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传国 王向坡 +1 位作者 仝莹莹 魏佳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共5页
通过自制的离子液体催化剂——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Spmim][HSO4]在无溶剂体系下催化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与过氧甲酸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 通过自制的离子液体催化剂——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Spmim][HSO4]在无溶剂体系下催化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与过氧甲酸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60℃,催化剂添加量6%(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甲酸物质的量与双键物质的量比值为0.8,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与双键物质的量比值为2.6。在此最佳条件下环氧值达到5.44%,环氧化率达到70.42%,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碘值(I)为4.7 g/100 g,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中的不饱和双键已基本反应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脂肪酸甲酯 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 离子液体 化氢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
作者 王琰 刘星雨 +3 位作者 刘梦洋 许盼盼 闫枫丹 李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以180°剥离强度和环形初粘力为评价指标,优化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环氧大豆油与DA加合物质量比9∶2.5、松香酯添加量50%(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磷酸添加量8%(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为1.798 N/cm,环形初粘力为10.845 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DA加合物和环氧大豆油在磷酸的催化下有效发生了共聚;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DA加合物的引入提高了压敏胶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综上,采用非食用的蓖麻油衍生物制备的植物油基压敏胶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蓖麻油 大豆油 马来酸酐 DIELS-ALDER反应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基自修复导电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戴超 王娟 +3 位作者 邢正 李昊宇 闫鑫焱 刘鹤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AESO,当AESO用量为0.70、1.00、1.30、1.60和1.90 g时制备的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样品5。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外观和表面化学基团,并测试了其流变性能、导电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ESO用量较少时制备的样品1和样品2可形成透明的凝胶,且样品1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更高、力学性能更好;而样品3~样品5不能形成凝胶,为浓稠的液态产物。样品1和样品2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分别为1884和109.5μS/cm,且样品1的电阻更小,导电性能更好。在凝胶材料结构中引入二硫键,利用二硫键的动态可逆性赋予其良好的可修复性,样品1在室温下12 h就可以完全自修复,如果加热到65℃,只需30 min就可以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 自修复 电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李明阳 韦代东 +1 位作者 葛星云 李惠枝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58,共7页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ER-IH5、ER-IH7及ER-IH9)。以其为成膜物制备UV固化涂料,系统考察了末端双键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光敏树脂双键含量的增加,UV固化涂料的拉伸强度、铅笔硬度、凝胶含量及耐化学介质性显著增强。其中ER-IH9涂料性能最优,透光率>95%、雾度<1%、拉伸强度26.1 MPa、铅笔硬度为6H、附着力0级、凝胶含量96.5%,吸水率仅0.87%,且在酸、碱介质中浸泡后质量损失最低。【结论】该UV固化涂料在高硬度及高透明要求的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蓖麻油酸 聚氨酯丙烯酸酯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初探 被引量:13
5
作者 聂小安 蒋剑春 +2 位作者 陈水根 常侠 钟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对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100g,磷酸0.6mL,甲酸9mL,双氧水48mL,石油醚50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5h,所得环氧脂肪酸甲酯具有以下性能:...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对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100g,磷酸0.6mL,甲酸9mL,双氧水48mL,石油醚50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5h,所得环氧脂肪酸甲酯具有以下性能:环氧值4.89%,酸值0.2mg/g,碘值9~10g/100g,黏度5.87mm2/s。通过对生物柴油降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可降低生物柴油冷滤点3℃,但对生物柴油凝固点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降凝剂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跃 俞佳娜 +2 位作者 严生虎 刘建武 沈介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采用盐酸H2O2/HCOOH法,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进行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为:m(脂肪酸甲酯):m(甲酸):m(双氧水)=1:1.5:2,反应温度40℃,催化剂浓盐... 采用盐酸H2O2/HCOOH法,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进行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为:m(脂肪酸甲酯):m(甲酸):m(双氧水)=1:1.5:2,反应温度40℃,催化剂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即浓盐酸质量占原料脂肪酸甲酯质量的百分数,下同),反应时间为110 s。在该条件下,产品环氧值为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反应 脂肪酸甲酯 微通道反应器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油非均相催化环氧化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7
7
作者 程正载 林素素 +2 位作者 王洋 丛野 颜晓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2,共4页
氨基磺酸催化下,菜籽油经酯交换和过氧甲酸环氧化两步反应分别合成了脂肪酸甲酯和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环氧化工艺条件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环氧值达到最高4.65%时的反应工艺条件:m(脂肪酸甲酯)∶m(30%H2O2)∶m(88%甲酸)∶m(... 氨基磺酸催化下,菜籽油经酯交换和过氧甲酸环氧化两步反应分别合成了脂肪酸甲酯和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环氧化工艺条件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环氧值达到最高4.65%时的反应工艺条件:m(脂肪酸甲酯)∶m(30%H2O2)∶m(88%甲酸)∶m(氨基磺酸)=1∶0.45∶0.15∶0.0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8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产物酸值(KOH)为1.6 mg/g,碘值(I)为3.8 g/100 g;产物以环氧油酸甲酯和环氧亚油酸甲酯为主,含量达到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非均相催化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原位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科 李翔宇 +1 位作者 聂小安 刘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51-254,共4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原位法(一步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研究。研究表明原位法不仅步骤少、操作简单、安全;与两步法相比,效果较佳,且更能控制开环率。实验表明理想反应条件为:脂肪酸甲酯双键∶甲酸∶双氧水=1∶0.5∶1.4(摩尔比)...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原位法(一步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研究。研究表明原位法不仅步骤少、操作简单、安全;与两步法相比,效果较佳,且更能控制开环率。实验表明理想反应条件为:脂肪酸甲酯双键∶甲酸∶双氧水=1∶0.5∶1.4(摩尔比);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其产品环氧值最高可达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 原位法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洁 蒋剑春 +2 位作者 聂小安 常侠 徐俊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7,共4页
