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聚丁二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紫外光固化收缩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嘉 杨慧 +5 位作者 林德洵 林彩凤 薛惠芸 郑津 王相鹏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针对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固化收缩率较大的问题,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固化机理的预聚物——环氧聚丁二烯丙烯酸酯.通过控制变量,得到制备该预聚物的较为理想的合成条件.利用FT-IR,1H-NMR对预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使用该预聚物的紫外光固... 针对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固化收缩率较大的问题,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固化机理的预聚物——环氧聚丁二烯丙烯酸酯.通过控制变量,得到制备该预聚物的较为理想的合成条件.利用FT-IR,1H-NMR对预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使用该预聚物的紫外光固化体系的固化收缩率.研究结果表明:在预聚物合成中,反应时间7h,丙烯酸质量分数在5%~20%时为宜;预聚物的环氧值为3.430%时固化效果较好;三苯基膦是较为理想的催化剂;预聚物、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EOEOEA)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质量比为60∶10∶25时,固化收缩率可达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聚丁二烯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 双重固化 固化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明阳 韦代东 +1 位作者 葛星云 李惠枝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58,共7页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ER-IH5、ER-IH7及ER-IH9)。以其为成膜物制备UV固化涂料,系统考察了末端双键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光敏树脂双键含量的增加,UV固化涂料的拉伸强度、铅笔硬度、凝胶含量及耐化学介质性显著增强。其中ER-IH9涂料性能最优,透光率>95%、雾度<1%、拉伸强度26.1 MPa、铅笔硬度为6H、附着力0级、凝胶含量96.5%,吸水率仅0.87%,且在酸、碱介质中浸泡后质量损失最低。【结论】该UV固化涂料在高硬度及高透明要求的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蓖麻油酸 聚氨酯丙烯酸酯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卢艺伟 杜鹃 罗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2,共7页
为克服水性环氧丙烯酸酯脆性高的缺点,首先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柔韧性改性,生成低黏度环氧树脂,将其与丙烯酸反应,得到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再引入丁二酸酐基团,然后用三乙胺中和成盐,加水乳化,合... 为克服水性环氧丙烯酸酯脆性高的缺点,首先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柔韧性改性,生成低黏度环氧树脂,将其与丙烯酸反应,得到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再引入丁二酸酐基团,然后用三乙胺中和成盐,加水乳化,合成了PEG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PEG-WEA)乳液;将PEG-WEA乳液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PEG改性环氧树脂,探究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G-WEA乳液粒径、光固化动力学行为、光固化膜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相对分子质量为600时,制得的PEG-WEA乳液粒径最小(77.96 nm),双键转化率得到提升,光固化膜热稳定性良好且呈现良好的韧性断裂特征,断裂伸长率提高7.54%,同时固化后涂层硬度达3H,柔韧性1 mm,附着力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聚乙二醇 丙烯酸酯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体系优化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崔靖晖 赵秋丽 杨庆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0,186,共5页
以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复合活性稀释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作为复合光引发剂,优化低聚物用量、复配稀释剂配比及用量、复配光引发剂配比及用量等因素,获得固化速率快、黏... 以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复合活性稀释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作为复合光引发剂,优化低聚物用量、复配稀释剂配比及用量、复配光引发剂配比及用量等因素,获得固化速率快、黏度低并且力学性能优良的光固化环氧丙烯酸体系,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当EA用含量为60%,复合稀释剂TPGDA与HDDA比值为8∶2,用量为35%,复合光引发剂184与TPO比值为4∶6,用量为4.5%时,光固化体系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优异,拉伸强度为33.42MPa,断裂伸长率为14.5%,冲击强度为2.41kJ/m^(2),其起始分解温度为322.61℃、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为383.18℃、质量损失50%时的温度为392.4℃、最终的残余率为4.54%,通过拉伸断面微观形貌分析其为典型的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丙烯酸酯 拉伸强度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3D直写打印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5
作者 房晓彤 石烨榕 胡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共6页
以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EA)为预聚物,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单体,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引发剂合成了可应用于光固化3D直写打印的自由基型光敏树脂,该树脂可在紫外灯照射下形成交联网络。研究了TPO含量对光敏... 以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EA)为预聚物,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单体,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引发剂合成了可应用于光固化3D直写打印的自由基型光敏树脂,该树脂可在紫外灯照射下形成交联网络。研究了TPO含量对光敏树脂表干时间、凝胶率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O为6 g时,表干时间最短,凝胶率较高,体积收缩率较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预聚物和单体质量比对光敏树脂表干时间、黏度、凝胶率、体积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O为6 g时,EA和HDDA的质量比为20/9时,光敏树脂表干时间最短,黏度较低,凝胶率最大,力学性能较为优异,适合光固化3D直写打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树脂 3D直写打印 双酚A型丙烯酸酯 1 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化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修饰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g-C_(3)N_(4)@Fe_(2)O_(3)杂化粒子的结构和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涂层的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实验研究了WEP、g-C_(3)N_(4)@Fe_(2)O_(3)/WEP、经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涂层的耐腐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粒子成功负载到了g-C_(3)N_(4)纳米片上,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后,g-C_(3)N_(4)@Fe_(2)O_(3)在WE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乳液涂膜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浸泡1 d时阻抗高达1.5×10^(10)Ω·cm^(2),较纯WEP乳液涂膜高出2个数量级;浸泡7 d后,复合涂层阻抗值仍高达8.7×10^(9)Ω·cm^(2);盐雾168 h后复合涂层表面锈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 量子点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不饱和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黄石林 王正祥 +1 位作者 范淑红 卓远航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6,共7页
