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张耀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3,共5页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是城市规划海洋资源投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据。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17个...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是城市规划海洋资源投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据。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效率。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效率都是不断提高的,技术进步的有效变动是带动海洋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其次,一些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纯技术无效或者纯规模无效,而另一些沿海城市纯技术与纯规模均无效,最终导致综合运行效率欠佳。文章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海洋经济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柯昶 曹桂艳 +2 位作者 张继承 陈洁 程传周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71-80,共10页
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还是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环渤海经济圈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注重在整体开发中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当站在全局高度透视时代背景,把握关键因素,分析产生原因,创意解决对策:转变观念,树... 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还是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环渤海经济圈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注重在整体开发中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当站在全局高度透视时代背景,把握关键因素,分析产生原因,创意解决对策:转变观念,树立陆海并重思维;科技领先,推行绿色工程技术;健全法制,加大监管力度;创新制度,建立补偿机制;循环发展,减少源头排放。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中保障生态安全,铸就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国家战略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整体开发 生态境安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齐晶晶 何自力 杨志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和腹地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区域内三大板块的核心城市... 本文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和腹地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区域内三大板块的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出资源在该区域以及区域内三大板块之间聚集与扩散的路径,以及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在该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聚集效应 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的自主创新路径选择——基于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平 王春晖 田朔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5,共5页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受自身研发投入、外部技术溢出、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笔者在理论分析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因素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基础上,运用1993年~2008年环渤海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受自身研发投入、外部技术溢出、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笔者在理论分析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因素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基础上,运用1993年~2008年环渤海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自身研发投入和市场需求,而人力资源约束、收入差距及FDI挤出效应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自主创新 国际技术扩散 内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书瀚 张召利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共5页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效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丽霞 李勇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服务业 DEA 发展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转移与对接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鲁丽丽 郑红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135,共2页
为了优化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文章以为须确定具体目标,一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二是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过程中的协同合作。在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可以采取政府行政对接、企业主导的产业对接和"产业招商"的对接三... 为了优化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文章以为须确定具体目标,一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二是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过程中的协同合作。在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可以采取政府行政对接、企业主导的产业对接和"产业招商"的对接三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对接 环渤海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外资利用中心城市之争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58-62,共5页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两个城市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要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在外资利用上各取所需,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wu-hausman检验 外资利用 中心城市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佘雪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6期114-118,共5页
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相似的政策优势及地缘优势,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之所以对这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分析比较,是因为这些城市具有相似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利用外资方面可比性很强。本... 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相似的政策优势及地缘优势,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之所以对这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分析比较,是因为这些城市具有相似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利用外资方面可比性很强。本文采用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提出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概念和评估方法,分1999-2001年,2007-2009年两个时间段,对中国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业绩指数的分析,看出各市利用外资业绩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对潜力指数的分析,看出各市投资环境的优劣以及投资环境的强项与弱项所在。通过对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交叉,把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分为超潜力发挥城市、领先城市、落后城市和未发挥潜力城市等四种类型,针对各个类型提出吸引及利用外资的政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业绩指数 潜力指数 环渤海经济圈 外商投资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中心及其辐射域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燕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6,52,共5页
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大量集聚的地方,能够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圈,约6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大连和沈阳6个城市。实证分... 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大量集聚的地方,能够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圈,约6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大连和沈阳6个城市。实证分析了28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发现只有北京和天津可作为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金融辐射,进一步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北京和天津的金融辐射半径并绘制辐射域,发现其金融辐射域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环渤海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环渤海经济圈 金融竞争力 金融辐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的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方略论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靖宇 刘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6,共8页
