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相悬浮法合成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组成与性能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斌 罗章 +1 位作者 邵华锋 姚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平均环氧度为15%而组成及结构不同的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15),研究了组成及结构对ETPI-15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明环氧化组分含量越高,其结晶度越低;ETPI-15生胶及未填充硫化胶的物理力学性...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平均环氧度为15%而组成及结构不同的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15),研究了组成及结构对ETPI-15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明环氧化组分含量越高,其结晶度越低;ETPI-15生胶及未填充硫化胶的物理力学性能随着环氧化组分含量的变化而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动态粘弹性测试表明较高环氧化组分的ETPI-15未填充硫化胶tanδ-T曲线的峰窄,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适合作高性能轮胎胎面胶材料使用,而较低环氧化组分含量的ETPI-15有效阻尼温域较宽,适合作为阻尼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1 4-异戊二烯 组成 结构 力学性能 动态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的拉伸诱导结晶行为
2
作者 张政 梁玉蓉 +2 位作者 王龙 高国玮 张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6,共5页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测试表征OC/TP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动态性能。结果表明:OC用量为1%时,OC/TPI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22.5MPa,较纯TPI的拉伸强度上升11.4%;随着有机粘土的添加,OC/TPI复合材料的临界诱变点(ε0)发生前移,表明拉伸诱变行为逐渐在较低应变下发生,当OC用量为1%时,ε0对应的拉伸应变值最小,这说明有机粘土填加量为1%时拉伸诱导性能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有机粘土 拉伸诱导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改性杜仲胶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凤 姚琳 +1 位作者 刘奇 方庆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2,共8页
基于天然杜仲胶(EUG)与人工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微观链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别采用乳液工艺和溶液工艺对二者进行了环氧化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POM)、拉力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对比研究了环... 基于天然杜仲胶(EUG)与人工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微观链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别采用乳液工艺和溶液工艺对二者进行了环氧化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POM)、拉力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对比研究了环氧度对环氧化杜仲胶(EEUG)和环氧化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的结晶行为、拉伸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环氧度的增加,EEUG和ETPI结晶度均降低,球晶尺寸减小,EEUG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20.6%后聚集态结构由结晶转变为无定型;ETPI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13.8%后DSC曲线上没有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但POM下仍可观察到少量小球晶。环氧基团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ETPI的局部结晶。拉伸性能显示随着环氧度增加,EEUG硫化胶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在环氧度摩尔分数大于20.6%后实现了材料由刚而韧的塑料向软而韧的弹性体的转变。ETPI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TPI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证实EUG的环氧化改性导致其聚集态结构的转变,且这种转变与环氧度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TPI力学行为的改变与环氧度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EUG-20.6和ETPI-13.8的硫化胶显示出最大的0℃时tanδ值和最小的60℃时tanδ值,说明通过控制环氧度来控制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可同时改善材料的抗湿滑性能和低滚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杜仲胶 合成-1 4-异戊二烯 乳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聚异戊二烯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小萍 韩莲 +1 位作者 贾德民 陈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液体聚异戊二烯(LIR)对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硫化特性、物理力学性能、耐热氧硫化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LIR提高了体系的加工性能,硫化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研究了液体聚异戊二烯(LIR)对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硫化特性、物理力学性能、耐热氧硫化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LIR提高了体系的加工性能,硫化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变,体系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少量的LIR的加入可提高体系的抗湿滑性,同时滚动阻力略有下降。LIR还可有效提高炭黑在NR/ENR体系中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氧化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梦龙 唐建国 +5 位作者 刘继宪 王瑶 黄林军 冯玉敏 谢仕强 黄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石墨烯为填料,反式聚异戊二烯为基体,通过熔融法制备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时,纳米复... 以石墨烯为填料,反式聚异戊二烯为基体,通过熔融法制备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时,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大,为44 MPa。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4-聚异戊二烯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少贤 李学锋 +1 位作者 闫晗 周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4,共5页