【目的】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密度,优化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方法】以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随后以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AA)为原... 【目的】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密度,优化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方法】以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随后以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AA)为原料,成功制备可UV固化不饱和丙烯酸酯预聚物(UEA1~UEA3),并制备了相应的固化膜。通过FT-IR、^(1)H MNR、DTG、DSC、DMA对固化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固化膜的吸水率、水接触角、拉伸性能等。【结果】成功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及不饱和丙烯酸酯预聚物;GMA用量的增加及不饱和键的引入显著提高了UEA的交联密度,增强了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同时没有导致过低的断裂伸长率;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固化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升高;且固化膜的热分解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固化膜的交联密度增大显著增强了其表面疏水性。当GMA质量分数为29.29%时,UEA2展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避免了过度交联和内部缺陷导致的低温分解,具有稳定的交联结构,水接触角为82°,吸水率为1.04%,断裂伸长率为6.36%,T_(5%)为265.83℃,拉伸强度达到17.37 MPa。【结论】固化膜的交联密度作为影响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这一合成路径中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接枝改性 丙烯酸酯 基团改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烯丙烯酸环氧酯的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荣 黄家贤 +1 位作者 陈汉佳 李玉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2,共4页
将丙烯酸等置于不同溶剂中,使用不同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液体环氧化聚丁二烯(LEPB)的开环羟基酯化动力学行为和反应活化能,其动力学符合二级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讨论了合成反应的机制和产物的结构。同... 将丙烯酸等置于不同溶剂中,使用不同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液体环氧化聚丁二烯(LEPB)的开环羟基酯化动力学行为和反应活化能,其动力学符合二级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讨论了合成反应的机制和产物的结构。同时还讨论了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丙烯酸 酯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 被引量:14
9
作者 褚衡 王燕舞 +2 位作者 李纯清 陈绪煌 郦华兴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3-4,共2页
合成了涂料用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对其固化时间、铅笔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磨性及耐化学品性进行测试,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紫外光 固化 涂料 丙烯酸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全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静 郑朝晖 +3 位作者 胡新华 成煦 丁小斌 彭宇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环氧树脂、全氟辛酸、丙烯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光固化的环氧全氟辛酸酯丙烯酸酯(EFOA)低聚物。利用1H-NMR、IR、元素分析、DSC、TGA、接触角以及凝胶含量法等分析手段对低聚物的结构、氟含量、固化膜的热性能,表面自由能以及光固... 以环氧树脂、全氟辛酸、丙烯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光固化的环氧全氟辛酸酯丙烯酸酯(EFOA)低聚物。利用1H-NMR、IR、元素分析、DSC、TGA、接触角以及凝胶含量法等分析手段对低聚物的结构、氟含量、固化膜的热性能,表面自由能以及光固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EA/HD-DA光聚合物相比,EFOA/HDDA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随着预聚物EFOA/EA/HDDA中EFOA含量的增加,固化膜对水和CH2I2的接触角迅速增大,表面自由能大幅度下降至19.97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表面自由能 氟化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聚氨酯改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庄彩虹 王晖 +3 位作者 尹健 刘海霞 张贤超 池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74-2579,共6页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察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及环氧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10℃,w(催化剂)=2%,w(阻聚剂)=0.1%;FT-IR表征说明得到目标产物。同时,聚氨酯进行改性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聚氨酯预聚体(n(—NCO):n(—OH)=2:1)添加量为2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59.33%,抗拉剪切强度增加3.7倍,材料断面的SEM图表明改性后材料出现韧性材料特征。另外,由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的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丙烯酸酯树脂 聚氨酯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国文 沈慧芳 +2 位作者 司徒粤 郭文杰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33-36,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N220)等为原料,羟基化的环氧大豆油(HESO)为改性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出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水性木器涂料。对乳胶粒子的粒径分...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N220)等为原料,羟基化的环氧大豆油(HESO)为改性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出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水性木器涂料。