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硼氮烷与HCl,CHCl_3构成的分子间氢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鹏 李绛 凤海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0-816,共7页
用MP2方法和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下对复合物环硼氮烷—HCl体系和环硼氮烷—CHCl3体系进行优化,研究了其分子间氢键的本质。计算结果表明,氯仿与环硼氮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C—H键长缩短,振动频率增大(蓝移),而HCl与环硼氮烷分... 用MP2方法和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下对复合物环硼氮烷—HCl体系和环硼氮烷—CHCl3体系进行优化,研究了其分子间氢键的本质。计算结果表明,氯仿与环硼氮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C—H键长缩短,振动频率增大(蓝移),而HCl与环硼氮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H—Cl键长增长,振动频率减小(红移)。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影响氢键红移和蓝移主要有3个因素:n(Y)→σ*(X—H)超共轭作用、X—H键轨道再杂化和质子供体电子密度重排。其中,超共轭作用属于键伸长效应,电子密度重排和轨道再杂化属于键收缩效应。环硼氮烷—HCl体系的构型1和2伸长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形成红移氢键;环硼氮烷—CHCl3体系中,由于键收缩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形成蓝移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硼氮烷-HCl体系 环硼氮烷-CHCl3体系 分子间氢键 自然键轨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元环硼氮烷对称取代方酸的电子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岳淑美 谭克 +2 位作者 张珉 兰亚乾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31-2234,共4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水平上对环硼氮烷和苯基对称取代方酸进行几何构型优化 .以此为基础 ,利用 TD-DFT方法得到方酸衍生物的 UV-Vis吸收光谱 .进一步引入外电场 ,用有限场 ( FF/ DFT-B3 LYP)方法探讨了...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水平上对环硼氮烷和苯基对称取代方酸进行几何构型优化 .以此为基础 ,利用 TD-DFT方法得到方酸衍生物的 UV-Vis吸收光谱 .进一步引入外电场 ,用有限场 ( FF/ DFT-B3 LYP)方法探讨了各体系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NLO) .计算结果显示 ,对称环硼氮烷取代的方酸衍生物性质不同于苯环取代 ,取代位置对电荷分布、分子轨道特征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很大 .氮原子与方酸相连时对提高方酸体系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十分有效 ,其 NLO系数可达 2 .3 80 8×1 0 -2 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元环硼氮烷 对称取代 方酸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性质 DFT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丙胺基环硼氮烷裂解制备氮化硼及其抗氧化与介电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永鹏 王应德 +4 位作者 宋永才 李义和 王浩 邓橙 谢征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8-1193,共6页
以异丙胺和三氯环硼氮烷(TCB)为原料,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一种可溶可熔的聚异丙胺基环硼氮烷(PTPiAB),PTPiAB经高温裂解制得六方氮化硼(h-BN).利用元素分析、TGA、FTIR、XRD和网络分析仪等方法对先驱体及裂解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 以异丙胺和三氯环硼氮烷(TCB)为原料,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一种可溶可熔的聚异丙胺基环硼氮烷(PTPiAB),PTPiAB经高温裂解制得六方氮化硼(h-BN).利用元素分析、TGA、FTIR、XRD和网络分析仪等方法对先驱体及裂解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PiAB的结构中含有B3N3六元环及N—H,C—H和C—N键,其熔点约为70℃.在1000℃NH3和Ar气氛中的陶瓷产率分别为45.9%和52.8%.在NH3气氛中裂解失重主要发生在800℃以下,1000℃左右开始结晶,1800℃时得到氮化硼(BN),其(002)晶面间距为0.334 nm,密度为2.03 g/cm3.该BN表现出了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900℃以下的空气中增重小于0.3%.此外,室温下测试频率为10 GHz时的介电常数实部和损耗角正切分别为2.48和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基环硼氮烷 热裂解 结晶化 抗氧化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环硼氮烷改性聚碳硅烷的合成及陶瓷转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戈敏 沈志洵 +1 位作者 陈明伟 张伟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08,共5页