研究了反式 -1,4-聚异戊二烯 (TPI)的力学性能与交联的关系及不同交联度的TPI对PP的增韧效果。发现TPI能显著提高一种韧性PP(PP/EPDM )的冲击强度 ,使球晶细化、均一 ,讨论了其增韧机理。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改性 丙烯 力学性能 交联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张疲劳对丁苯橡胶/反式-1,4-聚异戊二烯并用硫化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钰 杨晨燕 +1 位作者 高文廷 杜爱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7,91,共5页
研究伸张疲劳对炭黑填充丁苯橡胶(SBR)硫化胶及S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质量比80/20,下同)并用硫化胶交联结构、动态性能和并用胶中TPI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S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均大幅下降,ta... 研究伸张疲劳对炭黑填充丁苯橡胶(SBR)硫化胶及S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质量比80/20,下同)并用硫化胶交联结构、动态性能和并用胶中TPI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S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均大幅下降,tanδ峰值和E′小幅下降;而SBR/TPI硫化胶性能下降幅度较小,tanδ峰值和E′在疲劳初期有所下降;增加疲劳次数,TPI结晶衍射峰0.47nm对应的峰强不断减弱,0.39nm对应的峰强不断增强,同时在疲劳100万次时,SBR/TPI(80/20)硫化胶在晶面间距0.76nm处出现了新的结晶衍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结晶性 伸张疲劳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反式异戊橡胶/天然橡胶并用胶的疲劳和动态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姚薇 孙静 +3 位作者 邵华锋 贺爱华 韩明哲 黄宝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47,共4页
研究了不同环氧度的环氧化反式异戊橡胶(ETPI)/天然橡胶(NR)(质量比15/85)并用胶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及动态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ETPI环氧度的增加,拉伸、撕裂强度逐渐降低,100%和300%定伸强度逐渐增大;ETPI环氧度低于20%时,ETPI... 研究了不同环氧度的环氧化反式异戊橡胶(ETPI)/天然橡胶(NR)(质量比15/85)并用胶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及动态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ETPI环氧度的增加,拉伸、撕裂强度逐渐降低,100%和300%定伸强度逐渐增大;ETPI环氧度低于20%时,ETPI/NR并用胶硫化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动态疲劳性能,与疲劳性能优异的TPI/NR并用胶接近,环氧度高于20%时疲劳性能明显降低;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 2000)等测试进一步表明,并用胶的抗湿滑性能随ETPI环氧度增大而增强,滚动阻力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反式聚异戊二烯 抗湿滑性 并用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聚异戊二烯结晶性能与分子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剑铭 王小蕾 +3 位作者 汤琦 石雪龙 宗成中 王春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7-174,共8页
概述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如晶型的确定、晶型的形成条件、结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晶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重点介绍了TPI晶型的确定、α-晶型、β-晶型的反式-CTS-反式-CTS与反式-S^-TS分子链构象研究... 概述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如晶型的确定、晶型的形成条件、结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晶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重点介绍了TPI晶型的确定、α-晶型、β-晶型的反式-CTS-反式-CTS与反式-S^-TS分子链构象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分子模拟技术在结晶方面的相关研究,如TPI晶型的构建、多相体系的结晶状态、凝聚态下晶体的相关性质、复杂体系下的结晶过程、动态环境下分子结晶的动态行为模拟研究进行了介绍,包括晶型的构建,如α-晶型、β-晶型的空间原子坐标与各向同性、各向异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结晶 晶型 构象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相法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金伦 张书凯 +1 位作者 赵季若 冯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共4页
采用气-固相法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进行氯化改性,制得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CTPI)。主要探讨了氯含量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结晶度的影响,以及氯化后TPI结构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氯含量的升高,CTPI的结晶度下降,熔点降... 采用气-固相法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进行氯化改性,制得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CTPI)。主要探讨了氯含量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结晶度的影响,以及氯化后TPI结构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氯含量的升高,CTPI的结晶度下降,熔点降低。随TPI粒径尺寸减小以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氯化则越容易,氯化程度越均匀,结晶度降低越多。结构表征发现,CTPI分子链结构包括碳-碳双键氯加成、侧甲基氯取代、环氧基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氯化 气-固相法 结构 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朋 姜超 张晓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641,共6页
