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10种分散性染料
1
作者 朱皓辰哲 刘育形 +4 位作者 梁颖茵 彭绮珊 董犇 钟怀宁 胡长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1697,共7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分散性染料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9,检出限(LOD)为0.1~0.5μg/L,定量下限(LOQ)为0.5~1.0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3.0%~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2%。该方法不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染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量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索书武 沈继勇 +4 位作者 王鹏 郝贡欣 景宏君 李志刚 李海滨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19,共7页
以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粉末作为改性剂,干拌法制备PET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全自动车辙试验机、及弯曲疲劳试验机,系统地探究了P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对比分析... 以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粉末作为改性剂,干拌法制备PET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全自动车辙试验机、及弯曲疲劳试验机,系统地探究了P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对比分析PET粉末掺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粉末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能,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5.5%(质量分数,下同)PET掺量复合1.0%助粘剂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高173.6%,弯拉破坏强度和弯拉破坏应变分别提高20.3%和22.9%,浸水残留稳定度与残留强度比与分别提高16.3%和7.9%,说明废旧PET粉末在道路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为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高温稳定性能 低温抗裂性能 水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芹酚和亚硝酸钠释放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活性包装膜对猪肉护色保质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春燕 卢立新 潘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ene,PET/LDPE)活性包装膜,测定分析添加物及配比对活性膜结构、厚度、含水量、力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合真空包装研究活性膜对猪里脊肉护色、保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对香芹酚负载率达34.97%,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可降低活性膜中香芹酚的释放速率;活性物质对膜的厚度影响不显著,添加亚硝酸钠后,活性膜含水量增加,力学、气体阻隔性均有所降低,但硅藻土、香芹酚可增加活性膜的断裂伸长率,当复合物添加量<1%(质量分数)时可改善活性膜的气体阻隔性;与只添加亚硝酸钠活性膜比较,添加硅藻土-香芹酚与亚硝酸钠的活性膜可显著提高真空包装猪肉的红度、抑制含氮物质的生成和微生物生长,添加1%及以上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活性膜将猪肉货架期延长至20 d以上。研究表明,该活性膜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硅藻土 香芹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低密度聚乙烯活性膜 真空包装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组成的双检测器色谱法分析
4
作者 李丽娜 高峰 +2 位作者 王勇军 陈文兴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聚物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由外标法拟合各组分的标准曲线,建立定量检测低聚物组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240 nm吸收波长下,可获得分离度高且重复性好的低聚物色谱图;在测定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相对标准偏差RSD<2.00%,方法的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对未知浓度的试样进行检测可知,PET纤维中的低聚物包括环状二聚体、含一个二甘醇的环状二聚体、环状三聚体、环状四聚体,其中以环状三聚体和环状四聚体为主;所测试样品中,物理法再生PET中低聚物总含量最多,原生PET次之,化学法再生PET中低聚物含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 低聚物 超高效聚合物色谱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示差检测器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中低聚物析出机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谢艳霞 张唯强 +4 位作者 徐亚宁 赵书涵 尹雯萱 张文强 韩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出规律与原理。结果表明:2种萃取低聚物的主要成分均为环状三聚体(C 3)和少量PET微晶聚合物,表面低聚物较多的PET短纤维(HM)含有可能是环状四聚体(C 4)的高熔点低聚物;HM低聚物的C 3和PET微晶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146.7℃;C 3在短纤维、萃取低聚物和高温过程分别主要以A、B和A/B混合型晶型存在,HM低聚物的A和B型C 3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314.5℃;2种纤维的低聚物含量相近,与表面低聚物较少的PET短纤维(LM)相比,HM短纤维的结晶度相对偏低11.25%,其A型C 3含量相对偏少,熔点偏高1.7℃,B型C 3的熔点偏高1.9℃,且含二甘醇残基的环聚物含量相对略高;对2种纤维在140~200℃进行热空气热诱导1 h发现,在140、160和18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HM短纤维析出明显较少,在20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快速增多,晶型和数量均趋于一致;热诱导作用是影响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因素,纤维后加工的热处理条件、纤维结晶度和聚合过程中乙二醇/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可能是析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短纤维 低聚物析出 热诱导 环聚物 环状三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扩链改性
6
