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复合材料中三维氮化硼网络的构建与增强热特性分析
1
作者 黄彦卓 刘大猷 +3 位作者 彭相龙 王纯洁 杨航 金海云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2-1412,共11页
传统的环氧复合材料因传热性能较差,已难以满足电气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环氧复合材料中搭建三维连续传热网络是大幅提升其导热系数的重要方法。以绝缘性能优良的氮化硼(boron nitride, BN)为原料,采用凝胶法与牺牲模板法相结合的新... 传统的环氧复合材料因传热性能较差,已难以满足电气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环氧复合材料中搭建三维连续传热网络是大幅提升其导热系数的重要方法。以绝缘性能优良的氮化硼(boron nitride, BN)为原料,采用凝胶法与牺牲模板法相结合的新方案构建三维BN网络,并通过高温去除大部分的辅助材料以保证绝缘网络的纯度,在真空浸渍基体后得到环氧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填料负载下,该方案制备的3D-BN/EP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明显高于传统掺杂方案制备的BN/EP复合材料,且最高导热系数达到了1.50 W/(m·K),相较于纯环氧树脂提升了650%。此外,3D-BN/EP复合材料在广阔的温度范围(0~100℃)和电场强度范围(10^(3)~10^(6)V/m)内均表现出优越的介电性能(相对介电常数ε_(r)<4.4,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0.01),随着填料负载的增加,介电性能逐渐增强,这源于更少的杂质和更少的孔隙缺陷。并且3D-BN/EP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场强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还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证明了连续传热路径的搭建可以有效提升BN/EP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氮化硼 导热系数 介电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气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张健 王鹏飞 +3 位作者 李中原 刘骥 刘贺千 杨洪达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探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材料在分子层面的热老化机理,本研究在180℃下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336 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介电谱及交流电气强度测试表征老化后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分子链段运动、... 为探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材料在分子层面的热老化机理,本研究在180℃下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336 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介电谱及交流电气强度测试表征老化后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及交流电气强度演变特性。模拟计算并探讨了老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变化及分子链段运动特性演变导致的活化能下降对交流电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以酯基、酮基为主的羰基基团和小分子链。这些小分子链和极性基团会极大增加环氧基体内部自由体积和自由电子数量,使链段运动逐渐增强,活化能降低,最终导致绝缘性能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热老化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二氧化硅改性环氧胶对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梦晴 吉新柱 方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8,98,共9页
为了提升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蒙脱土(MMT)和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粒子含量、胶层厚度、搭接长度等参数对复合材料-钢双搭接接头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MMT和SiO2质量比为7... 为了提升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蒙脱土(MMT)和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粒子含量、胶层厚度、搭接长度等参数对复合材料-钢双搭接接头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MMT和SiO2质量比为7∶3、总添加含量为1%时,试件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达到最高,分别为46.13 MPa、12.79 MPa,相比于纯环氧胶试件,提升了53.2%和44.85%。胶层厚度的增加能够提高试件承载力和最大应变值;搭接长度的增加对于改善应变的分布梯度和提升最大剪应力、极限滑移量有明显效果,由于有效黏结长度的存在,搭接长度对试件承载力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相比于纯环氧胶,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MMT/SiO2改性的环氧胶内部粒子分布均匀,断面粗糙度明显,能够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复合材料-钢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其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钢界面 纳米改性 双搭接接头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脚氧化锌晶须/氢化环氧树脂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婷婷 朱光明 +2 位作者 魏堃 王永坤 刘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159,164,共6页
采用不同比例的四脚氧化锌晶须(T-ZnOw)与氢化环氧树脂(H-EP)共混,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异佛尔酮二胺用量不变的前提下,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通过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测试、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采用不同比例的四脚氧化锌晶须(T-ZnOw)与氢化环氧树脂(H-EP)共混,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异佛尔酮二胺用量不变的前提下,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通过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测试、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U型形状记忆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该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可达到61.5℃,其力学性能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5.87%。该试样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变形的试样几乎可以完全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脚化锌晶须 氢化 力学性能 形状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辐照改性环氧复合材料的直流沿面闪络特性
