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室内环流反应器中液体循环量的试验验证与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鲁盼盼 孙美露 +4 位作者 李新 崔虎 高春华 杨维立 翟瑞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液体循环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和验证。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进行气液两相流模拟,考查了酸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液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利用... 目的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液体循环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和验证。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进行气液两相流模拟,考查了酸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液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液体循环量与利用靶式流量计测得的液体循环量误差小于10%。当酸气中H 2S体积分数不超过3%时,液体循环量(z)与酸气流量(x)、空气流量(y)之间的关系式为:z=-474.996+0.358 x+0.4873 y。结论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液相氧化脱硫反应器内液体循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氧化脱硫 多室内环流反应器 数值模拟 液体循环量 酸气流量 空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生化处理中的中试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振虎 顾镛 +1 位作者 袁方 杨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生化处理是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的生化处理工艺以氧化塘、SBR为主,但好氧反应区域存在气液混合不均匀、发泡尺寸较大等问题,进而导致氧气利用率低、能耗高。为提高生化反应效率,缩短曝气时间,本文设计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生化处理是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的生化处理工艺以氧化塘、SBR为主,但好氧反应区域存在气液混合不均匀、发泡尺寸较大等问题,进而导致氧气利用率低、能耗高。为提高生化反应效率,缩短曝气时间,本文设计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LR),通过安装微细气泡曝气盘配合曝气环产生分形气泡以强化气-液-固三相传质和混合,将二级生化处理单元中的好氧反应区和沉淀区集成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并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对比了ALR和SBR对气浮出水的处理效果,衡量了两者的技术经济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ALR与SBR在油含量、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相当的情况下,ALR的污泥负荷提升了10倍,COD容积负荷提升了5倍;同时,ALR的吨水处理的鼓气量减少了57%,吨水处理占地面积仅为SBR的50%左右,吨水处理的能耗降低了22.9%,解决了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未来生化反应器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处理 炼油废水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浆态床外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边清 唐晓津 杨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针对气含率和浆液循环流速两个关键流体力学参数,系统研究了气升式浆态床外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掌握了气含率与浆液循环流速的变化规律。验证了体积膨胀法、压差法和电导探针法测量气含率的方法准确性。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结构对气... 针对气含率和浆液循环流速两个关键流体力学参数,系统研究了气升式浆态床外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掌握了气含率与浆液循环流速的变化规律。验证了体积膨胀法、压差法和电导探针法测量气含率的方法准确性。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结构对气升式浆态床外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孔向下双环管分布器的综合性能最优。气含率与浆液循环液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建立了预测浆液循环流速的计算式,计算误差基本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 浆态床外环流反应器 流体力学 气含率 浆液循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永民 孙桂大 袁乃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5,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管式环流反应器,对于空气-水体系,在每个上升管气速为0~0.16m/s和管径比Dd/Dr=0.3~1.0范围内,研究了两个上升管气速及不同管径比时上升管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分离箱中静液高...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管式环流反应器,对于空气-水体系,在每个上升管气速为0~0.16m/s和管径比Dd/Dr=0.3~1.0范围内,研究了两个上升管气速及不同管径比时上升管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分离箱中静液高及分离箱结构参数与下降管气含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环流反应器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多室环流反应器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飞 刘永民 王丽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5-630,共6页
在空气-水-石英砂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MALR)中,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及漂流通量模型,考虑到三相流动中固体颗粒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损失,建立了上升室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预测模型。在表观气速1.2~4.2cm/s范围内,研究了气含率、固含率... 在空气-水-石英砂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MALR)中,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及漂流通量模型,考虑到三相流动中固体颗粒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损失,建立了上升室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预测模型。在表观气速1.2~4.2cm/s范围内,研究了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升高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固含率与表观气速的关系不大,只是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升高先增大而后略有下降,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后用实验结果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MALR)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循环液速 固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器结构对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娟 毛羽 +3 位作者 刘艳升 曹睿 江华 钟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含率和内筒中的两相速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因而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液两相接触效果有较大影响 ,从而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单环分布器产生的气液两相接触效果较差 ,对于反应过程很不利 .对于大直径的环流反应器推荐使用多环分布器 .计算所得的整体气含率与实测的整体气含率进行了对比 ,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体分布器 气含率 环流液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不同体系下的循环液速和局部气含率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海光 范轶 +2 位作者 李飞 陈筛林 丁富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高度处的局部气含率均呈自下向上增大的趋势,且导流筒内部气含率高于导流筒外部的气含率。体系的聚并特性对平均气含率和局部气含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循环液速 气含率 传质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流反应器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54
