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罐头食品中的迁移规律与污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碧芳 曾泳艇 +1 位作者 郑彦婕 刘春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6-249,共4页
罐头内壁涂层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食品中的迁移存在安全隐患。本文模拟食品的贮存条件,研究了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罐头食品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食品中的迁移主要受pH、温度、贮存时间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酚A环... 罐头内壁涂层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食品中的迁移存在安全隐患。本文模拟食品的贮存条件,研究了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罐头食品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食品中的迁移主要受pH、温度、贮存时间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酚A环氧衍生物的迁移量随浸泡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高温下(40℃)迁移总量迅速增加。对34个罐头食品内容物进行检测,共8个样品检出双酚A环氧衍生物,检出率为23.5%。其中饮料罐头的检出率达85.7%,在酸性的饮料罐头中双酚A环氧衍生物的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双酚A环氧衍生物 罐头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罐内涂层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迁移及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明枫 周建伟 刘东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1-385,389,共6页
食品罐内涂层中的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会向食品内容物迁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罐内涂层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迁移规律、与食品的反应及提取与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不足之处的基础... 食品罐内涂层中的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会向食品内容物迁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罐内涂层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迁移规律、与食品的反应及提取与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头内涂层 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 迁移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头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薛鸣 张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罐头食品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过PPL(填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SDVB)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PPL固...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罐头食品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过PPL(填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SDVB)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PPL固相萃取回收率在73.26%~104.98%,除杂效果明显。将微波辅助—PPL固相萃取净化法应用于多种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 残留分析 罐头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衍生物开环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 被引量:2
4
作者 龚盛昭 胡兴国 +1 位作者 程建华 庞可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8-752,共5页
采用异丙醇为溶剂,以壳聚糖(CTS)、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用环氧衍生物开环法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HACC),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壳聚糖季... 采用异丙醇为溶剂,以壳聚糖(CTS)、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用环氧衍生物开环法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HACC),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壳聚糖季铵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CTS)∶n(GTA)=1∶4,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3.2×10^5,碱化时间14 h,预处理壳聚糖含水率20%,反应pH=7,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8 h。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外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化改性以N取代为主,改性后外貌和粒度有了明显变化,并且热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2 3-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壳聚糖季铵盐 环氧衍生物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环氧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张小华 Will.,CL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7-25,共9页
以赤霉素GA_3为起始物,经十步,合成了赤霉素的环氧衍生物ent-13-乙酰氧基-1α,10α-环氧基-3β-羟基-1-甲基-20-去甲赤霉素-16-烯-7,19-二酸-7,19-二甲酯,这是一个新化合物.与此同时,... 以赤霉素GA_3为起始物,经十步,合成了赤霉素的环氧衍生物ent-13-乙酰氧基-1α,10α-环氧基-3β-羟基-1-甲基-20-去甲赤霉素-16-烯-7,19-二酸-7,19-二甲酯,这是一个新化合物.与此同时,还合成了其他三个新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分析方法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环氧衍生物 半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在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10 位作者 关俊霞 王瀛 舒世立 王磊 李雨龙 闫子萱 夏雨博 杜嘉瑞 周鑫 向和琼 张心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SA-Lcy-Sea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PESALcy-Sea的热稳定性,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探究PESA-Lcy-Sea的缓蚀性能,并以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对添加PESA-Lcy-Sea后Q235碳钢试片的形貌和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SA-Lcy-Sea具有PESA、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的结构官能团,合成成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ESA-Lcy-Sea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加药量为400 mg/L时,缓蚀率最高可达81.23%;PESA-Lcy-Sea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极化曲线证明了PESA-Lcy-Sea为混合型缓蚀剂;钢表面的SEM和接触角分析证明了PESALcy-Sea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从而有效减缓了溶液对Q235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衍生物 碳钢 腐蚀 电化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在天然海水中对碳钢材料的缓蚀性能
