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上浆剂对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洁 吴宁 +3 位作者 潘月秀 朱世鹏 焦亚男 陈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2-1767,共6页
使用自行合成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主要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及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接触角等... 使用自行合成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主要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及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接触角等表征方法对比研究了二次上浆处理前碳纤维(CF)和处理后碳纤维(MCF)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和浸润性的变化,并通过单纤维破碎实验和短梁剪切法,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EWPU上浆处理后碳纤维表面O/C值增加了39.13%,表面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增加了14.97%,碳纤维与树脂的初始和稳态接触角分别减小了19.41%和20.59%,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单丝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增加了13.42%和1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上浆剂 二次上浆 氰酸酯树脂 碳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文杰 傅和青 +3 位作者 司徒粤 胡国文 蓝仁华 陈焕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共4页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制备出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软包装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及...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制备出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软包装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及其胶膜的耐水性,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对几种复合薄膜的粘接性能。红外分析表明,环氧大豆油中的环氧基发生反应,形成了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当环氧大豆油用量为4%~6%(质量分数,后同),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较好,粘度较小,胶膜的吸水率不高,以该乳液配制的胶粘剂可满足复合软包装膜对粘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胶粘 大豆油 复合软包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膜用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辉 傅和青 陈焕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合成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并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塑料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考查了-NCO/-OH的比R值、环氧大豆油和三羟甲基丙烷用量对乳液的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发现当R值为1.05-1.15,环... 以环氧大豆油为改性剂合成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环氧大豆油改性聚氨酯乳液,并以该乳液配制出复合塑料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考查了-NCO/-OH的比R值、环氧大豆油和三羟甲基丙烷用量对乳液的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发现当R值为1.05-1.15,环氧大豆用量为5%-7%,TMP用量为2%-3%时,聚氨酯乳液的胶膜的吸水率较低,粘接强度大,以该乳液配制的胶粘剂可满足复合塑料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 水性聚氨酯 大豆油 塑料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梅 夏建陵 +1 位作者 黄坤 丁海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6)、四乙烯五胺、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CA-B)。将CA-B分别与水性环氧乳液AB-EP-20、AB-EP-44、AB-EP-51组成固化体系,经分析可知,水性体系CA-...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6)、四乙烯五胺、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CA-B)。将CA-B分别与水性环氧乳液AB-EP-20、AB-EP-44、AB-EP-51组成固化体系,经分析可知,水性体系CA-B/AB-EP-44性能最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涂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n(环氧基)∶n(胺氢)对CA-B/AB-EP-44体系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环氧基)∶n(胺氢)为1.1∶1(摩尔比)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漆膜柔韧性达1 mm、铅笔硬度达2 H、附着力达1级、耐冲击性≥60 kg.cm、乙醇渗透量(%(24 h))为15.3,与参比样Ⅰ、参比样Ⅱ(市售)固化物的物理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基 聚氨酯改性 水性固化 固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梅 夏建陵 +1 位作者 丁海阳 黄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6-1230,共5页
以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E-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物料比n(TDI)∶n(OE-6)=1.05∶1、温度45℃、反应2.5h合成了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再将其与多元胺按照摩尔比n(多元胺)∶n(预聚体)=1.2∶1、温度40℃、反应3h扩链,得到油脂基聚氨... 以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E-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物料比n(TDI)∶n(OE-6)=1.05∶1、温度45℃、反应2.5h合成了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再将其与多元胺按照摩尔比n(多元胺)∶n(预聚体)=1.2∶1、温度40℃、反应3h扩链,得到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UFAWECAOF)。用红外光谱、13C-NMR表征了UFAWECAOF的结构。粒径分析表明目标产物具有乳化液体环氧树脂的功能,其与环氧树脂EPON828复配制备的双组分水性涂料涂膜固化物,柔韧性达1mm、铅笔硬度达3H、耐冲击性达50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乙烯醚 水性固化 甲苯二异氰酸酯 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饶舟 李俊梅 +2 位作者 夏会华 黄毅萍 许戈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138,共3页
用二乙醇胺按照不同比例将环氧大豆油中的部分环氧基开环,然后以不同的添加量引入到水性聚氨酯链段中,合成出环氧大豆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表征及改性前后性能比较,表明部分开环的环氧大豆油是以化学键和的方式接入到聚氨... 用二乙醇胺按照不同比例将环氧大豆油中的部分环氧基开环,然后以不同的添加量引入到水性聚氨酯链段中,合成出环氧大豆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表征及改性前后性能比较,表明部分开环的环氧大豆油是以化学键和的方式接入到聚氨酯分子链段中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环氧大豆油改性的乳液的粒径变大,储存稳定性略有下降;改性后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耐热性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大豆油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赖小娟 王磊 +1 位作者 李小端 郝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E-44)交联改性自乳化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TG对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乳液形貌。分析了w(E-44)及聚醚二醇(PTM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聚氨酯... 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E-44)交联改性自乳化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TG对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乳液形貌。