对乳胶粒子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探讨了HESO和乙二胺(EDA)含量对乳液、涂膜性能及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实验发现,HESO含量为4%~6%,EDA含量为0.8%~1.0%时,乳液外观好,涂膜的耐介质性和耐黄变性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基化大豆油 耐黄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剂对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安普杰 王国建 刘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研制了一种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了光引发剂及其复合方式、用量对该涂料涂膜的固化速率、硬度和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丙烯酸酯 光引发剂 丙烯酸酯涂料 硬度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秀云 邓建国 +1 位作者 黄奕刚 周华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利用环氧大豆油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在新的催化剂和阻聚剂构成的催化-阻聚复合助剂体系中制备了可用于紫外光固化的低黏度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复合助剂体系的种类及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 利用环氧大豆油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在新的催化剂和阻聚剂构成的催化-阻聚复合助剂体系中制备了可用于紫外光固化的低黏度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复合助剂体系的种类及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 h、催化-阻聚复合助剂体系为1.2%三苯基膦和0.15%90SD条件下,制得的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性能及外观比较理想,其紫外光固化速率较快,固化膜硬度达3H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丙烯酸 大豆油丙烯酸酯 UV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涂料用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士茜 尹华兵 任孝修 《涂料工业》 EI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6-9,共4页
采用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制取低粘度改性环氧树脂,然后用丙烯酸酯化,制得光固化涂料用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和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反应,以及不同结构、不同链长双羟基化合物和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当... 采用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制取低粘度改性环氧树脂,然后用丙烯酸酯化,制得光固化涂料用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和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反应,以及不同结构、不同链长双羟基化合物和双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当量比对环氧丙烯酸酯粘度及其配制的光固化涂料的性能影响。确定了环氧树脂改性反应和丙烯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低粘度 丙烯酸酯 光固化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水性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的双重固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闵绍进 梁亮 +2 位作者 蒋晨 黄凯 李丹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0,共4页
合成了水性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和另外一种环氧乳液,将这2种乳液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得到了紫外光-热双重固化乳液,并研究讨论了该乳液固化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当2种乳液按4∶1比例混合,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经光-热双重固化成膜后,... 合成了水性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和另外一种环氧乳液,将这2种乳液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得到了紫外光-热双重固化乳液,并研究讨论了该乳液固化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当2种乳液按4∶1比例混合,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经光-热双重固化成膜后,其膜硬度可达到3H,耐水性为48 h无泛白起皱,附着力为0级,耐乙醇擦拭58次不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双重固化 水性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孔杰 宁荣昌 +1 位作者 唐玉生 白真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玻璃化温度的降低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 增韧作用 树脂 断裂韧性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大豆油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文杰 傅和青 +3 位作者 司徒粤 徐丽 蓝仁华 陈焕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7,共7页
采用环氧大豆油(ESO)、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羟丙酯(HPA)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的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大豆油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FT-IR)、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 采用环氧大豆油(ESO)、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羟丙酯(HPA)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的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大豆油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FT-IR)、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考察了工艺参数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以及ESO和MMA用量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预聚温度80℃,时间1.5h;扩链温度70℃,时间4~5h;中和温度40℃,加水乳化分散时间为10min,转速为6000r/min;乳液聚合温度70℃,时间为4~5h;当ESO用量为4%~6%、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30%时,可制得粒径较小贮存稳定性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大豆油复合乳液,该复合乳液的胶膜耐介质性好、吸水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大豆油 复合乳液 核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类复合水性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绍晖 孙培勤 刘大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4-98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环氧 -丙烯酸酯类复合乳液涂料的新进展 ,总结了环氧 -丙烯酸复合乳液涂料的制备方法 ,以及复合乳胶粒的形态 。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水性涂料 制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_2杂化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廖峰 曾幸荣 黄国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21,共4页
以改性硅溶胶为无机组分,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有机组分,制备了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涂料。研究了改性硅溶胶制备条件及其用量对杂化涂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和TG对固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硅溶胶能够同时提高体系... 以改性硅溶胶为无机组分,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有机组分,制备了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涂料。研究了改性硅溶胶制备条件及其用量对杂化涂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和TG对固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硅溶胶能够同时提高体系的硬度和柔韧性,当n(MPTMS)∶n(HCl)∶n(TEOS)为0.75∶0.024∶1、改性硅溶胶与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0∶70时,涂膜机械性能最佳。TG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硅溶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环氧丙烯酸酯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硅溶胶 UV固化 杂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