7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7 位作者 张源 石晓宇 罗宝晶 张红霞 李彦哲 马楠 古林艳 杜嘉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26-5236,共11页
为了拓宽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范围,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对聚环氧琥珀酸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将得到的PESA-Lcy-Sea及其四元复配物作为海水介质中Q235碳钢(QCA)材料的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ESA-L... 为了拓宽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范围,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对聚环氧琥珀酸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将得到的PESA-Lcy-Sea及其四元复配物作为海水介质中Q235碳钢(QCA)材料的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ESA-Lcy-Sea、HAPP、Zn^(2+)和Na_(2)WO_(4)分别为0.65、0.01、0.004和0.04 g/L时,他们之间有着良好的协同缓蚀效果,且缓蚀率可以达到94.59%。PESA-Lcy-Sea四元复配物对阴、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腐蚀电流降低。EIS证明了四元复配物的加入增强了QCA表面电荷转移的阻力。SEM、AFM、XPS和CA检测可知,缓蚀剂通过在Q235钢表面形成保护膜来抑制腐蚀,从而PESA-Lcy-Sea四元复配物有更好的缓蚀效果。研究为天然海水作为冷却水缓蚀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材料 琥珀酸衍生物 天然海水 复合缓蚀剂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及复合配方在天然海水中阻垢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贾静娴 柳鑫华 +5 位作者 王丽红 付占达 魏金芳 王鹏飞 王磊 赵腾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0-399,共10页
目的为提高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阻垢缓蚀综合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将2-氨基乙磺酸(SEA)引入PESA分子中,合成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SEA-PESA)并应用于海水环境。方法将PESA和SEA缩合制备了SEA-PESA,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表征其结构... 目的为提高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阻垢缓蚀综合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将2-氨基乙磺酸(SEA)引入PESA分子中,合成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SEA-PESA)并应用于海水环境。方法将PESA和SEA缩合制备了SEA-PESA,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表征其结构。研究了SEA-PESA及其四元复合配方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和阻垢等综合性能。结果在海水环境中,SEA-PESA质量浓度为160mg/L,对Q235钢片的缓蚀率为61.82%,而PESA仅为52.17%。PESA和SEA-PESA的四元复合配方的缓蚀率分别高达88.87%、96.99%,腐蚀速率分别为0.065 52、0.017 72 mm/a,SEA-PESA四元复合配方缓蚀效果明显优于PESA,更好地契合了国标的要求。SEA-PESA四元复合配方以抑制阳极为主,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在海水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性能,在10mg/L用量下阻垢率达100%。结论本研究证实了SEA-PESA用于冷却系统和热脱盐工艺过程中,特别是海水环境中抑制腐蚀和结垢方面的潜能,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2-氨基乙磺酸 琥珀酸衍生物 缓蚀剂 阻垢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胺改性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柳鑫华 贾静娴 +3 位作者 张红霞 王鹏飞 王磊 吴卫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2-301,共10页
目的为了改变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单一性的功能结构,合成乙醇胺改性的多功能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MEA-PESA),以提高PESA阻垢缓蚀性能,并证明MEA-PESA阻垢缓蚀机理。方法顺酐通过环化反应得到环氧琥珀酸(ESA),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 目的为了改变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单一性的功能结构,合成乙醇胺改性的多功能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MEA-PESA),以提高PESA阻垢缓蚀性能,并证明MEA-PESA阻垢缓蚀机理。方法顺酐通过环化反应得到环氧琥珀酸(ESA),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PESA,通过PESA与乙醇胺(MEA)氨解缩合,反应得到MEA-PESA,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HNMR)表征了PESA和MEA-PESA的结构。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了MEA-PESA的缓蚀机理。结果MEA-PESA合成的最佳条件:聚环氧琥珀酸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7,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2 h,搅拌速率为1500 r/min。当MEA-PESA的质量浓度为16 mg/L,阻碳酸钙可达95%,阻磷酸钙可达97%;MEA-PESA的质量分数为150 mg/L时,缓蚀率可达73%,比等浓度PESA提高了12%。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钙垢的晶型进行了考察,谱图峰值发生移动,出现不稳定结构的峰,稳定结构的峰减小,电镜图中的晶型结构由紧密变得疏松。MEA-PESA为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腐蚀电流减小,腐蚀电位增大。结论在相同的阻垢、缓蚀实验条件下,MEA-PESA阻碳酸钙、磷酸钙和缓蚀性能都优于PESA,极大地拓宽了PESA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聚琥珀酸衍生物 分子合成 阻垢缓蚀性能 阻垢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对CaCO_3垢的阻垢性能及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鑫华 王晓禹 +4 位作者 赵新强 王文静 佟欣佳 韩利华 丁云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6-1024,共9页
