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环流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东峰 袁耀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5,共8页
采用 1 997年 7月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资料 ,即“向阳红 1 4”号、“东方红”两调查船CTD观测资料、日本TK和IK断面资料以及GTSPP同步资料 ,应用开边界情形的MOM 2模式计算了西北太平洋 2 1 875°~ 35 1 2 5°N ,1 2 0 8... 采用 1 997年 7月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资料 ,即“向阳红 1 4”号、“东方红”两调查船CTD观测资料、日本TK和IK断面资料以及GTSPP同步资料 ,应用开边界情形的MOM 2模式计算了西北太平洋 2 1 875°~ 35 1 2 5°N ,1 2 0 875°~ 1 37 1 2 5°E范围的环流 ,主要结果如下 :在此期间 ,(1 )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 ;(2 )东海黑潮的流量约为 30× 1 0 6 m3/s,日本以南黑潮流量最大约为 70× 1 0 6 m3/s;(3)在 2 1 875°~ 2 5°N之间大约有 1 5× 1 0 6 m3/s的流量向西流去 .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 3支 ,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岛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 ;(4)琉球海流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暖涡 MOM2模拟 1997年 夏季 太平洋 环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气“记忆”的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崇银 龙振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9,共8页
通过2种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异常外强迫的“记忆”问题。结果表明,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比传统意义的“记忆”要长得多,这是因为外强迫通过影响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激发产... 通过2种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异常外强迫的“记忆”问题。结果表明,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比传统意义的“记忆”要长得多,这是因为外强迫通过影响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激发产生了低频振荡(即大气低频遥响应),使得外强迫的影响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也就变得相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 外强迫 低频遥响应 大气“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裂缝伤害室内模拟及裂缝清洗酸化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红军 郭建春 赵金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江汉盆地松滋油田鄂深10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地层受到钻井液污严重染,在压裂施工中因大量前置液滞留地层造成裂缝伤害。根据该井情况建立实验室评价水力压裂裂缝伤害的方法,设计出模拟裂缝伤害过程的环流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开展了室... 江汉盆地松滋油田鄂深10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地层受到钻井液污严重染,在压裂施工中因大量前置液滞留地层造成裂缝伤害。根据该井情况建立实验室评价水力压裂裂缝伤害的方法,设计出模拟裂缝伤害过程的环流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开展了室内岩心污染及解堵实验研究,研制出能有效分解瓜胶残渣、解除水力裂缝堵塞的配套酸液体系(以裂缝清洗剂为前置液,较高浓度盐酸为主体酸液),并优化设计出集裂缝清洗与基质酸化解堵于一体的施工工艺,清洗裂缝和改善近缝地层渗透性同步进行。鄂深10井实施该清洗酸化工艺后产能提高较大,4month累计产油575.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裂缝伤害 储集层基质伤害 环流模拟实验 清洗酸 裂缝清洗 清洗酸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结条件下海浪生湍流混合特征分析及其对上层海洋的影响
4
作者 庄展鹏 袁业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51,共15页
上层海洋混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和数值模拟一直是海洋和气象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上层海洋垂向混合参数化方案的不准确直接影响海洋模式的模拟效果。风生海浪对海气相互作用以及上层海洋的内部混合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包... 上层海洋混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和数值模拟一直是海洋和气象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上层海洋垂向混合参数化方案的不准确直接影响海洋模式的模拟效果。风生海浪对海气相互作用以及上层海洋的内部混合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包含垂向层结效应的海浪生湍流混合系数理论模型,开展不同层结条件下海浪生湍流混合系数的分布变化特征分析。构建了一维理想解析实验和准全球算例,结果表明,在100 m以浅的上层海洋中,混合层深度与上述混合系数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跃层或混合层深度较大时能够显著增强垂向混合过程,进而使表层暖水下降至更深的位置,加深混合层深度模拟结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跃层条件下表层的层结效应较弱,因而对混合的抑制作用较小。此外,在准全球算例中海浪生湍流混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海洋环流模式对上层海洋温度结构的模拟能力,模式对跃层处WOA13实测数据的模拟精度最高可提升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生湍流混合 垂向层结条件 海洋环流数值模拟 跃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海流起源及其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树宗 徐常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采用1977年1月~2006年12月高分辨率全球大洋环流模型OFES输出结果,对琉球群岛附近海域水文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琉球海流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加强,其中在宫古海峡东侧断面琉球海流流量约为同断面黑潮流量的70%。(2)琉球海流... 采用1977年1月~2006年12月高分辨率全球大洋环流模型OFES输出结果,对琉球群岛附近海域水文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琉球海流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加强,其中在宫古海峡东侧断面琉球海流流量约为同断面黑潮流量的70%。(2)琉球海流的来源有4部分,分别为台湾以东黑潮的分支、宫古海峡以南的西向流、东海黑潮通过庆良间水道次表层流出的部分以及冲绳群岛和奄美群岛东面的西向流。(3)黑潮的流核主要位于表层至水深400m,而琉球海流的流核主要位于水深200~600m。(4)琉球海流受中尺度涡的影响十分剧烈,纬度越低,其受中尺度涡的影响越明显。(5)琉球海流和黑潮都存在1个约10a的显著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群岛 琉球海流 流量 黑潮 地球模拟器海洋环流模式(OF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INA的安溢阀流固耦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景芝 江海锋 +1 位作者 刘春姐 葛孝月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对安溢阀流固耦合分析建模中环流间隙模拟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等效环流间隙,并能很好地融合于整阀模拟中,突破了安溢阀模拟的难点。
关键词 安溢阀 流固耦和 环流间隙等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rotor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nular seal unde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flows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大转 姜新阔 +2 位作者 初宁 武鹏 王乐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89-1897,共9页
Currently, the flow field of annular seals disturbed by the circular whirl motion of rotors is usually solv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o evaluate the fiv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he simulations are... Currently, the flow field of annular seals disturbed by the circular whirl motion of rotors is usually solv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o evaluate the fiv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he simulations ar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quasi-steady method. In this work, an improved quasi-steady method along with the transient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compute th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of a long seal. By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shortcomings of quasi-steady method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n,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on seal dynamic coefficients were studied by transient simula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 seal has large cross stiffness k and direct mass M which are not good for rotor stability, while the transient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ng seal for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M. When the incoming flow is non-uniform, the stiffness coefficients vary with the eccentric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under uniform incoming flow, the linearized fluid force formulas, which can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have been presented and can well explain the varying-stiffness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pump seal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ransi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dynamic mesh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