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娟 舒武炳 +2 位作者 贠伦刚 曹成虎 昝丽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将环氧大豆油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预聚物,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用量、辐射距离、时间及合成树脂的结构对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固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辐射距离为20 cm时,光引发剂... 将环氧大豆油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预聚物,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用量、辐射距离、时间及合成树脂的结构对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固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辐射距离为20 cm时,光引发剂IHT-PI 184的用量为3%时固化速率最快,且随着酯化率的升高,固化速率加快,光固化后凝胶含量达到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AESO) UV固化 固化速率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环氧豆油丙烯酸酯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蔡娟 舒武炳 贠伦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天然甘油三酸酯基聚合物——环氧豆油丙烯酸酯,综述了其近年来在涂料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分析和总结了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油三酸酯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AESO) 涂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豆油/酚醛交联树脂的制备和抗吸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司徒粤 胡剑峰 +1 位作者 周利庄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通过苯酚羟基醚化和环氧豆油(ESO)扩链聚合制备了环氧豆油/酚醛(PR)交联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分析分别研究了醚化和扩链对改性酚醛树脂微观形貌及抗吸水性的影响。ESO扩链聚合物与酚醛树脂不相容,通过醚化反应可改善相容性并接... 通过苯酚羟基醚化和环氧豆油(ESO)扩链聚合制备了环氧豆油/酚醛(PR)交联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分析分别研究了醚化和扩链对改性酚醛树脂微观形貌及抗吸水性的影响。ESO扩链聚合物与酚醛树脂不相容,通过醚化反应可改善相容性并接枝形成软硬链段交联网络。ESO与酚醛交联聚合能够增强树脂的抗吸水性,由该交联树脂制得的纸层压板吸水率可降至0.13%,其抗吸水机理包括对极性酚羟基的醚化封闭和疏水链段屏蔽作用。醚化接枝确保疏水柔性链在酚羟基区域均匀分布,扩链过程可增大疏水链段空间位阻,两者相互结合实现屏蔽作用最大化和抗吸水性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豆油 酚醛树脂 抗吸水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邢宏龙 徐国财 江棂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21-22,共2页
介绍了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合成步骤。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齐聚物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为N,N- 二甲基苄胺,反应温度为115 ~120 ℃,反应时间为6h 。
关键词 环氧豆油 丙烯酸酯 齐聚物 合成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稀释剂对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光固化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娟 舒武炳 +1 位作者 贠伦刚 昝丽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环氧豆油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预聚物,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的组成、配比对紫外光固化速率、固化膜性能及施工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涂料光固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稀释剂的加入量以30%为宜,当其配比... 用环氧豆油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预聚物,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的组成、配比对紫外光固化速率、固化膜性能及施工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涂料光固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稀释剂的加入量以30%为宜,当其配比为10%苯乙烯,2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时,光固化速率较快,固化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平整,其硬度达到3H,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AESO) UV固化 活性稀释剂 苯乙烯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酚醛-环氧豆油三元聚合体系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丽 崔铁兵 +1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7-70,共4页
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苯并噁嗪-酚醛-环氧豆油(BA-NP-ESO)三元聚合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动力学。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求取了三元聚合体系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当分解率在0.3~0.9... 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苯并噁嗪-酚醛-环氧豆油(BA-NP-ESO)三元聚合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动力学。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求取了三元聚合体系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当分解率在0.3~0.9范围内时,反应属于同一机理,两种方法求得的活化能分别为241.1kJ/mol和253.7kJ/mol。运用Coats-Redfern法和Achar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其热分解反应为四级反应,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两种方法求得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50.21kJ/mol和266.96kJ/mol,与KAS和FWO法的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酚醛 环氧豆油 三元聚合 热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豆油树脂涂层的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吉喆 刘明言 徐杨书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7-1077,共11页
