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张学兰
宋梦晗
+4 位作者
姜秋
李慧芬
徐保鑫
栾茹乔
刁家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02-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 LC-TOF/MS联用系统,Dual ESI离子源,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异构体,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红景天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与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成分比较,女贞苷G13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oleopolynuzhenide A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结论: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其次级苷和苷元。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作用增强与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发生水解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转化机制
L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艽不同加工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秀芬
冷晓红
+2 位作者
李静
陈海燕
郭鸿雁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976-980,共5页
采用直接阴干、自然晒干、发汗干燥、80℃鼓风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秦艽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PLC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质量的影响;采用L~*、a~*、b~*颜色特征参数描述"发汗"前...
采用直接阴干、自然晒干、发汗干燥、80℃鼓风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秦艽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PLC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质量的影响;采用L~*、a~*、b~*颜色特征参数描述"发汗"前后秦艽颜色,并对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法的秦艽药材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发汗"与"未发汗"秦艽色度与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发汗"前后秦艽的颜色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探讨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加工方法
裂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张学兰
宋梦晗
姜秋
李慧芬
徐保鑫
栾茹乔
刁家葳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02-260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968)
国家公共卫生专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2015)
文摘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 LC-TOF/MS联用系统,Dual ESI离子源,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异构体,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红景天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与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成分比较,女贞苷G13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oleopolynuzhenide A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结论: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其次级苷和苷元。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作用增强与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发生水解转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女贞子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转化机制
LC-TOF/MS
Keywords
Ligubtrum lucidum Ait
secoiridoid glycosid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LC - TOF/M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艽不同加工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秀芬
冷晓红
李静
陈海燕
郭鸿雁
机构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976-980,共5页
基金
宁夏科技惠民项目(2015KJHM25)
文摘
采用直接阴干、自然晒干、发汗干燥、80℃鼓风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秦艽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PLC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质量的影响;采用L~*、a~*、b~*颜色特征参数描述"发汗"前后秦艽颜色,并对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法的秦艽药材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发汗"与"未发汗"秦艽色度与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发汗"前后秦艽的颜色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探讨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关键词
秦艽
加工方法
裂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色度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张学兰
宋梦晗
姜秋
李慧芬
徐保鑫
栾茹乔
刁家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艽不同加工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的相关性
王秀芬
冷晓红
李静
陈海燕
郭鸿雁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