8
作者 丁富新 李飞 袁乃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1-807,共7页
对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规律、结构和操作特性以及工程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环流反应器结构对流体循 环液速和气含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环流反应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对环流反应器在多相反应过程 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导流筒 流体力学 多级 多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流反应器的流动、混合与传递特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青山 张伟鹏 +1 位作者 杨超 毛在砂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65-2473,共9页
由于环流反应器内存在定向循环,与鼓泡塔反应器相比,其混合性能大幅提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如发酵、反应器结晶等工业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环流反应器内操作条件下的流动形态、流体力学(包括相含率分布、... 由于环流反应器内存在定向循环,与鼓泡塔反应器相比,其混合性能大幅提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如发酵、反应器结晶等工业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环流反应器内操作条件下的流动形态、流体力学(包括相含率分布、循环液速、混合时间以及离集指数等)及传质/传热特性,总结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含率尤其是固含率变化对反应器中关键参数如循环液速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望了从机理上研究相互耦合的多相流动、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规律,为进一步推动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多相流 混合 传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飞 王保国 +2 位作者 陈筛林 丁富新 袁乃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0,44,共5页
在传统的单级内环流反应器的基础上,对导流筒进行了改进,发展了一种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了表观气速、开孔率、反应器底部结构等操作参数对整体平均气含率、局部气含率以及各级环流液速等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反应器的最... 在传统的单级内环流反应器的基础上,对导流筒进行了改进,发展了一种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了表观气速、开孔率、反应器底部结构等操作参数对整体平均气含率、局部气含率以及各级环流液速等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反应器的最佳结构。文中提出的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 环流反应器 开孔率 气含率 环流液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永民 胡华 +1 位作者 丁富新 袁乃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9,共7页
提出一种具有四流道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并导出其内流体能否环流流动的判据。采用空气-水体系在较宽的气速范围内,考察反应器内的流动状态、循环液速以及各室的气含率。通过函数叠加的方法,提出适用于鼓泡流、过渡流和腾涌流等不... 提出一种具有四流道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并导出其内流体能否环流流动的判据。采用空气-水体系在较宽的气速范围内,考察反应器内的流动状态、循环液速以及各室的气含率。通过函数叠加的方法,提出适用于鼓泡流、过渡流和腾涌流等不同流型的平均含气率的经验关联式:Ei=αUβg+γexp〔……〕〔-δ(Ug-θ)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炼制 气室气升式 环流反应器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局部气含率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梦溪 卢春喜 +1 位作者 储凌 时铭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连续操作的状况下,在φ300mm×1700mm 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测量了 0.0059m·s^(-1)≤Ugr≤0.1895m·s^(-1)、Ucir=0、0.0307、0.0511m·s^(-1)、ε_(Ls)=5%、10%、15%时反应器内不同轴、径向位置处的... 在连续操作的状况下,在φ300mm×1700mm 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测量了 0.0059m·s^(-1)≤Ugr≤0.1895m·s^(-1)、Ucir=0、0.0307、0.0511m·s^(-1)、ε_(Ls)=5%、10%、15%时反应器内不同轴、径向位置处的气含率。实验发现,连续操作的中心气升式强化内环流反应器可以分为 6 个不同的流动区域:内环分布器下部区、分布器区、中心下料管影响区、导流筒上行区、气液分离区和环隙区,各区域内的气含率分布各不相同,但均随着 Ugr 的增加而增加。外循环液体的引入使气含率在导流筒内沿径向的分布更趋于均匀。在本实验范围内固体颗粒装载量对整体气含率影响较小,在内、外环间循环的气泡量可以忽略不计。测量了不同 Ucir时的气泡穿透深度,得出了气泡实现循环的临界气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径向分布 轴向分布 流动区域 气泡穿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处理化纤废水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世锋 程可可 +5 位作者 张建安 周玉杰 吴玉龙 杨明德 刘德华 马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考察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生化处理化纤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16~28℃下,通气量为0.325m3/h,水力停留时间为7.0h,pH值为8.5~9.0时,化纤废水COD降解速率最快,COD去除率可达93%以上。而且适当补加磷源(如COD和磷源质量比为200:1时)... 本文考察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生化处理化纤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16~28℃下,通气量为0.325m3/h,水力停留时间为7.0h,pH值为8.5~9.0时,化纤废水COD降解速率最快,COD去除率可达93%以上。而且适当补加磷源(如COD和磷源质量比为200:1时)有利于化纤废水COD的降解。该反应器连续运行了30d,经处理后的水质COD和氨氮分别降低到100mg/L和10mg/L以下,达到了化纤类废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化纤废水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生化处理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瞬态流体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严超宇 卢春喜 +2 位作者 王德武 刘艳升 曹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5-2234,共10页