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是与天然橡胶结构相似的热塑性结晶型聚合物,具有熔点低、热稳定性高等特点,常用于轮胎改性、医用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等领域,还可用于导电发热纤维、光热转换功能薄膜、生物防污材料和发泡材料等领域。介绍了TP... 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是与天然橡胶结构相似的热塑性结晶型聚合物,具有熔点低、热稳定性高等特点,常用于轮胎改性、医用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等领域,还可用于导电发热纤维、光热转换功能薄膜、生物防污材料和发泡材料等领域。介绍了TPI的来源及改性方法,综述了TPI应用于纤维材料、薄膜材料、发泡材料和形状记忆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TPI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异戊二烯 改性 导电纤维 光热转换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晶须对TPI/PCL复合材料的导热与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何西洋 于烨程 +4 位作者 张文哲 胡桂新 潘其柱 狄祎 张秀成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7,104,共7页
为提升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本文以TPI和PCL为主要原料,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增强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TPI/PCL/T-ZnOw复合材料。研究了T-ZnOw对TPI/PCL/T-ZnOw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 为提升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本文以TPI和PCL为主要原料,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增强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TPI/PCL/T-ZnOw复合材料。研究了T-ZnOw对TPI/PCL/T-ZnOw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ZnOw质量分数为3%时,TPI/PCL/T-ZnOw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较未添加T-ZnOw的TPI/PCL复合材料增长了18.3%和143.3%,同时形状记忆性能达到最佳。T-ZnOw能够提升TPI/PCL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并改善导热能力,其导热系数提高了90%,使TPI/PCL/T-ZnOw复合材料的升温速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加快了TPI/PCL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过程的恢复速率。这种具有良好形状记忆性能的TPI/PCL/T-ZnOw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材料 导热系数 异戊二烯 己内酯 氧化锌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潜在亲电性的环氧乙基聚酰胺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太奇 操彬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合成了反式2,2,2-三氯环氧乙基丁二酸酯并将之与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聚酰胺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极性溶剂,但在常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不溶。缩聚反应结束后,用对甲苯磺酸或乙酰氯... 合成了反式2,2,2-三氯环氧乙基丁二酸酯并将之与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聚酰胺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极性溶剂,但在常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不溶。缩聚反应结束后,用对甲苯磺酸或乙酰氯对聚酰胺进行保护处理,在常温下,甚至在45℃静置12h以上,聚酰胺都会保持很好的溶解性。该聚酰胺很容易与己二胺反应产生交联聚合物,但在常温下不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对苯二酰氯和癸二酸等亲电试剂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2-三氯乙基氧丁二酸酯 对甲苯磺酸 乙酰氯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能源所发展出低分子量高反式液体橡胶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14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1-271,共1页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庆刚带领的催化聚合与工程研究组致力于C4~C5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研发。该课题组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简单质子酸+离子液体。在机理层面上从源头对副反应进行抑制,实现了高效制备...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庆刚带领的催化聚合与工程研究组致力于C4~C5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研发。该课题组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简单质子酸+离子液体。在机理层面上从源头对副反应进行抑制,实现了高效制备高反式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的合成新方法。研究发现,以强质子酸Tf_(2)NH为催化剂,以含Tf_(2)NH-的离子液体为溶剂,二者协同作用既保证了聚合反应的高效性,又有效地抑制了由双键"再质子化"所带来的环化副反应,得到兼具高产率(>99%)、高双键保留率(最高99%)的聚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橡胶 异戊二烯 烯烃材料 低分子量 离子液体 中国科学院 催化 生物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对PP/TPI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菲菲 高长云 +2 位作者 冷秀江 孟倩倩 辛振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并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交联结构,然后用超临界CO2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并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交联结构,然后用超临界CO2方法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观测了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研究表明:交联PP/TPI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泡孔尺寸降低,泡孔密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1 4-异戊二烯 超临界CO2 发泡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PI共混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菲菲 高长云 +2 位作者 冷秀江 孟倩倩 辛振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然后用超临界CO_2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发泡倍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PP/TPI...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材料,然后用超临界CO_2对其进行发泡。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发泡倍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共混材料发泡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PP/TPI共混材料可形成微孔泡沫结构;随着TPI含量增加,材料泡孔尺寸变大,泡孔壁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1 4-异戊二烯 共混 超临界二氧化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B/TPI原位聚合共混物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17