分析了w(E-44)及聚醚二醇(PTM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聚氨酯膜的耐溶剂性。FT-IR分析表明: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都参与了发应。TEM表明:乳液颗粒呈均匀分散的刚性球状。TG分析表明:E-44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随着w(E-44)增大,改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改性 自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乳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甲福 俞丹 王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40,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大豆油(SOY)、乳酸(L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通过红外分析(FT-IR)的手段对环氧大豆油-乳酸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大豆油(SOY)、乳酸(L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通过红外分析(FT-IR)的手段对环氧大豆油-乳酸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探讨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形态、稳定性及其涂膜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环氧大豆油-乳酸开环聚酯多元醇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粒子形态均一,乳液流平所制得的涂膜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乳酸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来水利 葛茹月 +2 位作者 王花 刘筱 李晨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将木质素磺酸钠(SLS)在氢溴酸作用下酚化改性使甲氧基转化为酚羟基,提高其反应活性并保留磺酸盐基团,并于碱性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制得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BER);将其作为交联改性剂添加至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并成功制备出木质素基环氧树... 将木质素磺酸钠(SLS)在氢溴酸作用下酚化改性使甲氧基转化为酚羟基,提高其反应活性并保留磺酸盐基团,并于碱性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制得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BER);将其作为交联改性剂添加至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并成功制备出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乳液(LBER-WPU)。研究了LBER用量对分散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BER质量分数为3%~4%时,分散液外观良好、粒径较小,具备6个月及以上储存期;胶膜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2MPa,较未改性水性聚氨酯(WPU-0)提高了约2倍,胶膜耐水性增强,热稳定性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木质素磺酸钠 改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蕤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34-37,41,共5页
采用环氧丙烯酸酯(PPG-E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研究了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DMPA用量、n(—NCO)∶... 采用环氧丙烯酸酯(PPG-E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研究了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DMPA用量、n(—NCO)∶n(—OH)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膜具有硬度高、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好的特点,并且克服了环氧树脂直接用于水性聚氨酯改性制备的乳液贮存稳定性差的不足。当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为6%-10%、DMPA用量为5.5%-7.5%、n(—NCO)∶n(—OH)为1.3-1.4时,UV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改性丙烯酸酯 水性 力学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荣 李小瑞 +1 位作者 赖小娟 王小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 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丁酸(DM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WPUA),通过向WPUA中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可聚合乳化剂...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 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丁酸(DM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WPUA),通过向WPUA中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AHPS),合成了稳定性好、固含量约为43%的可聚合乳化剂作用下的环氧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EPUAS)复合乳液。采用FT-IR、TEM、XRD对改性前后乳液和涂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GMA及AHPS在不同含量下对WPUA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GMA用量为5%(以丙烯酸单体总质量计,下同)、AHPS用量为2%时,乳液和涂膜的固含量、耐水性、硬度及机械性能等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 改性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有机硅和环氧复合改性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春森 姚伯龙 +2 位作者 王利魁 赵海平 孙常青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6,共8页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_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为原料,1,3-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BHTS)为封端基,硅烷醇锂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促进剂,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双羟基含氟聚硅氧烷(PDMFS),...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_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为原料,1,3-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BHTS)为封端基,硅烷醇锂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促进剂,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双羟基含氟聚硅氧烷(PDMF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并将其和环氧丙烯酸酯(E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对改性后的聚氨酯乳液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表征分析,并测定了改性后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的性能。研究发现:PDMFS和EA复合改性的聚氨酯乳液各方面性能良好,涂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好的乳液稳定性、较低的吸水率、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含氟硅 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的改性及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昆明 李鹏 +1 位作者 程斌 杨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98,共5页
采用氧化聚乙二醇(PEG)得到两端为羧基的改性PEG(PEG-COOH),将其与环氧树脂原位反应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COOH用量和环氧树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EG相对分子质量为4... 采用氧化聚乙二醇(PEG)得到两端为羧基的改性PEG(PEG-COOH),将其与环氧树脂原位反应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COOH用量和环氧树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EG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的PEG4000合成了PEG-COOH,以PEG-COOH∶环氧树脂E-20的配合比为25%(wt,质量分数)∶100%(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平均粒径为97.5nm。静置180d无沉淀,且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上浆碳纤维后,明显改善了碳纤维表面的沟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树脂 化学改性 水性乳液 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见艳 王学川 +1 位作者 陈秀婷 王岩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53-1658,共6页
