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亚敏 吕转 +4 位作者 陈露露 安雨琦 高静 张钰涵 冯晓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特征是局部脑血流暂时或永久减少,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不良预后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迄今为止,治疗急性IS的方法主要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然而由于重组组织型...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特征是局部脑血流暂时或永久减少,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不良预后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迄今为止,治疗急性IS的方法主要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然而由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治疗窗口狭窄,只有少数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免疫系统 磷酸鸟苷-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华祥 芮海英 +4 位作者 韩子琦 李若川 刘路路 薛丽 陈玉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1-667,共7页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本文就cGAS-STING通路在多个系统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的激活与调控及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其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鸟苷-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胞质DNA cGAMP 炎症 非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影响牙周组织细胞表达环鸟苷-腺苷合成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军 谭咏梅 +3 位作者 田智慧 周婷 赵望泓 侯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侵入牙周组织细胞内的细菌对细胞表达环鸟苷-腺苷合成酶(c GAS)的影响。方法将SYTO9标记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以感染复数(MOI)为10与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共培养24 h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gingivalis对hPDLC... 目的研究侵入牙周组织细胞内的细菌对细胞表达环鸟苷-腺苷合成酶(c GAS)的影响。方法将SYTO9标记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以感染复数(MOI)为10与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共培养24 h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gingivalis对hPDLCs的侵袭情况,并应用荧光标记活细胞筛选(FACS)分选出被P.gingivalis入侵的hPDLCs,利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Western blot对hPDLCs中c GAS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此外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细菌感染性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c GAS表达定位和表达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gingivalis和hPDLCs共培养24 h后,几乎所有的细胞内都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被P.gingivalis感染的hPDLCs中c GAS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在牙龈组织中c GAS主要在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组织中的炎性细胞中表达;且细菌感染性的牙龈组织中c GA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牙龈组织。结论侵入hPDLCs内的活体P.gingivalis,可以明显上调细胞中c GAS的表达;且在细菌感染的炎性牙龈组织中c GAS的表达也明显升高。该结果提示c GAS可能参与了牙周组织细胞中细菌来源的病原ds DNA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人牙周膜细胞 鸟苷-合成酶 DNA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和环磷酸腺苷对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朱国庆 钟明奎 +4 位作者 张景行 越乐章 柯道平 王敏 施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5羟色胺(5HT)和环磷酸腺苷(cAMP)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引起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入睡潜伏期缩短;5...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5羟色胺(5HT)和环磷酸腺苷(cAMP)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引起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入睡潜伏期缩短;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二甲麦角新碱(MS)对睡眠无直接影响,但可完全阻断5HTP的促睡眠效应;cAMP可引起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结论杏仁核参与睡眠觉醒调节,杏仁核中5HT和cAMP有明显的促睡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磷酸 睡眠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前额叶皮质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敏 徐波 王泽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8周游... 目的:探讨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中cGMP、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orris水迷宫的测试表明,8周游泳训练后,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有一定提高。②与安静组相比,8周游泳训练使大鼠海马cAMP水平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同时,前额叶皮质cAMP与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8周的游泳训练在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同时伴有海马、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与cAMP/cGMP比值的变化,从而部分揭示了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大鼠 学习 记忆 海马 前额叶皮质 磷酸鸟苷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受体调节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艳芳 张献 刘国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环磷酸腺苷 (cAMP)和环磷酸鸟苷 (cGMP)在心脏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拮抗 ,共同维持着心脏信号转导和功能活动的完整性 ,本文就近年来二者的受体调节和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心脏 磷酸 磷酸鸟苷 受体调节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籽瓜中环磷酸腺苷 被引量:3
7
作者 席冬华 高晶 +3 位作者 彭新媛 王倩 李玲 吴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1-145,共5页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籽瓜中的环磷酸腺苷,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瓜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对样品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环磷酸腺苷在0.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40%...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籽瓜中的环磷酸腺苷,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瓜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对样品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环磷酸腺苷在0.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2%。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鲜样)和1:60(干样)水提取,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3次。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准确、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籽瓜中环磷酸腺苷含量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磷酸 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组蛋白脱乙酰酶2 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祖荣 王雨生 +1 位作者 蓝平 徐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48、72h后测...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48、72h后测定全血空腹血糖、尿糖,血糖>16.5mmol/L,尿糖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发病后第4、8、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在实验各时点,实验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差异更为明显,而cGMP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所致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磷酸 磷酸鸟苷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损伤