作者 李皓 宗成中 陶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反应釜内制备了间同-1,2-聚丁二烯(s-PB)及s-PB/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物。研究了s-PB及s-PB/TPI共混物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比s-PB快,说明加入TPI可加快共混物的结晶。共混...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反应釜内制备了间同-1,2-聚丁二烯(s-PB)及s-PB/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共混物。研究了s-PB及s-PB/TPI共混物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比s-PB快,说明加入TPI可加快共混物的结晶。共混物的Avrami常数为1.36~1.79,表明其结晶生长方式为一维生长和二维生长方式并存。共混物的结品活化能绝对值(88kJ/mol)比s-PB(325kJ/mol)小,说明加入TPI使共混物更容易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同-1 2-丁二烯 -1 4-异戊二烯 原位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o半芳香型透明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咏梅 陈国飞 +3 位作者 钟莺莺 王玮 张剑锋 方省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5,161,共7页
以酚酞和邻甲酚酞为原料合成的cardo双酚单体和以反式1,4–环己烷二胺为原料合成的含有酰亚胺环的单体,通过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ardo型半芳香聚酰亚胺(PI),并通过改变cardo双酚单体侧基的体积大小,研究了系列PI的溶解性、耐... 以酚酞和邻甲酚酞为原料合成的cardo双酚单体和以反式1,4–环己烷二胺为原料合成的含有酰亚胺环的单体,通过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ardo型半芳香聚酰亚胺(PI),并通过改变cardo双酚单体侧基的体积大小,研究了系列PI的溶解性、耐热性和光学性等性能。结果显示,该系列PI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70~316℃之间,在氮气中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在401~434℃之间,失重10%的热分解温度在419~446℃之间,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该系列PI在常规的有机溶剂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该系列PI薄膜的紫外截止波长低于354 nm,在450 nm处的透过率大部分都在80%以上,表明该系列PI薄膜有较好的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cardo基团 1 4–己烷二胺 芳香亲核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3种溶剂分析测定杜仲胶含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祥 刘淑瑛 +3 位作者 虎娟 张虹 张自萍 陈任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3-727,共5页
杜仲生产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杜仲胶)是由异戊二烯单元聚合形成的不同分子大小的混合物,主要沉积于细胞的空隙之间,提取困难。为正确分析测定杜仲材料中杜仲胶的含量,以杜仲果翅为材料,采用氯仿、石油醚和甲苯3种有机溶剂,配合... 杜仲生产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杜仲胶)是由异戊二烯单元聚合形成的不同分子大小的混合物,主要沉积于细胞的空隙之间,提取困难。为正确分析测定杜仲材料中杜仲胶的含量,以杜仲果翅为材料,采用氯仿、石油醚和甲苯3种有机溶剂,配合超声波处理组成6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以杜仲胶的提取得率以及分子量分布为衡量标准,对杜仲胶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氯仿作为有机溶剂,杜仲胶提取得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可达到7.47%;氯仿配合超声波处理,会更进一步促进小分子或大分子杜仲胶聚合物的溶出和提取,所得杜仲胶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更宽,分子量分布指数可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胶 -1 4-异戊二烯 有机溶剂 索氏提取法 分子量分布 凝胶渗透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甲羟戊酸激酶(EuMK)基因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乌云塔娜 王淋 叶生晶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甲羟戊酸激酶(mevalonate kinase,MK)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甲羟戊酸(mevalonate pathway,MVA)途径的限速酶之一。为了探明EuMK对杜仲胶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对EuMK所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 甲羟戊酸激酶(mevalonate kinase,MK)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甲羟戊酸(mevalonate pathway,MVA)途径的限速酶之一。为了探明EuMK对杜仲胶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对EuMK所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结构保守域以及基因组内含子和外显子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EuMK蛋白质序列均存在3个与甲羟戊酸底物结合及催化反应有关的保守结构域;EuMK的氨基酸组成中性的疏水性蛋白居多数,属于稳定的疏水性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均在膜外;二级结构为混合型结构的蛋白质。EuMK均含有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EuMK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潜在功能的预测分析发现,含有大量基本顺式作用元件TATAbox,CAATbox,还含有光(AE-box、CGT-motif、Box 4、G-box)、生长素(ERE、ABRE、TCA-element)响应等多个顺式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甲羟戊酸激酶 异戊二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