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腈橡胶和聚乙二醇增韧环氧树脂制备胶粘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常虎 李宏涛 +1 位作者 田旺旺 雷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5-960,共6页
本文在加热下环氧树脂(Polyethylene Glycol, EP)开环与端羧基丁腈橡胶(carboxyl-terminated Butadiene acrylonitrile, CTBN)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预聚物,然后选用单一固化剂聚醚胺(Polyetheramine, D400)和混合固化剂聚乙二醇(Polyethyl... 本文在加热下环氧树脂(Polyethylene Glycol, EP)开环与端羧基丁腈橡胶(carboxyl-terminated Butadiene acrylonitrile, CTBN)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预聚物,然后选用单一固化剂聚醚胺(Polyetheramine, D400)和混合固化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Mn=2000)与二乙基甲苯二胺(Diethyltoluene diamine, DETDA)作用下固化及粘接木块。重点探讨CTBN、EP、D400和PEG与DETDA各组成的用量对环氧树脂基粘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判定主要官能团反应,重点探讨胶粘固化物的润湿性、吸水性、拉伸强度和热重手段评价其环氧树脂粘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TBN用量的增加,增韧环氧树脂的固化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有副反应的作用导致其固化效果与粘性都会逐渐降低。结论:对固化物进行表征综合评价,CTBN、EP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5∶2时,其粘性最强,韧性最高,进一步研究有望获得市场欢迎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 环氧树脂(ep)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晋 高立 +2 位作者 蔡滨 齐泽昊 谭业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99,共8页
运用共价官能化技术,实现纳米SiO2表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T-SiO2),并制备功能化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T-SiO2/EP),分析改性后纳米SiO2表面官能团和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测试T-SiO2/EP的主要力学性能,研究其在... 运用共价官能化技术,实现纳米SiO2表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T-SiO2),并制备功能化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T-SiO2/EP),分析改性后纳米SiO2表面官能团和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测试T-SiO2/EP的主要力学性能,研究其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功能化纳米SiO2的引入,有效改善了环氧树脂的力学与摩擦学性能,且当功能化纳米SiO2含量为2%时(质量分数,下同),环氧复合材料(2%T-SiO2/EP)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度均达到最大值(70.2HD和1.02MPa·m^1/2),并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干摩擦条件下,2%T-SiO2/EP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失重分别为0.49和1.7mg,较纯环氧树脂分别降低了31.9%和34.6%,较未改性纳米SiO2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U-SiO2/EP)分别降低了14%和10.5%,并对相应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ep)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汉麻秆纤维−氮化硼三维导热网络构建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3
作者 李淼 赵俊博 +1 位作者 刘付 陈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77-18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碳化汉麻秆纤维构建三维导热网络,解决传统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中氮化硼(BN)填料添加量高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加工性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方法】采用碳化汉麻秆纤维(C)作为基础骨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碳化汉麻秆纤维构建三维导热网络,解决传统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中氮化硼(BN)填料添加量高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加工性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方法】采用碳化汉麻秆纤维(C)作为基础骨架,与氮化硼(BN)复合,利用二者协同增效作用构建高导热复合骨架,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制备BN-C/EP复合材料。通过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导热散热性能,研究其内部三维导热网络的形成机制和作用原理。【结果】(1)BN-C/EP复合材料中,碳化汉麻秆纤维相互交织并与改性后的BN协同作用,形成了丰富的三维热传导网络;其导热系数较EP提高了496%,每单位填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58.63%,有效降低了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从而降低了成本。(2)在跨面导热测试中,BN-C/EP复合材料的导热效率较EP提高了11.95%;在面内散热测试中,散热效率较EP提高了23.33%。这些结果表明,该材料在跨面导热和面内散热应用(如散热器)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3)BN-C/EP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提高至68.7 MPa,较EP和BN/EP分别提高了2.08%和9.74%,满足作为热界面材料的使用条件。【结论】本研究利用高长径比的碳化汉麻秆纤维,成功构建了BN-C/EP复合材料的三维导热网络,显著提升了其导热性能。研究揭示了汉麻秆纤维在构建三维导热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其天然、环保、低成本的特性为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天然纤维与导热填料的协同作用机制,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开发更高性能、更绿色的复合材料,以满足工业对高效热管理材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碳化 氮化硼(BN) 环氧树脂(ep) BN-C/ep复合材料 导热 散热 热界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