10
作者 陈铮月 邓晚秋 +2 位作者 尹建军 刘微 温建立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A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SD低剂量组(12.5 mg/kg)、SSD中剂量...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A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SD低剂量组(12.5 mg/kg)、SSD中剂量组(25 mg/kg)、SSD高剂量组(50 mg/kg)、阳性药物组(2×10~4 U/kg的乌司他丁)、SSD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50 mg/kg的SSD+100μL的cGAS重组质粒pcDNA3.1载体),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1次/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脂肪酶、淀粉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回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胰腺组织和回肠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回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cGAS、STING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回肠组织IL-6、IL-1β、TNF-α、胰腺、回肠组织病理评分、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S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回肠组织IL-6、IL-1β、TNF-α、胰腺、回肠组织病理评分、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GAS、STING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ccludin、ZO-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cGAS过表达可减弱高剂量SSD对SAP大鼠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SSD可能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减轻回肠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SAP大鼠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D 重症急性胰 磷酸鸟苷-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环磷腺苷和三磷酸腺苷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俊燕 王静懿 +2 位作者 徐杰 陆灏 陶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98-2400,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环磷酸腺苷(c AMP)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方法:6只雄性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4只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化颗粒低剂量组、清化颗粒中剂量组和清化颗粒高剂量组,干预4周,...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环磷酸腺苷(c AMP)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方法:6只雄性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4只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化颗粒低剂量组、清化颗粒中剂量组和清化颗粒高剂量组,干预4周,IPGTT法观察小鼠血糖水平变化,ELISA法分析小鼠肠道c AMP、ATP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回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下调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P<0.01),增加肠道c AMP水平(P<0.01),降低肠道ATP水平(P<0.01)和血清GLP-1水平(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清化颗粒明显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回肠组织的形态。结论:清化颗粒能够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促进GLP-1分泌,改善回肠组织形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c AMP水平,降低肠道组织中AT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颗粒 DB/DB糖尿病小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磷酸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时家兔脑脊液和血桨环—磷酸腺苷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葵琴 计国仪 刘基巍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554-556,共3页
本实验用白色家兔,在常温(20±1℃)和高温环境(40±1℃)时,分别记录动物的直肠温度,并分别从动物的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C. S. F. ),从耳缘静脉采血,用蛋白结合法测脑脊液(C. S. F. )和血浆中(cAMP)含量。动物在常温(对照组)... 本实验用白色家兔,在常温(20±1℃)和高温环境(40±1℃)时,分别记录动物的直肠温度,并分别从动物的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C. S. F. ),从耳缘静脉采血,用蛋白结合法测脑脊液(C. S. F. )和血浆中(cAMP)含量。动物在常温(对照组)和高温环境(热应激组)的平均直肠温度相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而动物在常温及热应激时C. S. F. 和血浆中cAMP含量其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热应激时体温虽有显著升高而不能引起C. S. F. 和血浆中cAMP含量的增加。说明既往实验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可能是由于C. S. F. 中cAMP含量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测定 -磷酸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矢车菊素通过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董永杰 董静 +2 位作者 岳峰 贾辉 乔光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棕矢车菊素-H组(100μmol/L)、激活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0μmol/L cGAS激活剂氯化锰(Mn-Cl_(2)·4H_(2)O)]、抑制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μmol/L cGAS抑制剂RU.521);CCK-8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凋亡;HCT116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粒酶B(Granzyme B)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cGAS-STING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HCT116细胞A_(450)值和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GAS、STING及Bax表达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共培养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中IFN-γ、Granzyme B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cGAS激活剂MnCl_(2)·4H_(2)O增强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GAS抑制剂RU.521减弱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棕矢车菊素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矢车菊素 结直肠癌 磷酸鸟苷-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对腺苷酸环化酶的影响
14