自制了S2O28-/介孔氧化锆固体酸催化剂,并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TG-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催化剂参与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产物的环氧值达4.55%,表观理化性质分析、FI-IR及1H-NMR组分分析均表明,催化环氧化的效果较好。在相同... 自制了S2O28-/介孔氧化锆固体酸催化剂,并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TG-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催化剂参与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产物的环氧值达4.55%,表观理化性质分析、FI-IR及1H-NMR组分分析均表明,催化环氧化的效果较好。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考察环氧脂肪酸甲酯、DOP、DOTP增塑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能赋予固化体系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固体酸催化剂 树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催化原位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科 蒋剑春 聂小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选用对甲苯磺酸作为酸催化剂,采用原位法(一步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结果表明原位法不仅操作简单、步骤少、安全,与两步法相比,环氧率更高,且更能遏制开环率。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脂肪酸甲酯双键、甲酸、双氧水物质的量... 选用对甲苯磺酸作为酸催化剂,采用原位法(一步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结果表明原位法不仅操作简单、步骤少、安全,与两步法相比,环氧率更高,且更能遏制开环率。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脂肪酸甲酯双键、甲酸、双氧水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4;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产品环氧值最高可达到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 原位法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替代DOP用于PVC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洁 聂小安 +2 位作者 刘振兴 王义刚 蒋剑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将自制的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ERSO)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混合,得到不同配比的混合型增塑剂,考察其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效果,评价ERSO对DOP的有效替代性。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型增塑剂可显著改善PVC的柔韧性、耐化学药品性、耐... 将自制的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ERSO)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混合,得到不同配比的混合型增塑剂,考察其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效果,评价ERSO对DOP的有效替代性。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型增塑剂可显著改善PVC的柔韧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及加工流变性,但耐水性、挥发性及表面硬度略差。经综合比较,优选的混合型增塑剂配方是ED–20,与单独使用DOP相比,其PVC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9.83%,热老化整体变色时间提高了近3倍,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1.06℃,动态热稳定时间延长了32.59%。ERSO对传统石油基邻苯类增塑剂的有效替代率可达50%,大大拓展了环保增塑剂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增塑剂 脂肪酸甲酯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改性制备PVC用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茂林 王芳 +1 位作者 陈意 范浩军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7,共6页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分步甲酯化、酸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在839.2cm-1处出现了环氧基特征峰;环氧化反应后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环氧脂...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分步甲酯化、酸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在839.2cm-1处出现了环氧基特征峰;环氧化反应后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的环氧化程度随环氧化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在环氧化时间为8h时环氧值达到最大3.9%,碘值相应地从87.7g降至8.7g;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比,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闪点高于197℃,对聚氯乙烯(PVC)树脂有相似的增塑效率,50%的增塑剂可使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7℃降低到-10℃,但耐迁移性不及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脂肪酸甲酯 聚氯乙烯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人造革用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成祥 贾茂林 +3 位作者 赵占群 赵敏仲 陈意 范浩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以传统增塑剂DOP作为参照体系,对自主研发的三支替代型增塑剂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基本性能和在人造革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酯类增塑剂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环氧值,满足人造革制造要求;虽然耐热性、耐迁移性能略低于DOP,... 以传统增塑剂DOP作为参照体系,对自主研发的三支替代型增塑剂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基本性能和在人造革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酯类增塑剂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环氧值,满足人造革制造要求;虽然耐热性、耐迁移性能略低于DOP,但其对PVC的塑化效率与DOP接近,与PVC树脂的相容性优于DOP,塑化温度较低,能耗低,在人造革制造过程中可取代或部分取代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PVC人造革 增塑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振兴 聂小安 王义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白花树果油为原料,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制备了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通过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Keggin型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白花树果油甲酯环氧化的最优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为10 g,催化剂... 以白花树果油为原料,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制备了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通过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Keggin型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白花树果油甲酯环氧化的最优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为10 g,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双氧水质量分数为25%(均基于甲酯质量),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0.5 h,溶剂乙酸乙酯用量为20 mL时,产物环氧值可达5.30%。在增塑剂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0%时,对比了白花树果油EFAME、DOP、DOTP对环氧树脂128/934固化体系的增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EFAME可有效改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柔韧性,增塑性能优于石化增塑剂DOP、DOTP,可望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绿色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树 磷钨杂多酸季铵盐 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白花油脂肪酸甲酯的无羧酸法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洁 聂小安 +2 位作者 刘振兴 王义刚 蒋剑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2,共4页