以环氧大豆油(ESO)为主要原料,四亚乙基五胺为固化剂,在碳钢基底表面制备了环氧豆油树脂(ESOR)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仪、纳米压痕仪、热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ESOR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 以环氧大豆油(ESO)为主要原料,四亚乙基五胺为固化剂,在碳钢基底表面制备了环氧豆油树脂(ESOR)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仪、纳米压痕仪、热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ESOR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原料中ESO的含量有助于提高ESOR涂层的耐水性;而当原料中ESO的含量逐渐增加时,ESOR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和耐蚀性都会随之增强;根据拟合的等效电路,ESO与四亚乙基五胺的摩尔比为2的ESOR涂层的涂层电阻Rc能达到8.22×1011Ω·cm2,电荷转移电阻Rct能达到1.32×1010Ω·cm2,表现出了优异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豆油 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8
作者 王琰 刘星雨 +3 位作者 刘梦洋 许盼盼 闫枫丹 李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以180°剥离强度和环形初粘力为评价指标,优化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环氧大豆油与DA加合物质量比9∶2.5、松香酯添加量50%(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磷酸添加量8%(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为1.798 N/cm,环形初粘力为10.845 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DA加合物和环氧大豆油在磷酸的催化下有效发生了共聚;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DA加合物的引入提高了压敏胶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综上,采用非食用的蓖麻油衍生物制备的植物油基压敏胶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蓖麻油 豆油 马来酸酐 DIELS-ALDER反应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基自修复导电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戴超 王娟 +3 位作者 邢正 李昊宇 闫鑫焱 刘鹤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AESO,当AESO用量为0.70、1.00、1.30、1.60和1.90 g时制备的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样品5。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外观和表面化学基团,并测试了其流变性能、导电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ESO用量较少时制备的样品1和样品2可形成透明的凝胶,且样品1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更高、力学性能更好;而样品3~样品5不能形成凝胶,为浓稠的液态产物。样品1和样品2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分别为1884和109.5μS/cm,且样品1的电阻更小,导电性能更好。在凝胶材料结构中引入二硫键,利用二硫键的动态可逆性赋予其良好的可修复性,样品1在室温下12 h就可以完全自修复,如果加热到65℃,只需30 min就可以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丙烯酸酯(AESO) 自修复 电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10
作者 李明阳 韦代东 +1 位作者 葛星云 李惠枝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58,共7页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ER-IH5、ER-IH7及ER-IH9)。以其为成膜物制备UV固化涂料,系统考察了末端双键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光敏树脂双键含量的增加,UV固化涂料的拉伸强度、铅笔硬度、凝胶含量及耐化学介质性显著增强。其中ER-IH9涂料性能最优,透光率>95%、雾度<1%、拉伸强度26.1 MPa、铅笔硬度为6H、附着力0级、凝胶含量96.5%,吸水率仅0.87%,且在酸、碱介质中浸泡后质量损失最低。【结论】该UV固化涂料在高硬度及高透明要求的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蓖麻油酸 聚氨酯丙烯酸酯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
11
作者 陈浩 田正波 +3 位作者 张阳 万帅 孙其勋 吴仲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掺杂纳米SiO_(2)填料,成功制备了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SiO_(2)/ESO-CE)。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耐热性、憎水性及电绝缘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_(2)/ESO-CE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憎水性及电绝缘性。当ESO添加量为20 phr时,ESO与SiO_(2)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水接触角达到67.37 MPa和92.66°,分别提升了32.42%和22.29%。同时复合材料交流击穿强度高达30.91 kV/mm,较纯CE提升了59.08%,且体积电阻率均大于10^(1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豆油 化硅 电绝缘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结合角度度量法同时检测环氧大豆油理化指标
12
作者 冯晓倩 粟晖 姚志湘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4,共7页