采用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并考虑颗粒团聚现象对气固相间曳力的影响,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时均固含率和颗粒速度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气-固环流... 采用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并考虑颗粒团聚现象对气固相间曳力的影响,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时均固含率和颗粒速度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瞬态固含率的分布具有典型聚式流态化的非均匀特征;压力脉动沿床层轴向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定性反映了气泡运动的信息;颗粒速度的时间序列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表明,床层各径向位置均存在颗粒的向上、向下运动,颗粒主体在床层内向上运动的同时还存在微观的内循环运动,模拟值为颗粒时均速度的径向非均一性宏观分布提供了合理的微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两相流 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沈荣春 束忠明 +1 位作者 黄发瑞 戴迎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高度以及导流筒喇叭口的开度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导流筒上部增加喇叭口可有效提高反应器的气液分离能力,喇叭口直径增大,气液分离效果增强;导流筒直径增大,液相循环量增大,液相混合效果增强;随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位置升高,液相表观速度和液相循环量呈增加的趋势并趋于稳定,而气含率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导流筒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环流反应器的流动和传质特性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永民 刘铮 袁乃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多管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MALR)中液体速度的理论关系式 ,给出了流动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以Higbie的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计算液体表面微元在相界面暴露时间的方法 ,并建立了预测体积传质系数的模型方程 .测定了空... 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多管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MALR)中液体速度的理论关系式 ,给出了流动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以Higbie的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计算液体表面微元在相界面暴露时间的方法 ,并建立了预测体积传质系数的模型方程 .测定了空气 -水体系中MALR的体积传质系数和循环液速随两个上升管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 ,并分别将体积传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液速 阻力损失系数 体积传质系数 传质特性 多管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流体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梦溪 谢建平 +1 位作者 卢春喜 王祝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98-2205,共8页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局限于气液与气液固体系,将环流反应器移植到气固体系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探索。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对床层空隙率、颗粒流动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局限于气液与气液固体系,将环流反应器移植到气固体系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探索。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对床层空隙率、颗粒流动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环隙区床层空隙率模型,发现环隙区床层空隙率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环隙区靠近导流筒外壁一侧颗粒流动速度明显大于靠近反应器内壁一侧,导流筒区颗粒流动速度沿径向的分布受气体分布器结构影响较大;环隙区颗粒流动速度基本不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导流筒区颗粒的流动属于密相输送,颗粒环流所受到的阻力主要集中在底部区域,其次为气固分离区,底部区域阻力大小由床层流化质量和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间隙所决定;建立了颗粒环流速度模型,发现环流速度随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体系 空隙率 颗粒速度 颗粒环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循环液速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沐方平 范轶 +4 位作者 何清华 王麒 胡华 丁富新 袁乃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明显高于空气-水体系(聚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微孔气体分布器 气含率 环流液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同旺 高继贤 +1 位作者 王铁锋 王金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The investigation of hydrodynamic behavior in three-phase external loop airlift reactors is important to their design and scale-up. Pressure difference was used to measure gas holdup and ultrasonic Doppler anemometry ... The investigation of hydrodynamic behavior in three-phase external loop airlift reactors is important to their design and scale-up. Pressure difference was used to measure gas holdup and ultrasonic Doppler anemo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liquid velocity. Gas holdup, liquid velocity and expansion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Under the sam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gas holdu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tatic solid height,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id particle diameter.Adding large particles could increase interfacial area, increase gas residual time and intensify mass transfer. 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and expansion rat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id particle diameter and static solid height.Liquid velocity could be controlled in a suitable range by adding particl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 airlift loop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循环液速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梦溪 牛占川 +1 位作者 卢春喜 王祝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50-2256,共7页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气液、气液固系统,涉及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针对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和喷动床。本文研究了一种处理A类粒子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考察了操作条件和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床层密度...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气液、气液固系统,涉及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针对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和喷动床。本文研究了一种处理A类粒子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考察了操作条件和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床层密度分布、环流速度和质量流率的影响。发现将分布器位置下移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的流化质量、减小滑移区,床层密度沿径向的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颗粒环流质量流率有了明显提高;进气位置以上r/R<0.367的床层得到了良好的流化,但是0.367<r/R<0.49处的床层密度依然很高,表明所采用的气体分布器型式影响范围有限,其结构有待改进;进气位置为32mm时颗粒环流速度和质量流率大于其他进气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流态化 密度分布 颗粒环流速度 质量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