作者 石甜甜 寇雪晨 +3 位作者 黄浩 赵玲 杨曙光 王韵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8-346,共9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DR含量的增加,PBAT/ADR的熔体流动速率显著降低,当ADR与PBAT质量比为1.8∶100时,熔体流动速率符合工业生产要求。此外,随着温度升高,PBAT/ADR的端羧基含量明显减少,而凝胶含量显著增加,PBAT与ADR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支化大分子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PBAT/ADR的结晶温度略有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上升。加入ADR后,PBAT的黏弹性显著增强,内部形成支化交联结构,加工性能改变。相较于纯PBAT,PBAT/ADR的抗拉强度变大,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其中最大抗拉强度为1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低聚物 可生物降解 熔融共混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系统和金属组稳态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解宏鑫 费钰茜 +6 位作者 曹浩楠 陈瑞 崔丽巍 陈栋梁 于永亮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5,共8页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根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都明显增加,GPx活性变化主要反映在水稻茎部和叶片,表明nPET会干扰水稻光合作用系统,并引发氧化应激。此外,nPET还改变水稻幼苗中钙(Ca)、锰(Mn)、铁(Fe)、镍(Ni)和锌(Zn)的含量,表明暴露于nPET会影响植物体内的金属组稳态平衡。总之,nPET会影响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造成氧化损伤,并干扰体内金属组的稳态平衡,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纳米塑料 微塑料 水稻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晶行为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美珍 赵恬娇 +6 位作者 董亚鹏 崔文举 宁丁怡 郝新宇 曾思梦 林福华 王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8,共8页
本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行为特性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PET结晶行为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共聚改性、共混改性、扩链反应改性、加工条件改性、多种协同作用改性等方面。其中,共聚改性可通过柔性... 本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行为特性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PET结晶行为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共聚改性、共混改性、扩链反应改性、加工条件改性、多种协同作用改性等方面。其中,共聚改性可通过柔性链段的引入改变PET分子链的规整性,使其聚集态结构更加稳定,但其制备流程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共混改性可通过异相成核的方式改善PET的结晶行为,但其与PET界面相容性较差的问题仍对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扩链反应改性后的PET具有优异的结晶性能,但其对力学性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加工条件改性虽没有额外化学品的添加,但其宏观性能的改变限制了PET的应用范围。多种协同作用改性通过优势互补使得PET的结晶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复杂的作用机理仍有待明确。最后,指出目前PET改性方法和改性剂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改性PET专用助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改性 结晶行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机理密度泛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梅 李思佳 +3 位作者 徐玮峰 黄金保 罗小松 吴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P86/6-31++G(d, p),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纯热解、水解和醇解、水或醇作为催化剂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P86/6-31++G(d, p),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纯热解、水解和醇解、水或醇作为催化剂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水或甲醇作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降解过程中的催化剂时,利用水或甲醇O-H中H提供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酯键中O原子上形成对苯二甲酸,而乙烷基脱掉的H原子与水中羟基(-OH)或醇中甲氧基(-OCH3)结合形成新的水或者甲醇,从而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解过程中的反应能垒(251.4 kJ/mol→181.1 kJ/mol(甲醇)和187.5 kJ/mol(水));当水或甲醇作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降解过程中的反应物参与反应时,利用水或甲醇O-H中H提供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乙烷基旁O原子上形成乙二醇,而水中羟基(-OH)或醇中甲氧基(-OCH3)结合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羰基中C原子上形成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单甲酯,进而达到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解过程中的反应能垒(156.4 kJ/mol(醇解)和170.1 kJ/mol(水解)).在反应过程中,无论是水/甲醇催化或是水/甲醇参与反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使反应更易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密度泛函理论 热解 水解 醇解 催化降解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离聚物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荧光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胡晨曦 茹越 +3 位作者 戚桂村 高易 高达利 张晓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0-1428,共9页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马来酸酐离聚物并将其用于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利用荧光光谱法、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能及对PET荧光、非等温结晶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马来酸酐离聚物并将其用于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利用荧光光谱法、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能及对PET荧光、非等温结晶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离聚物具有荧光性能,将其加入PET后,PET改性物的荧光强度增加、结晶温度升高。