采用导数红外光谱结合角度度量法(VAPLS),建立了对环氧大豆油环氧值、酸值和折光率等理化指标的同时快速测定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二阶导数预处理的光谱,结合角度度量法(VAPLS)在全波段上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为理想。环氧值、酸值和折... 采用导数红外光谱结合角度度量法(VAPLS),建立了对环氧大豆油环氧值、酸值和折光率等理化指标的同时快速测定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二阶导数预处理的光谱,结合角度度量法(VAPLS)在全波段上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为理想。环氧值、酸值和折光率的模型相关系数(R_(c)^(2))分别为0.9997、0.9958、0.9998,显示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0327、0.0095、0.0001;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1503、0.0122、0.000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验证集的相对误差环氧值为0.30%~5.06%、酸值为1.05%~4.88%、折光率为0.0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红外光谱 角度度量(VAPLS)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其热压工艺的优化
13
作者 刘志罡 安丽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0,共6页
为开发具有较强耐水性的环保可再生胶黏剂,以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选用顺丁烯二酸酐(MA)为固化剂,乙酰丙酮锌〔Zn(acac)2〕为催化剂,制备ESO木材胶黏剂,同时制备了杨木胶合板,考察了MA添加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通过DSC分析优化了催... 为开发具有较强耐水性的环保可再生胶黏剂,以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选用顺丁烯二酸酐(MA)为固化剂,乙酰丙酮锌〔Zn(acac)2〕为催化剂,制备ESO木材胶黏剂,同时制备了杨木胶合板,考察了MA添加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通过DSC分析优化了催化剂添加量,对胶黏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TG/DTG分析,并利用正交实验对热压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MA添加量为27%时胶黏剂性能达到最佳;催化剂的最优添加量为3%;通过红外光谱和TG/DTG分析证明ESO与MA发生了交联固化反应;最佳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10 min、热压压力2 MPa、涂胶量320 g/m^(2),在此条件下湿态胶合强度为1.613 MPa,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胶合板Ⅱ类板要求(≥0.70 MPa)。该胶黏剂制备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等优势,是实现ESO在木材产品生产中可持续应用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顺丁烯二酸酐 耐水性 热压工艺 胶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反应增容对PLA/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德志 范家鑫 +2 位作者 闫成宇 黄吟秋 唐龙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ESO后,PLA/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其中,84PLA/10TPU/6ESO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纯PLA相比,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32倍和8倍,拉伸强度下降了20%,但是,韧性较高,这是由于,ESO与PLA/TPU发生反应,形成PLA-g-TPU共聚物,充当PLA和TPU界面之间的桥梁,提高了PLA与TPU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性聚氨酯 豆油 增韧改性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对聚乳酸/酸化木质素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林明华 王华 +2 位作者 郭建兵 郑斌 王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为了探索环氧大豆油(ESO)对聚乳酸(PLA)/酸化木质素(AL)复合材料增容效果的影响,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了PLA/AL/ESO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S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流变特... 为了探索环氧大豆油(ESO)对聚乳酸(PLA)/酸化木质素(AL)复合材料增容效果的影响,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了PLA/AL/ESO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S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流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O的引入显著改善了PLA/AL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使其从光滑平整转变为模糊粗糙,从而显著提升了材料的韧性。此外,ESO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初始热降解温度和最大热降解温度。同时,ESO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而结晶度随ESO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适量ESO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了复合材料的黏度。然而,过量ESO会导致分子链过度缠结,限制了PLA分子链的运动。研究表明,ESO作为一种有效的增塑剂和相容剂,能够显著优化PLA/AL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提升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但ESO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豆油 酸化木质素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增容PBAT/PLA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6
作者 隋鑫怿 孙树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8,共7页