为研究三氯环硼氮烷(TCB)对聚碳硅烷(PCS)性能及陶瓷转化的影响,将一定量的TCB加入PCS中制备TCB改性PCS聚合物,分析了TCB与PCS的反应性及TCB用量对改性PCS结构、陶瓷收率、可加工性和SiC产物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 为研究三氯环硼氮烷(TCB)对聚碳硅烷(PCS)性能及陶瓷转化的影响,将一定量的TCB加入PCS中制备TCB改性PCS聚合物,分析了TCB与PCS的反应性及TCB用量对改性PCS结构、陶瓷收率、可加工性和SiC产物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对相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CS中的Si-H键可部分地与TCB中的-Cl反应生成HCl;随着TCB质量分数的增加,PCS中Si—H键相对于Si-CH3的浓度比呈下降趋势.TCB的加入可显著提高PCS的陶瓷收率,TCB质量分数大于8%时,陶瓷收率质量分数约增加10%.TCB质量分数为5%~8%时,可在提高PCS收率的同时使其保持较好的可加工性能,TCB质量分数大于8%时,可加工性能变差.B、N的引入对SiC的微结构有影响:在氩气保护下,经1000℃热处理时,TCB的加入促进SiC晶粒的生长;经1400℃热处理时,TCB的加入抑制SiC晶粒的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环硼氮烷 聚碳硅 陶瓷收率 可加工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纤维先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橙 宋永才 +2 位作者 王应德 李义和 雷永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8,共6页
以三氯环硼氮烷为原料,将其与正丙胺/异丙胺进行共取代反应,制得了不同结构的取代单体,再经热聚合反应获得了相应的聚硼氮烷先驱体.通过分析不同正丙胺/异丙胺配比制得的聚合产物的组成与结构,探讨了不同单体的胺基取代基对先驱体的聚... 以三氯环硼氮烷为原料,将其与正丙胺/异丙胺进行共取代反应,制得了不同结构的取代单体,再经热聚合反应获得了相应的聚硼氮烷先驱体.通过分析不同正丙胺/异丙胺配比制得的聚合产物的组成与结构,探讨了不同单体的胺基取代基对先驱体的聚合反应性及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丙胺/异丙胺摩尔比为2∶1,聚合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0 h时,合成产物具有近似线性分子结构,熔点为90℃,具有良好的成丝性,可获得平均直径10-20μm,组成为BC1.27N1.52Hx的先驱体纤维,先驱体纤维再经不熔化处理及1200℃氨气高温煅烧等工艺可获得近化学计量比的氮化硼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环硼氮烷 纤维先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邹晓蓉 张长瑞 +4 位作者 曹峰 王思青 李斌 姜勇刚 李俊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硼氢化锂和硫酸铵为原料合成了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环硼氮烷,以GC-MS、FT-IR和1H-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环硼氮烷在80℃左右保温72h后可以得到固化的聚硼氮烷,而后经热分解得到氮化硼陶瓷,以TG、FT-IR、XRD等对聚硼... 以硼氢化锂和硫酸铵为原料合成了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环硼氮烷,以GC-MS、FT-IR和1H-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环硼氮烷在80℃左右保温72h后可以得到固化的聚硼氮烷,而后经热分解得到氮化硼陶瓷,以TG、FT-IR、XRD等对聚硼氮烷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聚硼氮烷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B-H和N-H键,在后续的热分解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生脱氢反应,1400℃时陶瓷产率约为89.5%。B-H键的断裂主要发生在800℃以前,N-H键的消失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聚硼氮烷800℃热分解后无机化程度已经较高,其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BN,在1600℃则形成h-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硼氮烷 先驱体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前驱体法合成氮化硼晶体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盛翠红 周莹莹 +1 位作者 张鹏飞 孙见成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基于三氯环硼氮烷的合成原理,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利用氯化铵和三氯化硼合成三氯环硼氮烷,并对其进行胺解,胺解产物聚合,然后氮化。利用红外光谱、TG-DSC、扫描电镜对氮化硼氮化前后的产物进行对比、性能表征、外光形貌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三氯环硼氮烷的合成原理,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利用氯化铵和三氯化硼合成三氯环硼氮烷,并对其进行胺解,胺解产物聚合,然后氮化。利用红外光谱、TG-DSC、扫描电镜对氮化硼氮化前后的产物进行对比、性能表征、外光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氮化后的氮化硼耐热性能良好,根据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制取的氮化硼为片状结构,有微孔,也可考虑作为吸附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环硼氮烷 热性能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碳化硅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8