用环氧氯丙烷(EP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共价键改性,制备了环氧改性氧化石墨烯(EPGO),再将EPGO共混水性聚氨酯(WPU)制得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EPGO(以水性聚氨酯有效质量计)的EPGO/WPU复合膜,通过FTIR、XRD、TEM表征了EPGO的结... 用环氧氯丙烷(EP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共价键改性,制备了环氧改性氧化石墨烯(EPGO),再将EPGO共混水性聚氨酯(WPU)制得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EPGO(以水性聚氨酯有效质量计)的EPGO/WPU复合膜,通过FTIR、XRD、TEM表征了EPGO的结构和形态,并测试了成膜拉伸性能、耐磨性能。结果表明:EPGO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水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当添加0.8%(质量分数)的EPGO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2.9MPa,较空白膜提高了67.5%,杨氏模量提高了36.4%,且复合膜的耐磨性显著提高,表明EPGO的添加对水性聚氨酯膜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墨烯 改性 复合膜 水性聚氨酯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油酸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宇奇 蒋平平 +3 位作者 张萍波 唐敏艳 俞晓琴 包燕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5-690,共6页
以环氧大豆油(ESBO)、改性油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通过红外(FTIR)和核磁(1HNMR)对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P-OA-ESBO... 以环氧大豆油(ESBO)、改性油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通过红外(FTIR)和核磁(1HNMR)对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P-OA-ESBO、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以绿色可再生的甘油为扩链剂,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了环保型包装用聚氨酯胶黏剂,不使用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力学性能测试、PE/OPP复合膜的剥离强度测试及剪切强度测试考察了不同R(NCO/OH)比聚氨酯胶黏剂涂膜的耐热、机械和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大豆油-油酸多元醇成功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当R值为1.3~1.5时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的力学拉伸和剪切能较好,R值在1.7时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剥离强度较优异,可满足PE/OPP膜的基本复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油酸 改性 聚氨酯胶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罐内壁涂料用水性环氧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施雪珍 海特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8-21,共4页
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功能的改性环氧树脂,采用温度转相法(TPIT)制备了水性环氧乳液。介绍了TPIT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的工艺。讨论了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叔胺中和度对水性环氧乳液的... 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功能的改性环氧树脂,采用温度转相法(TPIT)制备了水性环氧乳液。介绍了TPIT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的工艺。讨论了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叔胺中和度对水性环氧乳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罐 内壁涂料 水性乳液 研制 温度转相法 非离子表面活性 改性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体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孙靖宇 张建伟 +2 位作者 杨超 佘希林 刘嘉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针对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研发不足的问题,围绕目前已经或有望用于玄武岩纤维上浆的5种主要浸润剂体系,即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硅烷或改性硅烷、有机/无机复合体系,根据体系中的主要成分成膜剂的不同,综述和对比了浸润... 针对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研发不足的问题,围绕目前已经或有望用于玄武岩纤维上浆的5种主要浸润剂体系,即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硅烷或改性硅烷、有机/无机复合体系,根据体系中的主要成分成膜剂的不同,综述和对比了浸润剂、玄武岩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总结了各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此外,介绍了以淀粉-磷酸盐体系、聚丙烯、离子液体为代表的新兴浸润剂体系。最后,探讨了连续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的设计原则,提出连续玄武岩纤维浸润剂体系的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关于研究体量和成果转化的2大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以期为玄武岩纤维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专用浸润 树脂 聚氨酯 /聚氨酯 硅烷或改性硅烷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祥 姚伯龙 褚路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用环氧丙烯酸酯(EA)、羟基硅油合成了环氧/有机硅改性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乳液(WPU);研究了EA、羟基硅油、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丁酸(DMBA)的用量,中和度和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树脂进行表... 用环氧丙烯酸酯(EA)、羟基硅油合成了环氧/有机硅改性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乳液(WPU);研究了EA、羟基硅油、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丁酸(DMBA)的用量,中和度和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EA、羟基硅油改性的水性光固化聚氨酯涂膜的硬度高、附着力强、耐水性较好,克服了未改性水性光固化聚氨酯的缺点。当EA用量为4%、羟基硅油为2%、DMBA为8%、中和度为80%、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1%时,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树脂接触角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光固化 聚氨酯树脂 /有机硅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齐聚物体系的研究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万婷 朱传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1-62,74,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丙烯酸齐聚物的研究状况,重点论述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改性研究。总结了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的发展与选择,氧干扰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并指出紫外光(UV)固化树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光引发 活性稀释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 齐聚物 物体系 丙烯酸酯 活性稀释 光引发 改性研究 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第41卷《涂料工业》总目次
20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涂料 水性聚氨酯 水性树脂 改性丙烯酸树脂 性能研究 水性乳液 丙烯酸酯 羧酸酯 改性氯醚树脂 《涂料工业》 研究进展 丙烯酸丁酯 改性 纳米二化硅 苯丙乳液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