使用静态阻垢、缓蚀和电导率法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CY-PESA)对碳酸钙结晶过程及晶型的影响,发现经LCY-PESA处理后,碳酸钙结晶过程初期晶体生长速度缓慢,存在一个稳定期。在60和80℃时,稳定期可达3 h。碳酸钙垢的SEM和IR分析结果... 使用静态阻垢、缓蚀和电导率法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CY-PESA)对碳酸钙结晶过程及晶型的影响,发现经LCY-PESA处理后,碳酸钙结晶过程初期晶体生长速度缓慢,存在一个稳定期。在60和80℃时,稳定期可达3 h。碳酸钙垢的SEM和IR分析结果表明,经LCY-PESA处理后的水垢中球霰石的含量增加,方解石含量减少。晶体稳定期的存在和球霰石型碳酸钙的增多,主要是因为LCY-PESA使Ca CO3晶格发生扭曲和分散所致,当LCY-PESA的用量为6 mg?L-1时,阻垢率为96.9%。静态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当LCY-PESA的用量在120 mg?L-1时,缓蚀率为63.1%;作为一种以抑制阴极为主混合型缓蚀剂,LCY-PESA的缓蚀作用归因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保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衍生物 碳酸钙 阻垢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绿色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凯然 徐斌 +3 位作者 樊保民 朱珣 陈桉文 乔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以L-胱氨酸、牛磺酸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为原料,采用三元共聚法合成了一种PESA衍生物LC-T-PESA,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碳谱表征了LC-T-PESA的分子结构,结果显示与理论产物一致,制得的三元共聚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符合水处理药剂要求... 以L-胱氨酸、牛磺酸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为原料,采用三元共聚法合成了一种PESA衍生物LC-T-PESA,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碳谱表征了LC-T-PESA的分子结构,结果显示与理论产物一致,制得的三元共聚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符合水处理药剂要求。LC-T-PESA的阻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LC-T-PESA投加量为10 mg/L时,阻碳酸钙垢率为99%,当LC-T-PESA投加量为20 mg/L时,阻磷酸钙垢率为94%左右,较商品级PESA都有显著提高。通过XRD和SEM分析研究了LC-T-PESA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随着LC-T-PESA投加量的增加,钙垢晶型发生改变,逐渐由方解石向尺寸更小的霰石结构发展,且LC-T-PESA明显抑制了碳酸钙垢晶体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胱氨酸 牛磺酸 琥珀酸衍生物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一江 柳鑫华 +3 位作者 陈智慧 孙彩云 王庆辉 吴卫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44-4355,共12页
以L-半胱氨酸(LCY)为改性剂改性聚环氧琥珀酸(PESA)得到了一种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半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LCY-PESA),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LCY-PESA的物质结构,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钙垢的晶型(形),... 以L-半胱氨酸(LCY)为改性剂改性聚环氧琥珀酸(PESA)得到了一种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半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LCY-PESA),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LCY-PESA的物质结构,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钙垢的晶型(形),探讨了LCY-PESA的静态阻垢、动态阻垢、静态缓蚀、分散氧化铁和生物降解等性能,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LCY-PESA的缓蚀机理。静态阻垢结果表明,在c(Ca2+)为400mg·L?1、c(3HCO?)为800 mg·L?1的实验介质中,LCY-PESA投放量为6 mg·L?1,阻垢率即可达到94.6%;当c(Ca2+)为150 mg·L?1、c(Fe2+)为10 mg·L?1、LCY-PESA投放量为15 mg·L?1时,最小透光率为61.5%。动态阻垢测试显示:随着加药量的增加,动态污垢热阻减小,当加药量为1 mg·L?1时LCY-PESA的动态阻垢率比PESA提高了约15%。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LCY-PESA对钙垢有明显的晶格扭曲作用,把方解石变为球霰石,表现出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该衍生物还表现出了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能。量子化学计算表明:LCY-PESA分子中的S原子和N原子对HOMO轨道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导致LCY-PESA的HOMO轨道和LUMO轨道的能隙差值小于PESA分子的能隙差值,因此LCY-PESA分子抑制金属腐蚀的效果好于PE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衍生物 分子合成 动态阻垢 降解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呈蔚 胡济美 +1 位作者 李铁柱 岳玉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综述了双酚类化合物的应用、危害、迁移行为、常用检测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环氧衍生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性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14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2,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一锅两步法”引发环状单体实现嵌段共聚,即采用有机盐作为引发剂,先引发环氧衍生物单体的开环聚合,形成的环氧大分子链再引发氮丙啶衍生物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一锅两步法”引发环状单体实现嵌段共聚,即采用有机盐作为引发剂,先引发环氧衍生物单体的开环聚合,形成的环氧大分子链再引发氮丙啶衍生物单体,进行嵌段共聚,聚合完全后,以甲醇来终止反应,最终合成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本发明所用引发剂有机环保无金属残留,引发效果温和、高效、快速,“一锅两步法”进行嵌段共聚操作简便,适合工业放大,整个聚合过程呈活性可控的特征,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乙烯亚胺 合成 线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环氧衍生物 聚合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食品包装新标准的颁布给出口企业敲响警钟
15
《农村实用技术》 2009年第6期24-24,共1页
继2005年欧盟出台《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的指令生效后,近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了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的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的4-... 继2005年欧盟出台《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的指令生效后,近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了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的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的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出口企业 欧盟 包装印刷油墨 二苯甲酮 标准 环氧衍生物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