作者 曾熙兰 肖建初 胡本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以中国名药柴胡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以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多巴胺作对照。结果表明,柴胡对小鼠肝细胞匀浆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较明显激活作用,其激活强度随柴胡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一定剂量范围... 本文以中国名药柴胡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以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多巴胺作对照。结果表明,柴胡对小鼠肝细胞匀浆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较明显激活作用,其激活强度随柴胡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化酶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适豪 石万瑞 +1 位作者 刘轶 张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环磷酸鸟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GMP-AMP)synthase,cGAS蛋白]-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cGAS-STING)信号通路是识别细胞质中异常DNA、激活先天免疫应答... 环磷酸鸟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GMP-AMP)synthase,cGAS蛋白]-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cGAS-STING)信号通路是识别细胞质中异常DNA、激活先天免疫应答系统的重要通路.cGAS蛋白在识别细胞质内异常DNA后,可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和三磷酸鸟苷(GTP)合成环状鸟苷酸二磷酸腺苷(Cyclic GMP-AMP,cGAMP).cG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STING蛋白,促进I型干扰素的释放,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cGAS-STING通路可以调控肿瘤的转移和增长,参与抗肿瘤的先天免疫反应,探究cGAS-STING通路的作用机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综合评述介绍了cGAS-STING通路的作用机制,概述了目前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激活cGAS-STING通路的各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鸟苷合成酶-干扰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肿瘤 免疫治疗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对阴虚小鼠免疫功能及血浆环化核苷酸的影响 被引量:48
16
作者 谢丽华 刘洪宇 +3 位作者 钱瑞琴 张春英 王建华 蔡少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玄参 药理学 哈巴 哈巴俄 阴虚 -磷酸 鸟苷-磷酸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红枣中三萜酸及环核苷酸的测定 被引量:27
17
作者 高娅 杨洁 +1 位作者 杨迎春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建立红枣中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在波长210 nm处检测白桦脂... 目的建立红枣中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在波长210 nm处检测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10∶90)为流动相在波长254 nm处检测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结果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15个枣品种果实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桦脂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 磷酸 磷酸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生金对脾虚哮喘大鼠气道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晓玲 闫英海 张庆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507-508,共2页
为探讨培土生金法对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哮喘的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 ,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 (Tot)、嗜酸性粒细胞数 (Eos)及环核苷酸 (cAMP和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培土生金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 为探讨培土生金法对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哮喘的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 ,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 (Tot)、嗜酸性粒细胞数 (Eos)及环核苷酸 (cAMP和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培土生金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P <0 0 1或P <0 0 5 ) ,降低cGMP含量 ,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培土生金中药可能通过调整cAMP/cGMP比值而对哮喘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生金 脾虚哮喘 动物模型 磷酸 磷酸鸟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柳丽 郑静 +2 位作者 黄险峰 丁淑敏 宋国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53-958,共6页
磷酸二酯酶(PDE)是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特异性水解酶,对细胞内环核苷酸信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cAMP和cGMP信号与神经元的发生、存活、信息传递及突触可塑性等密切相关,PDE现已成为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 磷酸二酯酶(PDE)是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特异性水解酶,对细胞内环核苷酸信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cAMP和cGMP信号与神经元的发生、存活、信息传递及突触可塑性等密切相关,PDE现已成为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多个疾病的重要靶点。在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和帕金森病等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已有多个PDE选择性抑制剂被证实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有的甚至已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PDE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 磷酸鸟苷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梅 孟迅吾 +3 位作者 周学瀛 邢小平 夏维波 刘怀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hPTH1-34)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hPTH1-34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48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别采用50ng/ml的hPTH1-34进行连续刺激(刺激48h/周期)...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hPTH1-34)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hPTH1-34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48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别采用50ng/ml的hPTH1-34进行连续刺激(刺激48h/周期)或间歇刺激(分别刺激1、3、6、12、24h/周期)SaoS-2细胞。采用“金氏”化学法、放射免疫法和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c-fos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hPTH1-34每周期间歇刺激3、6h呈时间依赖性显著增加ALP产生(与对照比,P<0.01;与连续刺激比,P<0.05或P<0.01)和cAMP浓度(与对照和连续刺激比,均P<0.05),并迅速促进c-fos基因表达。未观察到BGP对hPTH1-34刺激的明显反应。结论hPTH1-34对骨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取决于间歇刺激方式,以每48小时间歇刺激3、6h作用最显著。蛋白激酶A信号途径是hPTH1-34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c-fos基因可能是重要的细胞内第三信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素氨基端1-34片段 磷酸 C-FOS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