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鑫 张秀兰 +4 位作者 肖光辉 王春 谢重振 孟桂华 刘志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以硫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供氧剂,甲酸为受氧剂,对棉籽油环氧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和甲酸用量对环氧棉籽油环氧值的影响,通过设计L25(56)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100 g棉籽油中加入67 g... 以硫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供氧剂,甲酸为受氧剂,对棉籽油环氧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和甲酸用量对环氧棉籽油环氧值的影响,通过设计L25(56)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100 g棉籽油中加入67 g双氧水-硫酸(双氧水与硫酸质量比为200∶1)、13 g甲酸,在60℃恒温搅拌下反应6 h。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的环氧值达到5.68%,碘值(I)5.47 g/100 g,酸值(KOH)0.5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环氧棉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环氧值环氧棉籽油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艳维 朱心奇 +1 位作者 宋海香 王艳飞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5期37-39,共3页
通过L16(44)正交实验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环氧棉籽油环氧值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结果表明,100 g棉籽油,催化剂用量0.8 g,双氧水用量130 m 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 h,产品的环氧值为6.20%,酸值为1... 通过L16(44)正交实验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环氧棉籽油环氧值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结果表明,100 g棉籽油,催化剂用量0.8 g,双氧水用量130 m 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 h,产品的环氧值为6.20%,酸值为1.496 mg Na OH/g,碘值为2.58g/100 g。所得制品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确证棉籽油被环氧化生成环氧棉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棉籽油 磷钨酸盐 酸值 碘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棉籽油-醋酸-水三元系液-液相平衡的测定
3
作者 王利生 楚纪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测定了环氧棉籽油-醋酸-水三元系分别在30℃,40℃,50℃,60℃下的液-液平衡双结点曲线,以及在40℃,50℃,60℃下的液-液平衡系线数据;分别应用物料衡算法和系线中点轨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醋... 测定了环氧棉籽油-醋酸-水三元系分别在30℃,40℃,50℃,60℃下的液-液平衡双结点曲线,以及在40℃,50℃,60℃下的液-液平衡系线数据;分别应用物料衡算法和系线中点轨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醋酸质量分数低于30%的配样条件下所测定的液-液平衡数据具有较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棉籽油 醋酸 液-液平衡 测定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体系中无溶剂合成环氧棉籽油 被引量:6
4
作者 哈丽丹.买买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0-324,共5页
在乳化剂存在条件下,以磷酸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与棉籽油反应合成了环氧棉籽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黏度测定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国标法对产物的环氧值、碘值、酸值和色泽进行了测定。同时考察了乳化剂及有机酸... 在乳化剂存在条件下,以磷酸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与棉籽油反应合成了环氧棉籽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黏度测定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国标法对产物的环氧值、碘值、酸值和色泽进行了测定。同时考察了乳化剂及有机酸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物各项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剂条件下,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MOA-3)为乳化剂,用过氧化氢环氧化用甲酸酸化的棉籽油,可获得优质环氧棉籽油增塑剂。产物的环氧值为6.12%,碘值(100g)为3.67g,酸值为0.32mg/g。此方法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而且副产物生成量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棉籽油 环氧棉籽油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5
作者 武亮 刘兴欢 贾鑫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新疆拥有巨大的棉油产量,但棉油口感差品质低的特性使其很难作为食用油推广,本文以棉油农产品深加工为环氧化增塑剂原料进行工业设计,基于前期小试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使用ASPEN软件对棉籽油环氧化工艺进行设计... 新疆拥有巨大的棉油产量,但棉油口感差品质低的特性使其很难作为食用油推广,本文以棉油农产品深加工为环氧化增塑剂原料进行工业设计,基于前期小试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使用ASPEN软件对棉籽油环氧化工艺进行设计并建立模型,对反应操作参数温度、时间、甲酸用量、过氧化氢用量进行分析和优化,反应优化条件为操作温度62℃、反应时间维持在7 h左右、1 t棉籽油甲酸和过氧化氢的量分别为130、560 kg,经过优化后反应的收率、转化率、选择性分别为73.6%、90.5%、81.0%,均比优化前明显提高,而且原料中双氧水的用量较优化前减少13.3%,甲酸用量减少23.4%,NaHCO3用量较优化前减少21.0%,废水量减少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棉籽油 ASPEN 模拟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增塑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6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8期3-4,共2页
环氧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棉籽油、环氧油酸丁酯等)是一类无毒的聚氯乙烯增塑剂和稳定剂。它们的挥发性小、耐迁移性好,尤其是可以提高聚氯乙烯制品光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类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迄... 环氧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棉籽油、环氧油酸丁酯等)是一类无毒的聚氯乙烯增塑剂和稳定剂。它们的挥发性小、耐迁移性好,尤其是可以提高聚氯乙烯制品光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类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迄今为止在已有的环氧增塑剂工业化生产技术中,除了使用高浓度双氧水以及催化剂对油脂进行环氧化反应以外,均加入某种溶剂如苯、丙酮、乙酸乙脂等以使反应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聚氯乙烯 工业化生产技术 环氧棉籽油 大豆油 化反应 食品包装材料 热稳定性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