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糊精二聚体与双支化两亲聚合物包合体系的构筑 被引量:2
1
作者 季岩峰 曹绪龙 +3 位作者 王端平 郭兰磊 孙业恒 闵令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52,共8页
将实验室自制的环糊精二聚体(66βCDsu)与双支化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加入到水溶液中,发生包合作用构筑包合体系。研究该体系的增黏及溶液流变学特性,并采用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包合体在溶液中的包合机制... 将实验室自制的环糊精二聚体(66βCDsu)与双支化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加入到水溶液中,发生包合作用构筑包合体系。研究该体系的增黏及溶液流变学特性,并采用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包合体在溶液中的包合机制及结构形态。结果表明,由于P(AM/BHAM/NaA)中1个疏水单体中存在2个疏水基团(正十六烷基和苄基),因此环糊精与疏水单体BHAM最大摩尔包合比为2∶1,完全包合后溶液中没有游离态疏水基团,因此溶液不存在临界聚集浓度(CAC)。当环糊精与BHAM摩尔包合比为1∶1,体系存在明显的CAC,这是由于环糊精首先包合双支化疏水单体中的苄基形成包合体,而正十六烷基依然存在于水溶液中。当P(AM/BHAM/NaA)浓度为800mg/L时,该体系中存在2种聚集方式,一种是疏水基团的疏水缔合;另一种是包合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证明了不同体系的微观聚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二聚体 双支化两亲合物 包合 流变学特性 微观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二聚体与金刚烷修饰聚丙烯酰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姝静 梁海燕 +1 位作者 王心蕊 徐宝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1-536,共6页
合成了环糊精二聚体(trans-Azoβ-CD Dimer)及侧链含金刚烷(Ad)的聚丙烯酰胺(PAM-Ad),利用trans-Azoβ-CD Dimer与PAM-Ad侧链的Ad基团的主客体识别作用构筑了一类超分子体系。2D NMR测定结果表明,trans-Azoβ-CD Dimer和PAM-Ad的主客体... 合成了环糊精二聚体(trans-Azoβ-CD Dimer)及侧链含金刚烷(Ad)的聚丙烯酰胺(PAM-Ad),利用trans-Azoβ-CD Dimer与PAM-Ad侧链的Ad基团的主客体识别作用构筑了一类超分子体系。2D NMR测定结果表明,trans-Azoβ-CD Dimer和PAM-A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是通过β-CD空腔和疏水体Ad形成包结络合物进行的。环糊精二聚体trans-Azoβ-CD Dimer和聚合物PAM-Ad两者之间的缔合程度受trans-Azoβ-CD Dimer和PAM-Ad的浓度、温度、盐浓度以及trans-Azoβ-CD Dimer光异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二聚体 主客相互作用 超分子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