5
作者 张磊 张国宝 +3 位作者 杨为 吴正阳 蔡梦怡 李枕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94-2505,共12页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GIS绝缘失效的重要形式之一,严重威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升盆式绝缘子的沿面直流闪络性能,采用真空紫外改性技术对盆式绝缘子环氧复合材料进行处理,采用表面电位测试和量子化学分析等多种...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GIS绝缘失效的重要形式之一,严重威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升盆式绝缘子的沿面直流闪络性能,采用真空紫外改性技术对盆式绝缘子环氧复合材料进行处理,采用表面电位测试和量子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得真空紫外改性后环氧复合材料的分子间距、密度、热稳定性、能带结构、陷阱能级、表面电荷分布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揭示紫外辐照改性直流沿面闪络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经真空紫外处理12 h后,环氧复合材料在SF_(6)中直流闪络电压提升17%。20 kV异极性充电6 h后,闪络电压提升24%,且试样放置6个月后,直流闪络电压衰减幅度小于2%,具备良好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分析试样陷阱能级及电荷输运特性,发现真空紫外处理促使环氧分子链在高能光子辐照下发生交联反应,使得环氧分子的LUMO能级降低,引入大量深陷阱,导致陷阱深度和密度显著增高。陷阱能级提升导致大量同极性电荷聚集在电极附近,进一步阻碍载流子注入,导致直流闪络电压的提升。以上建立的真空紫外辐照-电荷输运-沿面闪络的关系表明,该真空紫外辐照策略有望成为提升直流闪络性能的重要工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辐照 复合材料 交联 电荷输运 直流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发祥 魏要强 +2 位作者 武南 宋世彬 邵一川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实现形状驱动能耗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佳配合,本文在热致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体中提高增韧剂新戊二醇二缩水醚(NGDE)含量来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添加短切碳纤维(SCF)来抵消由增韧剂引起的刚度降低负面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不... 为实现形状驱动能耗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佳配合,本文在热致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体中提高增韧剂新戊二醇二缩水醚(NGDE)含量来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添加短切碳纤维(SCF)来抵消由增韧剂引起的刚度降低负面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NGDE、SCF含量对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转变温度、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NGDE含量可将环氧聚合物基体的形状记忆转变温度从90℃降至43℃,其储能模量和弯曲模量也随之降低。在11wt%NGDE上添加SCF后,复合材料的玻璃态储能模量、橡胶态储能模量、弯曲模量最高可提高至原始试样的1.9倍、7倍和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短切碳纤维 形状记忆转变温度 储能模量 弯曲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UiO66-NH2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敏 屈晴 杨舒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行了表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PA被成功制备,且改性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和抗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6.54%和29.09%.这是因为UiO66-NH_(2)-PA中氨基和磷基的作用增强了界面强度,既提高了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实现了通过共同作用以提高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力学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晶须骨架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导热与介电性能
8
作者 刘大猷 黄彦卓 +2 位作者 刘怀东 杨航 金海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475-9483,I0031,共10页
含有高导热系数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电气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往往伴随介电性能的劣化。该文旨在解决环氧复合材料热性能与介电性能之间的矛盾。以氮化硅晶须(Si_(3)N_(4w))和气相二氧化硅(S... 含有高导热系数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电气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往往伴随介电性能的劣化。该文旨在解决环氧复合材料热性能与介电性能之间的矛盾。以氮化硅晶须(Si_(3)N_(4w))和气相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通过改进后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模板法制备得到坚固、多孔且绝缘的Si3N4w骨架,在真空浸渍后得到环氧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热性能。同时,在不同电场强度(10^(3)~10^(6) V/m)与温度范围下系统研究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含有Si3N4w骨架的复合材料在7.80%的低填料负载下获得1.05 W/(m·K)的导热系数,相比纯环氧提升525%。得益于绝缘骨架,复合材料在120℃以下保持介电常数低于5.5、损耗角正切低于0.05,表现出优良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与损耗角正切随电场强度的上升而有小幅度上升,这源于电场强度增大时材料极化增强;同时,两者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并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出现跃升,其绝缘性能失效。该文结果可为解决环氧复合材料热性能与介电性能的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氮化硅晶须骨架 热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的附着力研究
9
作者 李沫莹 郑林峰 +2 位作者 刘刚 李梦娇 姚佳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81,共7页
