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容量APF并联系统环流机理研究
1
作者 许胜 许杏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60-1962,1971,共4页
针对大容量APF并联模块间存在的环流问题,从系统和开关器件两个层面对APF并联模块间的环流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几种环流抑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APF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主从两级控制,分离电流检测与电流跟踪控... 针对大容量APF并联模块间存在的环流问题,从系统和开关器件两个层面对APF并联模块间的环流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几种环流抑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APF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主从两级控制,分离电流检测与电流跟踪控制环节,通过消除电流检测误差、同步各模块控制算法的实现及PWM脉冲的生成来抑制环流。实验结果表明,当SPWM触发脉冲调制载波异步时,模块间会产生环流;模块间的环流对模块并联后总输出电流没有影响;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APF并联系统的环流,并取得较好的谐波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APF 并联运行 环流机理 谐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高压低频输电的H桥级联型矩阵变换器环流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云飞 肖湘宁 +2 位作者 孙雅旻 袁敞 龙云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1-200,共10页
高压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对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大城市集中区域供电以及现有高压电力电缆线路扩容改造等一些必须采用高压电力电缆输电的应用场景具有独特的优势。高压大容量交-交电能变换装置为该技术的核心问题,基于H桥级联的矩阵式... 高压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对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大城市集中区域供电以及现有高压电力电缆线路扩容改造等一些必须采用高压电力电缆输电的应用场景具有独特的优势。高压大容量交-交电能变换装置为该技术的核心问题,基于H桥级联的矩阵式变换器(CHB-MC)以其优异的低频工作性能,成为实现高压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CHB-MC是一种适用于高电压、大容量场合的直接型交-交变换器拓扑结构。从CHB-MC的电容电压波动入手,分析换流器环流机理;利用换流器内部环流等效电路,提出电容电压波动及环流的通项公式;推导特征环流频率及其幅值。进而对影响CHB-MC特征频率环流的相关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数字仿真进行相关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低频交流输电 级联H桥型矩阵变换器 直流电压波动 环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南海季风爆发区域尺度环流演变机理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耀存 周天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利用 195 7— 1998年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 ,分析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中南半岛和南海地区环流系统的演变 ,揭示该地区热力特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可能联系 .结果发现 ,不同高度上标志着南海季风爆发的环流系统如 5 0 0hPa上的... 利用 195 7— 1998年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 ,分析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中南半岛和南海地区环流系统的演变 ,揭示该地区热力特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可能联系 .结果发现 ,不同高度上标志着南海季风爆发的环流系统如 5 0 0hPa上的副热带高压、2 0 0hPa上的南亚高压以及 85 0hPa上的孟加拉湾低槽等系统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具有显著的变化特征 ,对流层中高层以上的环流系统反映了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 ,而对流层低层环流系统的变化可能与局地特征具有密切关系 .从中南半岛和南海两个地区地面感热和潜热加热与该地区温压场变化之间的关系上看 ,中南半岛地区的热力作用对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区域环流系统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特征 区域环流演变机理 南海季风爆发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