当今世界,已经由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共同汇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再加上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致使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挫,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当然,中国环渤海地区也不... 当今世界,已经由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共同汇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再加上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致使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挫,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当然,中国环渤海地区也不例外。因此,必须充分估计全球经济危机对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不利影响,并且要对全球经济危机对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影响加以评估的前提下,认定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综合优势支持,注重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做出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抵御世界经济危机的战略对策创意,以求有效化解全球经济危机对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提升环渤海经济圈的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危机 环渤海经济圈 整体开发 方略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地方保护与产业同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家及区域产业结构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和预期目标。文章首先对环渤海经济圈内总体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以及产业层面的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实证测度,证实了该区域内产业同构的存在,环渤海经济圈由于行政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家及区域产业结构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和预期目标。文章首先对环渤海经济圈内总体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以及产业层面的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实证测度,证实了该区域内产业同构的存在,环渤海经济圈由于行政分割产生的地方保护是导致区域内产业同构的主要内在动因,通过构建一个区域行政分割下的地方保护与区域内产业动态选择模型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地方保护 产业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同构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同构现状: 1.专业化产品结构相似。在统计年鉴中列出的3种主要电子及通讯产品领域,北京和辽宁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专业化产品。在列出的17种主要化工和冶金产品领域,烧碱、纯碱和成晶钢材同肘成为四个地区的专...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同构现状: 1.专业化产品结构相似。在统计年鉴中列出的3种主要电子及通讯产品领域,北京和辽宁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专业化产品。在列出的17种主要化工和冶金产品领域,烧碱、纯碱和成晶钢材同肘成为四个地区的专业化产品;塑料、生铁、钢、原盐、原油成为三个地区的专业化产品;原油、化学农药、平板玻璃同时是两个地区的专业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产业同构 现状 专业化产品 电子计算机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通讯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
14
作者 于刃刚 马志忠 李春林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7-11,共5页
河北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于刃刚马志忠李春林一、引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北方的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 河北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于刃刚马志忠李春林一、引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北方的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经济圈中的一员,河北省在“九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工业经济 环渤海经济圈 经济地位 偏离份额分析法 发展 产业结构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经济视角下“经济引力”模型的构建与运用——以2013年环渤海经济圈数据为例
15
作者 赵娴 陈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36-38,共3页
近年来,经济引力模型逐渐得到空间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引入,但就该模型运用的范围来看仍需扩展和延伸。本文以2013年环渤海经济圈的数据为例,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的内涵加以界定,从而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近年来,经济引力模型逐渐得到空间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引入,但就该模型运用的范围来看仍需扩展和延伸。本文以2013年环渤海经济圈的数据为例,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的内涵加以界定,从而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文以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北京为重心,运用该模型对环渤海地区部分城市的"经济引力"进行定量测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同时丰富了经济引力模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 引力模型 环渤海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金融发展 海洋经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的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满财 黄慧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8,共4页
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沿海区域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但由于区域内的不同港口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竞争,影响着我国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港口物流业与腹地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在分析环渤海港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协同关系... 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沿海区域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但由于区域内的不同港口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竞争,影响着我国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港口物流业与腹地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在分析环渤海港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协同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机制、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港口的"错位竞争"、拓展产业链条以促进区域纵向合作、制定合理的港口发展规划等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产业结构 港口物流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海燕 柏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0-123,共4页
摘要: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增长极。为研究其城市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区域间经济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趋势,文章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测度了1985~2009年间环渤海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圈城... 摘要: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增长极。为研究其城市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区域间经济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趋势,文章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测度了1985~2009年间环渤海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圈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不存在趋同,而是发散的,只是在个别时间段内存在趋同,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差异拉大,但是差距拉大的速度是缓慢的。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有利于经济趋同,而储蓄增加会导致经济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趋同 环渤海经济圈 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妃甸深水大港与临港工业对环渤海经济圈崛起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1 位作者 朱大奎 张永战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7期30-34,共5页
曹妃甸建港条件优越,曹妃甸工业区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势必带来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曹妃甸的开发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 曹妃甸建港条件优越,曹妃甸工业区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势必带来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曹妃甸的开发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工业布局、航运中心的确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曹妃甸是环渤海经济圈起飞的新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港 环渤海经济圈 临港工业 曹妃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建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102,共2页
新形势下,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起到的巨大拉动作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具有良好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制约性问题,因此探讨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经济 发展 步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