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型绿色磷腈阻燃剂的制备及阻燃环氧树脂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林刚 程哲 +4 位作者 丘新铭 王会娅 杨守生 钱小东 王学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89-2796,共8页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六氯环三磷腈、对羟基苯甲醛、三氯氧磷及新戊二醇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阻燃剂六[4-(5,5-二甲基-1,3,2-二氧杂己内磷酰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DDCPPCP),并将其与聚磷酸铵(APP)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配,应用于...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六氯环三磷腈、对羟基苯甲醛、三氯氧磷及新戊二醇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阻燃剂六[4-(5,5-二甲基-1,3,2-二氧杂己内磷酰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DDCPPCP),并将其与聚磷酸铵(APP)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配,应用于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HDDCPPCP/APP/MWCNT/EP阻燃复合材料.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水平燃烧(UL-94)、锥形量热(CONE)、拉伸、弯曲和冲击等方法研究该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保持阻燃体系总质量分数为30%,当MWCNT质量分数为2%时,EP2(HDDCPPCP/APP/MWCNT/EP)的各项燃烧参数综合表现较好,其LOI值达到42. 8%,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热释放速率平均值(av-HRR)、有效燃烧热平均值(av-EHC)及一氧化碳释放率平均值(av-CO)相对EP0分别降低92. 5%,93. 0%,65. 2%和66. 6%,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抑烟和抑毒性能; EP2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好,分别为110. 46 MPa,6. 24%,1259. 99 MPa,377. 7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腈阻燃剂 氧树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4-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剂/聚酰亚胺纤维对三元乙丙包覆层烟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鹏 刘晨 +4 位作者 李军强 肖啸 王长健 张富平 杨士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研究了六(4-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PN-OH)阻燃剂和聚酰亚胺(PI)纤维对三元乙丙包覆烧蚀性能和烟雾性能的影响,并对阻燃和固碳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1#—10#试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PN-OH和PI含量的增加,三元乙丙包覆层线烧蚀率由0.164... 研究了六(4-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PN-OH)阻燃剂和聚酰亚胺(PI)纤维对三元乙丙包覆烧蚀性能和烟雾性能的影响,并对阻燃和固碳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1#—10#试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PN-OH和PI含量的增加,三元乙丙包覆层线烧蚀率由0.164mm/s降至0.102mm/s,质量烧蚀率由0.065g/s降至0.055g/s;包覆层烟雾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可见光透过率由68.4%提高为90.2%,激光透过率由55.3%提高为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包覆层 烟雾性能 聚酰亚胺纤维 六(4-羟甲基苯氧基)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薛青霞 李新建 +2 位作者 宋伟国 孙军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5,150,共8页
从环三磷腈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研究及其应用3个方面,对不同结构特点的环三磷腈类衍生物阻燃剂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含氨基、羟基、不饱和双键及硅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及其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 从环三磷腈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研究及其应用3个方面,对不同结构特点的环三磷腈类衍生物阻燃剂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含氨基、羟基、不饱和双键及硅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及其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阻燃为目的的材料研究,及材料阻燃技术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材料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一些阻燃剂仍存在对环境、机体的危害性,所以,研究无毒无害、健康友好的阻燃剂变得极为重要。环三磷腈是一类以磷、氮交替为基本骨架的六元环状结构,其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较高的磷、氮含量,使其广泛应用于环保阻燃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合成方法 阻燃机理 阻燃性能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蒋季成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137,共5页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储能模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SPCTP的加入能够促进PC的热解,使其更早地产生炭层,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3份HSPCTP时,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28.4%并可以通过UL 94 V–0等级测试,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C提高了174%和135%,而此时的拉伸强度与纯PC相差不大。HSPCTP提高了低于T_g时的复合材料储能模量,但略微降低了复合材料的T_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衍生物阻燃剂 聚碳酸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