随着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表面涂装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系统地开展了传统的环氧涂层与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附着力研究。分别研究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 随着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表面涂装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系统地开展了传统的环氧涂层与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附着力研究。分别研究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三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复合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粗糙度、接触角和化学性质以及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间的附着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表面处理方式都能有效增加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附着强度。其中,通过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表面涂层附着强度最高,为26.6 MPa,与未处理相比提高了23.1%。同时,三种表面处理方式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的耐热性能和耐液压油性能良好,保持率均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涂层 附着力 等离子体处理 喷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基光热双重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邢一 李梅 +3 位作者 林明涛 李守海 冯永顺 庄晓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桐油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融合羧基和苯基氨基甲酸肟酯基团的活性预聚体——桐油聚合马来苯醌二肟酯(TOMABD),然后与E51、E44、AG602和EBA30这4种环氧树脂进行交联聚合,构筑得到一系列基于不同环氧树脂的桐油基光热双重响应形状记... 以桐油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融合羧基和苯基氨基甲酸肟酯基团的活性预聚体——桐油聚合马来苯醌二肟酯(TOMABD),然后与E51、E44、AG602和EBA30这4种环氧树脂进行交联聚合,构筑得到一系列基于不同环氧树脂的桐油基光热双重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通过FT-IR和1H NMR表征了预聚体的结构,并测试了聚合物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形状记忆性能。FT-IR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产物TOMABD已经成功制备。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分析表明:4个不同聚合体系具有可控的机械性能,其中TOMABD/E51和TOMABD/AG602聚合体系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Tg分别为102.49和112.31℃,TOMABD/EBA30聚合体系具有最佳的柔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161.22%,而TOMABD/E44聚合体系具有最佳的综合拉伸性能,其拉伸强度可达到27.95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到37.11%。同时4个不同聚合体系均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初始热分解温度均超过360℃。TOMABD/E44聚合体系具有优异的光热双重响应形状记忆性能,弯曲样品可在室温6 min、60℃下1 min或背面点状紫外光照射10 s时迅速恢复原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光热双重响应 形状记忆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缩水甘油醚改性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与再加工性能
11
作者 黎靖康 黄亮 +3 位作者 陈诗诗 毕曙光 冉建华 唐加功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针对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时间长和再加工温度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小分子活性稀释剂苄基缩水甘油醚(BGE)调控网络结构,增加聚合物链段迁移率,提高酯交换反应速率。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分析,揭示了其固化机制和动态键交换机制。结果表... 针对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时间长和再加工温度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小分子活性稀释剂苄基缩水甘油醚(BGE)调控网络结构,增加聚合物链段迁移率,提高酯交换反应速率。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分析,揭示了其固化机制和动态键交换机制。结果表明:当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170)与BGE的环氧当量比例为7∶3时,改性环氧类玻璃高分子TEPV-BGE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7.2℃降至60.4℃;拓扑网络冻结转变温度从80℃降至52℃;在120℃下,自修复时间从132.3 min缩短至25.3 min;碳纤维层压板在180℃、60 min内可再加工;该材料热稳定性高,热失重5%所对应的温度为270℃,拉伸强度达(17.81±1.0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玻璃高分子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动态酯键 自修复 苄基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及其复合材料气固界面快脉冲闪络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玉 成永红 +5 位作者 阴玮 李维康 孟国栋 王增彬 周稼斌 吴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3-707,共5页
设计了用于气固界面闪络的实验装置,可以安装指形电极(曲率半径为10 mm)和平板电极.该设备可输出峰值为125 kV、上升沿和半高宽为20 ns/5μs的快脉冲.研究了无试样时指形电极系统在不同气压下的击穿特性,在空气和SF6气体中不同气压下纯... 设计了用于气固界面闪络的实验装置,可以安装指形电极(曲率半径为10 mm)和平板电极.该设备可输出峰值为125 kV、上升沿和半高宽为20 ns/5μs的快脉冲.研究了无试样时指形电极系统在不同气压下的击穿特性,在空气和SF6气体中不同气压下纯环氧的脉冲闪络特性,以及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3H2O环氧复合材料在0.4 MPa空气中的沿面闪络特性.结果表明,SF6气体中绝缘介质的闪络电压较空气中有更大的分散度,环氧复合材料质量分数为20%时闪络电压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气固界面 空气 SF6 脉冲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峰 张晓云 +2 位作者 汤智慧 钟群鹏 曹春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由于氧扩散的作用,开路电位需要近10h才能达到平衡,其腐蚀电位较正,树脂及树脂与纤维界面对腐蚀介质的吸湿,导致复合材料本身腐蚀增重。浸泡1464h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不大;在同样的浸泡条件下,偶接了LY12CZ铝合金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行为 炭纤维复合材料 浸泡腐蚀 扩散 腐蚀电位 表面微观形貌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环氧树脂体系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堃 唐玉生 +3 位作者 朱光明 李喜民 门倩妮 师瑞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2,共6页