以环氧大豆油(ESO)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SO中的环氧官能团与PBAT及PLA端羧基发生增容反应,形成PBAT-co-ESO-co-PLA,提高了共混物的相... 以环氧大豆油(ESO)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SO中的环氧官能团与PBAT及PLA端羧基发生增容反应,形成PBAT-co-ESO-co-PLA,提高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增容效应导致PBAT与PLA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接近,促进了PLA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加入ESO后,PBAT、PLA的熔融温度及结晶温度显著降低,结晶行为受到抑制。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与PBAT及PBAT/PLA共混物相比,PBAT/PLA/ESO共混物的黏度及模量较大,证明了ESO引起的增容反应提高了界面相互作用及熔融强度。与PBAT/PLA复合材料相比,PBAT/PLA/ESO共混物的刚韧平衡更佳,当ESO含量为6%时,共混物的最大断裂应变为792%,断裂强度为35.7MPa,分别为PBAT/PLA复合材料的2.1、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豆油 增容作用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环氧大豆油树脂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锐 林睿 +2 位作者 赵军 林华端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了可作为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油墨等产品的基体树脂的改性环氧大豆油树脂的合成及表征.利用环氧大豆油的环氧环的化学活性,先后与丙烯酸和马来酸酐进行反应,分别合成了油溶性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和水溶性的马来酸改性环氧大豆油树... 研究了可作为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油墨等产品的基体树脂的改性环氧大豆油树脂的合成及表征.利用环氧大豆油的环氧环的化学活性,先后与丙烯酸和马来酸酐进行反应,分别合成了油溶性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和水溶性的马来酸改性环氧大豆油树脂(MAESO).并用红外和核磁对两种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添加紫外光引发剂后,两种产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可快速固化.合成AESO最佳条件为环氧大豆油:丙烯酸=1.2:1(摩尔比),催化剂三苯基膦的用量为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120℃;合成MAESO最佳条件为AESO:马来酸酐=4:1(摩尔比),催化剂钛酸正丁酯用量为1%,反应温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紫外光固化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扩链内增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司徒粤 胡剑峰 +3 位作者 黄洪 傅和青 曾汉维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104,共6页
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韧性和热稳定性的覆铜板用环氧大豆油内增韧改性酚醛树脂.采用FTIR表征了改性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用SEM观察了改性酚醛树脂样品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并对改性酚醛树脂制备的覆铜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获得最佳的合成工... 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韧性和热稳定性的覆铜板用环氧大豆油内增韧改性酚醛树脂.采用FTIR表征了改性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用SEM观察了改性酚醛树脂样品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并对改性酚醛树脂制备的覆铜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获得最佳的合成工艺.文中还对改性酚醛树脂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主要反应机理为:部分环氧大豆油在叔胺催化下与酚羟基进行醚化反应,同时环氧大豆油与多元胺发生扩链反应,最终生成与酚醛预聚体接枝的长链环氧大豆油环氧树脂.当环氧大豆油添加量为30%、固化剂含量达7%时,树脂的综合性能较佳.扩链后的环氧大豆油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它与酚醛树脂构成内增韧的交联网络,内增韧结构对改善覆铜板的耐焊性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韧性 豆油 覆铜板 耐焊性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羧酸条件下清洁合成环氧大豆油 被引量:37
19
作者 邓芳 魏俊发 石先莹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在无羧酸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甲基三辛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直接环氧化大豆油合成了环氧大豆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黏度测定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 在无羧酸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甲基三辛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直接环氧化大豆油合成了环氧大豆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黏度测定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根据国家标准的方法对产物的色泽、酸值、环氧值和碘值进行了测定。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溶液pH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无羧酸条件下,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可以成功地实现大豆油的环氧化,在溶液pH为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产物的环氧值为6.27%,碘值(100g)为5.80g。此方法避免了反应中生成过酸,副产物生成量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豆油 化氢 清洁合成 羧酸 催化剂 相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文杰 傅和青 +3 位作者 司徒粤 胡国文 蓝仁华 陈焕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共4页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制备出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软包装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及...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制备出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软包装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及其胶膜的耐水性,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对几种复合薄膜的粘接性能。红外分析表明,环氧大豆油中的环氧基发生反应,形成了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当环氧大豆油用量为4%~6%(质量分数,后同),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较好,粘度较小,胶膜的吸水率不高,以该乳液配制的胶粘剂可满足复合软包装膜对粘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胶粘剂 豆油 复合软包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