SH/CA)复合材料。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 以海藻酸钠(SA)和硅烷偶联剂KH580修饰的改性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H)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海藻酸钙(γ-CD-MOF-SH/CA)复合材料。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γ-CD-MOF-SH与SA质量比、pH及吸附温度对MB吸附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当γ-CD-MOF-SH与SA质量比为2、pH=11、温度为60℃时,复合材料吸附性能最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25℃时复合材料理论最大吸附量高达1202.78mg/g。该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重复利用性,循环第3次的吸附量为第1次吸附量的9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微球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MOF)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