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渤海经济区三大港口竞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庆春 李晓晨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12期78-80,共3页
文章首先对环渤海经济区三大港口的竞争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证它们的关系应该是从传统的对立竞争走向新型的合作竞争,最后在总结国际上近港口合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三大港口整合区域资源进行战略合作的... 文章首先对环渤海经济区三大港口的竞争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证它们的关系应该是从传统的对立竞争走向新型的合作竞争,最后在总结国际上近港口合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三大港口整合区域资源进行战略合作的方式和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青岛 天津和大连港 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中的陆海统筹策略探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天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陆海统筹的本质和目标是区域统筹。文章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和陆海统筹发展现状,表明环渤海经济区陆海统筹存在区域差异;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陆海统筹经验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空间、产业、设施、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区陆... 陆海统筹的本质和目标是区域统筹。文章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和陆海统筹发展现状,表明环渤海经济区陆海统筹存在区域差异;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陆海统筹经验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空间、产业、设施、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区陆海统筹的战略重点和内容,并指出要充分发挥北京在环渤海经济区陆海统筹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环渤海经济区 区域统筹 海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产业地位评价与提升对策——基于环渤海经济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华 王庆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5期58-63,共6页
产业优势削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创新开发和创新能力减弱、产业区域布局雷同以及利用外资规模偏小等诸多因素导致河北省在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地位相对偏低。应当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 产业优势削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创新开发和创新能力减弱、产业区域布局雷同以及利用外资规模偏小等诸多因素导致河北省在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地位相对偏低。应当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选育主导产业、强化产业组织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入手提升河北省产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环渤海经济区 产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经济发展特点
4
作者 张爱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5-48,共4页
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经济发展特点张爱珠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区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环渤海沿岸17个市地,发展为包括辽宁、山东、河北、山西... 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经济发展特点张爱珠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区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环渤海沿岸17个市地,发展为包括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四省及京津二市的大环渤海经济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战略地位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区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跃 陈俊峰 +1 位作者 田玉军 王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530,共8页
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重点打造的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和主要航运发展区域.随着陆上污染物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强,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日益受到各界关注.为分析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 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重点打造的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和主要航运发展区域.随着陆上污染物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强,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日益受到各界关注.为分析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采用船舶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国内外船舶登记注册数据,利用基于AIS的动力法计算了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7年环渤海经济区船舶SO x、NO x、PM 10、HC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26.18×104、41.12×104、3.48×104、1.13×104和2.66×104 t;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在低速航行、巡航和系泊工况下产生,低速航行下SO x、NO x、PM 10、HC、CO的分担率较大,分别为45.56%、48.79%、46.55%、48.68%、47.00%,系泊工况下SO x、NO x、PM 10、HC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5.06×104、6.86×104、0.67×104、0.19×104和0.51×104 t,因此,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举措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船舶使用硫含量(以质量分数计)为0.5%和0.1%的燃料油后,SO x排放量分别减少81.47%和96.29%,可见船舶使用低硫油时SO x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显示,禁止船舶在航行时使用高硫油、要求船舶靠港前换烧低硫油、提高港口岸电覆盖率、加大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力度是环渤海经济区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船舶 大气污染物 动力法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区城市体系构思
6
作者 于丹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城市群 环渤海经济区 城市体系 经济地理 中心职能 京九铁路沿线 为中心 特大城市 小城市 城市和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探讨
7
作者 徐策中 汤永杰 曹秀媛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5期23-24,共2页
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初步探讨了该区域迈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 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初步探讨了该区域迈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说环渤海经济区形成的依据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杰 《商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4年第8期23-25,共3页
简说环渤海经济区形成的依据及发展战略赵杰环渤海经济区系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北京二市。该地区组成一个区域经济实体具备充分的条件。现就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述如下。首先,地域接近或连片,是形成经济区的基本地理条... 简说环渤海经济区形成的依据及发展战略赵杰环渤海经济区系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北京二市。该地区组成一个区域经济实体具备充分的条件。现就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述如下。首先,地域接近或连片,是形成经济区的基本地理条件。区域范围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太原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9
作者 张锁柱 张春祥 《城市研究》 1996年第6X期22-27,共6页
试论太原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张锁柱张春祥渤海,呈袋形镶嵌在我国北部,沿岸有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环渤海的深水港除服务于这三个省和天津市之外,还为北京、内蒙古、山西吞吐货物。因此,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山东、河北、辽... 试论太原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张锁柱张春祥渤海,呈袋形镶嵌在我国北部,沿岸有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环渤海的深水港除服务于这三个省和天津市之外,还为北京、内蒙古、山西吞吐货物。因此,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山西五省和北京、天津两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自然旅游资源 木结构古建筑 旅游商品 山西 重型机械厂 太原地区 科技人员 老工业基地 编组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区
10
作者 杨振林 翟宪 《地理教学》 1995年第2期21-22,共2页
