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自动编码器上二阶段融合实现的环状RNA-疾病关联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奕 王真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9-1986,共8页
大部分现有的用于预测环状RNA(circRNA)与疾病之间关联关系的计算模型通常使用circRNA和疾病相关数据等生物学知识,配合已知的circRNA-疾病关联信息对来挖掘出潜在的关联信息。然而这些模型受已知关联构成的网络稀疏性、负样本过少等固... 大部分现有的用于预测环状RNA(circRNA)与疾病之间关联关系的计算模型通常使用circRNA和疾病相关数据等生物学知识,配合已知的circRNA-疾病关联信息对来挖掘出潜在的关联信息。然而这些模型受已知关联构成的网络稀疏性、负样本过少等固有问题的影响,导致预测性能不佳。因此,在图自动编码器基础上引入归纳式矩阵补全及自注意力机制进行二阶段融合,以实现circRNA-疾病关联预测,由此构建的模型叫GIS-CDA(Graph auto-encoder combining Inductive matrix complementation and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for predicting Circ RNA-Disease Association)。首先,计算circRNA集成和疾病集成的相似性,并利用图自动编码器学习circRNA和疾病的潜在特征,以获得低维表征;接着,将学习到的特征输入归纳式矩阵补全,以提高节点之间的相似性和依赖性;然后,将circRNA特征矩阵和疾病特征矩阵整合为circRNA-疾病特征矩阵,以增强预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最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从特征矩阵中提取重要特征,并减少对其他生物信息的依赖。五折交叉和十折交叉验证的结果显示:GIS-CDA获得的平均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值分别为0.9303和0.9393,前者比基于KATZ测度的人类circRNA-疾病关联预测模型(KATZHCDA)、基于深度矩阵分解方法的circRNA-疾病关联(DMFCDA)预测模型、RWR(Random Walk with Restart)和基于加速归纳式矩阵补全的circRNA-疾病关联(SIMCCDA)预测模型分别高出了13.19、35.73、13.28和5.01个百分点;GIS-CDA的精确率-召回率曲线下面积(AUPR)值分别为0.2271和0.2340,前者比上述对比模型分别高出了21.72、22.43、21.96和13.86个百分点。此外,在circRNADisease、circ2Disease和circ R2Disease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和案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GIS-CDA在预测circRNA-疾病的潜在关联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自动编码器 归纳式矩阵补全 自注意力机制 环状RNA 环状rna-疾病关联信息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环状RNA与疾病关联预测研究综述
2
作者 胡学钢 李扬 +2 位作者 王磊 李培培 尤著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87,共19页
生物标志物识别是实现“精准医疗”的一大基础,其对复杂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及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生物标志物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环状RNA与疾病关联预测是深入评测和衡量被试个体生物学... 生物标志物识别是实现“精准医疗”的一大基础,其对复杂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及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生物标志物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环状RNA与疾病关联预测是深入评测和衡量被试个体生物学过程、病理学过程及干预病理学反应的关键,是践行“精准医疗”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之一。文中对基于生物大数据挖掘的环状RNA-疾病关联预测计算模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展望。具体地,首先从环状RNA的研究背景、理化特性、功能等方面探讨了环状RNA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然后调研了环状RNA和疾病公共数据库资源;接着从智能计算的角度梳理了环状RNA-疾病关联预测的4类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最后讨论了环状RNA-疾病关联预测问题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生物大数据 环状RNA 环状rna-疾病关联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