作者 李佑稷 曹峰 +1 位作者 余煜玺 李效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31-733,共3页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recursor for SiC was improved. Polyborazine-polymethylsilane(PBN-PMS)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PMS with 1%(mass fraction) PBN; and then soluble polymeric precursor PBN-PCS-PMS was prepa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recursor for SiC was improved. Polyborazine-polymethylsilane(PBN-PMS)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PMS with 1%(mass fraction) PBN; and then soluble polymeric precursor PBN-PCS-PMS was prepared by hybridization of the PBN-PMS with a suitable amount of PCS(polycarbosilane). Silicon carbide material was obtained by pyrolysis of the PBN-PCS-PMS in inert atmosphere at 1 400 ℃. XRD, elemental analysis, 29Si and 13C MAS NMR indicated it is a near-stoichiometric β-SiC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CS to PBN-PMS is 0.2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聚碳硅 聚甲基硅 环硼氮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_2M_2(μ-B_4N_4H_8)(M=V,Cr,Mn,Fe)金属多重键成键性质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刘楠楠 丁益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0-1725,共6页
对金属多重键配合物Cp2M2(μ-B4N4H8)(M=V,Cr,Mn,Fe)的结构和成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Cp2M2(μ-C8H8)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Cp2M2(μ-B4N4H8)基态构型中,B4N4H8配体均以硼为桥原子,金属原子的配位数均为5.其中,Cp2M2(μ-B4N4H8)(M=V,... 对金属多重键配合物Cp2M2(μ-B4N4H8)(M=V,Cr,Mn,Fe)的结构和成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Cp2M2(μ-C8H8)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Cp2M2(μ-B4N4H8)基态构型中,B4N4H8配体均以硼为桥原子,金属原子的配位数均为5.其中,Cp2M2(μ-B4N4H8)(M=V,Cr,Mn)基态的结构和成键都与Cp2M2(μ-C8H8)非常接近;而Cp2Fe2(μ-B4N4H8)基态结构与Fe为4配位的Cp2Fe2(μ-C8H8)有所不同.Cp2M2(μ-B4N4H8)(M=V,Cr,Mn,Fe)基态结构分别为含V-V三重键的三态、含Cr-Cr三重键的单态、含Mn-Mn双键的三态及含Fe-Fe单键的单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辛四烯(C8H8) 金属-金属多重键 环硼氮烷(BnNnH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3)N_(3)H_(6)…CO复合物中弱相互作用竞争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奥美珍 闫苗 +1 位作者 马媛媛 石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0-877,共8页
本文在MP2/aug-cc-pVTZ水平下对一氧化碳(CO)和环硼氮烷(B_(3)N_(3)H_(6))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6种稳定的B_(3)N_(3)H_(6)…CO复合物结构。B_(3)N_(3)H_(6)…CO复合物中存在N—H…C/O氢键以及π…π、lp…π相互作用,其中... 本文在MP2/aug-cc-pVTZ水平下对一氧化碳(CO)和环硼氮烷(B_(3)N_(3)H_(6))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6种稳定的B_(3)N_(3)H_(6)…CO复合物结构。B_(3)N_(3)H_(6)…CO复合物中存在N—H…C/O氢键以及π…π、lp…π相互作用,其中含N—H…C氢键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ΔE)最大,为-1.42 kcal·mol^(-1)。系统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π…π相互作用和N—H…C/O氢键可以成功地与lp…π相互作用竞争。取代基效应结果显示,B3N3X3H3(X=-NH2)…CO、B_(3)N_(3)H_(6)…CO、B3N3X3H3(X=-F)…CO中π…π相互作用的ΔE依次减小,分别为-1.84、-1.29和-1.17 kcal·mol^(-1)。AIM分析揭示了B_(3)N_(3)H_(6)…CO复合物中lp…π、π…π相互作用以及N—H…C/O氢键的本质。SAPT能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含N—H…C/O氢键的复合物I和IV中静电作用和色散作用对结构的稳定同样重要,而色散作用对含π…π和lp(O/C)…π相互作用的复合物II、III和V、VI的结构稳定起主要作用。该研究为认识生物分子中杂环芳香环与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硼氮烷 一氧化碳 分子间相互作用 竞争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