环渤海经济圈,通常是指京津冀鲁辽“三省两市”。该区域总面积51.64万平方千米,人口2.1亿,分别占全国的5.38%和17.86%,有着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随着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农渐加大,完全有可能成为华南和华东后的第3个经济增... 环渤海经济圈,通常是指京津冀鲁辽“三省两市”。该区域总面积51.64万平方千米,人口2.1亿,分别占全国的5.38%和17.86%,有着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随着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农渐加大,完全有可能成为华南和华东后的第3个经济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京津 经济发展条件 渤海经济 经济增长极 区域 中国 平方 广度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环渤海经济区对行政管理的新要求
11
作者 吴文广 刘建英 《经济与管理》 1996年第5期12-13,共2页
略谈环渤海经济区对行政管理的新要求吴文广刘建英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中国北部沿海,包括环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以及山西和内蒙。该经济区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中心。自改革... 略谈环渤海经济区对行政管理的新要求吴文广刘建英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中国北部沿海,包括环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以及山西和内蒙。该经济区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的各省市,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 行政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竞争与合作 经济手段 生态 管理体制 转变观念 法律手段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尹鹏 李诚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7-543,共7页
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经济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1990年以来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高-高、低-低集聚度不断提高,京津唐都市圈、沈大经济带和山东半岛城... 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经济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1990年以来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高-高、低-低集聚度不断提高,京津唐都市圈、沈大经济带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集中区,其他内陆县市和省际邻接地区是冷点集中区;经济增长空间集聚,高增长率转化快,热点区跃迁特征明显,1990~2000年呈不规则的团块状零散分布,2000~2010年呈带状集中分布于辽西北,省内经济差异不断缩小,而省际经济差异逐渐增大;经济发展的结构化分异显著,空间自组织性增强,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减弱,以东部沿海为中心,向周边多峰值递减,西南与西北内陆始终处于低谷。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经济产业基础、区位与交通条件探讨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格局 空间演变 ESDA 渤海“C型”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丽 黄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滞后于产业转型,即期产业转型系数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与滞后三期以内的产业转型系数正相关。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具备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环渤海地区产业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表明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滞后,转型质量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系数 经济增长 TFP 环渤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联合的新构想——谈《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4
作者 严兰绅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09-109,共1页
从8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就参加过1993年由天津市科协等单位作东举办的研讨会,有幸听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编冯之浚、陈钺教授和本书卷首“环渤海发展战略三人谈... 从8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就参加过1993年由天津市科协等单位作东举办的研讨会,有幸听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编冯之浚、陈钺教授和本书卷首“环渤海发展战略三人谈”作者之一季崇威高级研究员的发言。总之,十几年来,讨论有关这篇“大文章”的论著颇多,各有启人之见。近读冯之浚、陈钺主编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则感是一部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有分析,有对策,颇具见地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之作。我不想对这部著作作全面评价,只谈三点读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书评 环渤海经济区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将形成十大经济区
15
作者 张海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2年第1期77-77,共1页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性资源与经济优势,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国家计委最近提出将全国划分十大经济区。1.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东部地区,该经济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农、林、牧生产基地。2.华北环渤海经济区:包...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性资源与经济优势,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国家计委最近提出将全国划分十大经济区。1.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东部地区,该经济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农、林、牧生产基地。2.华北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该区将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 大力发展 东部地区 长江中游经济区 工业基地 生产基地 东北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区 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经济与山西
16
作者 杨光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黄海经济 环渤海经济区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石家庄──黄骅港省级经济发展轴线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善祥 顾建清 陈淑英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述建设河北海陆一体开发省级经济发展轴线.强化石家庄市经济,加强沧州化工城和石 家庄-黄骅港沿线特色经济建设。
关键词 河北 经济发展轴线 环渤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开发的大国土观 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引领经济新格局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治彦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6,共3页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据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大国复兴的新使命,系统谋划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空间布局的新战略,确立了陆域与海域统筹开发的大国土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据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大国复兴的新使命,系统谋划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空间布局的新战略,确立了陆域与海域统筹开发的大国土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内河航运 武汉新港 优化开发 城市群 长江流域 生态文明 环渤海经济区 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河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戴宏伟 于刃刚 《经济与管理》 1997年第4期16-21,共6页
关于河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河北经贸大学统计系教师戴宏伟●河北经贸大学校长于刃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说,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 关于河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河北经贸大学统计系教师戴宏伟●河北经贸大学校长于刃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说,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调整 “科教兴冀”战略 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 环渤海经济区 粗放型 集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三大经济增长中心
20
作者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 《产经评论》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三个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个性鲜明的增长中心,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 A.珠江三角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构筑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三个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个性鲜明的增长中心,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 A.珠江三角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构筑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实力更强大的、面向国内外的经济增长中心。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11月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中心 环渤海经济区 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流域 企业组织结构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