将顺丁烯二酸酐(MA)与不同比例的氢化环氧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环氧树脂体系。利用DMA,DSC、弯曲测试和U型形状记忆测试系统研究了该固化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形... 将顺丁烯二酸酐(MA)与不同比例的氢化环氧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环氧树脂体系。利用DMA,DSC、弯曲测试和U型形状记忆测试系统研究了该固化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该固化体系交联点之间存在较长的柔性链段,导致部分结晶现象的出现;固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达124℃,并且Tg随PPGDGE含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该形状记忆氢化环氧固化体系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经过5次形状记忆测试,变形的试样均能在数分钟内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形变恢复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 形状记忆 玻璃化转变温度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应力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田莉莉 刘道新 +1 位作者 张广来 杨专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试验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遵从Fick定律。在35%温度下施加弯曲载荷增大了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并且施加的弯曲载荷越大,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达到平衡时的饱和吸湿率越大。同时,吸湿对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吸湿 应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援型自修复体系及其在环氧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亚昆 邹东利 +4 位作者 赵鹏翔 徐对功 仲敬荣 杨晓娇 帅茂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根据自修复过程是否需要外加修复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方法主要分为外援型自修复和本征型自修复。外援型自修复体系主要包括双环戊二烯修复体系、环氧基修复体系、硫醇基修复体系、... 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根据自修复过程是否需要外加修复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方法主要分为外援型自修复和本征型自修复。外援型自修复体系主要包括双环戊二烯修复体系、环氧基修复体系、硫醇基修复体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修复体系、马来酰亚胺修复体系等。着重介绍了这几种自修复体系及其在环氧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外援型自修复体系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援型自修复 复合材料 自修复体系 修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超声连续改性处理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丽 张翔 +1 位作者 黄玉东 张志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1,62,共4页
运用超声技术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其界面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了超声处理过程中纤维与树脂之间浸润性的变化趋势以及超声作用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是通过改善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 运用超声技术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其界面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了超声处理过程中纤维与树脂之间浸润性的变化趋势以及超声作用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是通过改善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改性处理 芳纶/复合材料 浸润性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度 ,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 ,容器内外层树脂含量分布更为均匀后 ,容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壳体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粘接 树脂含量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复合材料用湿法环氧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斌 杨建奎 +1 位作者 张翔 程皓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在综合考虑粘度、力学性能和储存期的基础上,研制了以混合芳香胺为固化剂的芳纶用湿法环氧配方,其浇注体力学性能与俄、美等国家湿法环氧配方及我国高性能干法配方性能相当,实验证明该湿法环氧配方与F12纤维浸润性及界面粘接性... 在综合考虑粘度、力学性能和储存期的基础上,研制了以混合芳香胺为固化剂的芳纶用湿法环氧配方,其浇注体力学性能与俄、美等国家湿法环氧配方及我国高性能干法配方性能相当,实验证明该湿法环氧配方与F12纤维浸润性及界面粘接性能均较高,其NOL环强度转化率均达87%,Φ150mm容器特性系数PV/Wc达35.8km,室温储存期约为24h,可在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粘接剂 纤维缠绕 复合材料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载荷下T300/环氧复合材料自然老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颖军 朱锡 +1 位作者 梅志远 李华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8,共4页
采用海水浸泡-阳光曝晒循环老化的方法,模拟实际海洋环境载荷对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作用,用以评价手糊成型T300/环氧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通过对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质量变化、轴向抗拉强度、拉伸模量、面内剪切强度及压缩强... 采用海水浸泡-阳光曝晒循环老化的方法,模拟实际海洋环境载荷对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作用,用以评价手糊成型T300/环氧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通过对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质量变化、轴向抗拉强度、拉伸模量、面内剪切强度及压缩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老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湖北武汉和海南三亚140天的自然循环老化,增重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力学性能的衰减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拉伸模量老化特征不明显,抗拉强度变化较小,然而面内剪切强度和轴向压缩强度衰减幅度较大,干态试件剩余强度大于湿态试件剩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T300/ 海洋 自然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