Jeziorny法和Mo法计算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离聚物后,PET改性物的结晶速率、晶体生长维数增加,且马来酸酐离聚物添加量越高,PET改性物的结晶改善效果越好,马来酸酐离聚物可增加PET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马来酸酐共聚物 成核剂 荧光 非等温结晶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环状低聚物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宛新华 曹郁 +2 位作者 章斐 孙玲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究了不同大小环的分布 ,发现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合成的 PTT环状低聚物主要由二、三、四、五和七聚体构成 ,其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多 ,没有发现环状六聚体的存在 .PTT环状低聚物的熔程为 92 .3~ 2 2 2 .6℃ ,熔融后是无色、透明的低粘度液体 .于 2 5 0℃将 PTT环状低聚物分别在辛酸亚锡、 1 -乙基 -3-氯四丁基锡氧烷、钛酸四丁酯和三氧化二锑催化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制备了特性粘数为0 .1 8~ 0 .4 9d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1 3-丙二) 环状低聚物 开环聚合反应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飞行时间质谱仪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碳点热解法制备及其在阻燃改性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邴琳涵 王锐 +3 位作者 吴雨航 刘博同 黄寒江 魏建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能,以PET废弃物为前驱体,采用热解法制备了PET基碳点(PET-CDs),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将其与PET混合制备PET复合物(PET-CDs-PET)。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ET-CDs进行...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能,以PET废弃物为前驱体,采用热解法制备了PET基碳点(PET-CDs),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将其与PET混合制备PET复合物(PET-CDs-PET)。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ET-CDs进行结构分析,借助荧光光谱仪、紫外分析仪研究了PET-CDs的光学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及锥形量热探究了不同添加量下PET-CDs对PET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材料强力测试仪研究了PET-CDs-PET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ET-CDs的荧光为激发波长依赖型,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20 nm和42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25.73%;当PET-CD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LOI值达30%,UL-94等级达到V-2级,总热释放量及总烟释放量略有降低,CO释放峰值下降42%,CO_(2)释放峰值下降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碳点 热解 阻燃改性 共混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纬编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晨曦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这5个指标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和单丝线密度对织物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在表征5个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这13款纬编单面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单丝线密度、孔隙率以及面密度与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组织结构为平纹、单面提花(1)和单珠地网眼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较好,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运动休闲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单面T恤面料 热湿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率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模板法构筑多孔高吸湿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14
作者 胡超凡 顾殿宽 +4 位作者 吴伟 韩俊峰 李继丰 封其春 杜兆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7,共7页
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出工艺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CaCO_(3)微粒共混制备成母粒,经熔融纺丝和酸处理制得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36%,这是公定回潮率的4.5倍。所制... 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出工艺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CaCO_(3)微粒共混制备成母粒,经熔融纺丝和酸处理制得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36%,这是公定回潮率的4.5倍。所制备的多孔再生PET纤维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可纺性高和亲水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多孔纤维 回潮率 CaCO_(3)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阻燃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15
作者 吴雨航 魏建斐 +3 位作者 顾伟文 王玉萍 张安莹 王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及锥形量热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gCDs与DDP复配后对PET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阻燃PET在气相中的热分解产物,提出了DDP、gCDs对PET的阻燃机制。结果表明:当添加DDP质量分数为8%、gCDs质量分数为1.0%时,DDP-gCDs-PET的UL-94等级提升至V-0级,LOI值可达到35%;相较于纯PET,DDP-gCDs-PET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39.77%,总热释放量降低25.00%,引燃时间延长25 s,阻燃效果显著改善;在燃烧过程中DDP促进了PET基体分解并在气相中淬灭自由基,gCDs使热量迅速扩散,提升了PET基体的热稳定性能,且gCDs在凝聚相促进成炭使DDP中的P留存于炭层中,二者共同作用提升了PET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明胶基碳点 磷系阻燃剂 原位聚合法 复配阻燃 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共聚酯PBCAT
16