以白花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季铵盐型磷钨杂多化合物为相转移催化剂,构建无羧酸的均相环氧化反应体系,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0 g白花油脂肪酸甲酯,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磷酸与钨酸摩尔比2∶1∶4的季铵盐型磷... 以白花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季铵盐型磷钨杂多化合物为相转移催化剂,构建无羧酸的均相环氧化反应体系,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0 g白花油脂肪酸甲酯,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磷酸与钨酸摩尔比2∶1∶4的季铵盐型磷钨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双氧水用量5.67 g,双氧水滴加速度150 mL/h,反应时间0.5 h,乙酸乙酯用量20 mL。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环氧白花油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值可达4.67%,并可有效缩短反应时间,避免有机酸废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油 化反应 白花油脂肪酸甲酯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洁 蒋剑春 +2 位作者 聂小安 常侠 李翔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85-2190,共6页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S_2O_8^(2-)/ZrO_2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产物环氧值可达4.55%,优于对甲苯磺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环氧化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为3%,n(甲酯):n(CH_2OH):n(H_2O_2)=1:2.17:3.52...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S_2O_8^(2-)/ZrO_2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产物环氧值可达4.55%,优于对甲苯磺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环氧化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为3%,n(甲酯):n(CH_2OH):n(H_2O_2)=1:2.17:3.52,50℃滴加H_2O_2,2 h内滴完,继续60℃保温反应3 h。按相同配方制备对苯二甲酸二辛酯/PVC和环氧脂肪酸甲酯/PVC样品,比较两种增塑体系的热性能。DSC及TG测试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可使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4.49℃,降幅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近4倍,并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固体酸 橡胶籽油 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反应器中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巧云 石昌富 杨锦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9-1422,共4页
研究在管道反应器中采用连续化工艺方法,以质量分数70%的双氧水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其改善了传统的间歇工艺方法、釜式反应器中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所存在的诸多弊端。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 研究在管道反应器中采用连续化工艺方法,以质量分数70%的双氧水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其改善了传统的间歇工艺方法、釜式反应器中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所存在的诸多弊端。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m(脂肪酸甲酯)∶m(双氧水)∶m(甲酸)=1∶0.6∶0.05、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90℃,在该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环氧值高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反应 脂肪酸甲酯 管道反应器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对乙酰木粉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谢振华 金立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6,共5页
利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得乙酰化木粉(A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将3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及表面能、增塑剂热迁移、热机械性能和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利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得乙酰化木粉(A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将3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及表面能、增塑剂热迁移、热机械性能和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但整体来说添加1号增塑剂的材料的力学强度最高;同时该材料具有最低的吸水率,接触角测试也能验证其界面极性最小。在85℃及100 min内1号增塑剂的热迁移常数相比最小,但随着时间的延长3号增塑剂在材料中的保留最好。TMA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大材料的膨胀加剧,添加3号增塑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最大的线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增塑剂 乙酰化木粉 低密度聚乙烯 脂肪酸甲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SBR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书培 刘锋 +2 位作者 姜栋 赵应群 马三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各个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调整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降至-50^+50mV,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6 0...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各个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调整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降至-50^+50mV,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6 000mg/L时,出水COD在1 300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80%,VFA浓度为180mg/L(以乙酸计)左右,最佳容积负荷为6.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27kg/(m3·d)时,出水COD在25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0%以上,氨氮浓度在25mg/L以下,TP浓度在4mg/L以下,且处理后废水的COD、氨氮浓度、TP浓度均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A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污泥床(UASB) 序批式活性污染法反应器(SBR) 脂肪酸甲酯废水 容积负荷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
20
作者 陈浩 田正波 +3 位作者 张阳 万帅 孙其勋 吴仲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掺杂纳米SiO_(2)填料,成功制备了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SiO_(2)/ESO-CE)。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耐热性、憎水性及电绝缘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_(2)/ESO-CE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憎水性及电绝缘性。当ESO添加量为20 phr时,ESO与SiO_(2)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水接触角达到67.37 MPa和92.66°,分别提升了32.42%和22.29%。同时复合材料交流击穿强度高达30.91 kV/mm,较纯CE提升了59.08%,且体积电阻率均大于10^(1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大豆油 化硅 电绝缘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