作者 王婧茹 严娟 +4 位作者 许铭育 郭国民 魏锋 王应民 武建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8,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剂的最佳醇解条件,PET的解聚率可达99%,醇解产物的实际产率可达理论产率的80%。借助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等,证明醇解产物主要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少量的二聚、三聚体(记为BHBT)。分别以醇解产物BHBT及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环己烷二甲醇酯(分别记为rPBCAT和PBCAT);分析对比了rPBCAT和PBCAT的结构及性能,发现BHBT可以替代PTA参与共聚反应,rPBCAT具有与PBCAT相同的化学结构,rPBCAT具有同样优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T-5%为344.2℃,拉伸强度为9.98 MPa,断裂伸长率达726.7%。综上表明,废弃PET可成功回收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型共聚酯,为解决非降解型聚酯的白色污染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二元醇解聚 可降解共聚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辅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珠粒发泡
17
作者 陈先娇 梁锦涵 胡圣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9,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结构相似,熔融温度相近且结晶速率、熔体强度等性能互补的特点在PET/PBT合金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扩链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GMA)和...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结构相似,熔融温度相近且结晶速率、熔体强度等性能互补的特点在PET/PBT合金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扩链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GMA)和碳纳米管(CNTs)协同改性PET/PBT,并通过超临界CO_(2)浸渍辅助发泡制备了PET/PBT发泡珠粒。结果表明,EMA-g-GMA(EG)的加入起到了扩链增容效果,提高了体系交联度和黏弹性;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体系稳定性和黏度,并延缓了PET/PBT基体的降解;EG和CNTs的加入使可发泡温度从260℃降至200℃,泡孔分布趋于均匀,泡孔结构得到改善;在260℃,平均泡孔尺寸从4.4μm降至3.37μm,泡孔密度从3.06×10^(9)cm^(-3)提高至5.32×10^(9)cm^(-3);PET/PBT/EG,PET/PBT/CNTs和PET/PBT/EG/CNTs的拉伸强度相比于PET/PBT,分别提高了97%,67.6%和79.3%,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3.4%,57.4%和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丁二 碳纳米管 乙烯-丙烯酸甲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珠粒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的提取及其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勇军 陈世昌 +4 位作者 刘梅 曾卫卫 吕汪洋 张先明 陈文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为研究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MW-PET)中低聚物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对HMW-PET结晶和热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萃取法和沉淀法对纤维级PET、液相增黏和固相增黏HMW-PET产品及过程样中的低聚物进行提取,并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和差示扫描... 为研究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MW-PET)中低聚物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对HMW-PET结晶和热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萃取法和沉淀法对纤维级PET、液相增黏和固相增黏HMW-PET产品及过程样中的低聚物进行提取,并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低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淀法可快速分离不同工艺产品中的低聚物,得到的低聚物种类较齐全;而萃取法准确性较高,重复提取偏差控制在3%以内;不同工艺制备的HMW-PET产品低聚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萃取的低聚物在246.6、310.7℃附近出现吸热峰,其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高;纤维级PET及HMW-PET经提取后冷结晶温度均升高,但纤维级PET熔融焓降低,而HMW-PET熔融焓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低聚物 超高效聚合物色谱 固相增黏 液相增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水中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水解 被引量:10
19
作者 牛振怀 侯文生 +2 位作者 史晟 陈旭红 牛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化学结构着手,结合亚临界水的特殊性质,采用水热法使PET在中性条件下水解为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通过考察投料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PET降解率及TPA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投料比(... 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化学结构着手,结合亚临界水的特殊性质,采用水热法使PET在中性条件下水解为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通过考察投料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PET降解率及TPA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投料比(去离子水与涤纶布料质量比)10,温度250℃,反应时间7 h。在最佳条件下,PET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2.9%,TPA的产率为86.4%,TPA纯度为98.251%,TPA的酸度为657.14 mg KOH/g。且研究发现醋酸锌可以加速PET的水解,并对PET在亚临界水条件下的水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水 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超临界甲醇中解聚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磊 吴勇强 +1 位作者 倪燕慧 朱子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反应特性,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固相聚合物的内部结构,提出了解聚反应历程并得到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反应表观活化能。在甲醇的非临界区域,PET在甲醇...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反应特性,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固相聚合物的内部结构,提出了解聚反应历程并得到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反应表观活化能。在甲醇的非临界区域,PET在甲醇中表现为溶胀过程,解聚程度低,反应在聚合物表面进行,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7.19kJmol-1,解聚过程为传质、扩散控制;在甲醇的临界区域, PET完全溶于甲醇,解聚反应在均相中进行,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9.79kJmol-1,为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甲醇 超临界 解聚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