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环氧基苯基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刘磊春 张文超 杨荣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3,共8页
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环氧基苯基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cy-ep-Ph-POSS),并制备了环氧树脂(EP)/cy-ep-Ph-POSS复合物,研究了复合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cy-ep-Ph-POSS主要由含有6,8,10个硅原子的多面体低聚硅倍... 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环氧基苯基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cy-ep-Ph-POSS),并制备了环氧树脂(EP)/cy-ep-Ph-POSS复合物,研究了复合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cy-ep-Ph-POSS主要由含有6,8,10个硅原子的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结构组成;与纯EP相比,EP/cy-ep-Ph-POSS复合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增加了约16%,10%;EP/cy-ep-Ph-POSS复合物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残炭率提高,极限氧指数达到27.6%,熔滴现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49%。因此,cy-ep-Ph-POSS在提升E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苯基多面体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聚-D-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邹俊 李鑫 +2 位作者 徐海青 张宜辉 苏乐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5-40,47,共7页
以右旋丙交酯(D-LA)与八环氧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POS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法制备多臂聚-D-乳酸(PDLA-EPOS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动态力学分... 以右旋丙交酯(D-LA)与八环氧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POS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法制备多臂聚-D-乳酸(PDLA-EPOS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动态力学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含量EPOSS对PDLA-EPOSS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链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PDI)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多臂支化结构、晶体结构与PDLA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可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热稳定性良好的PDLA-EPOSS共聚物。并且随着EPOSS含量的增加,PDLA-EPOSS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加后减小、PDI增加、储能模量与损耗因子增加,热分解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在EPOSS摩尔分数为5.0×10-5%时,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热分解温度最高,分别为1.27×106、287.73℃。这些结果对于研究PDLA-EPOSS对PLLA结晶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丙交酯 笼型多面体硅氧烷 多臂-D-乳酸 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接枝无机粒子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成薇 王柯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分别将纳米二氧化硅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及利用环氧基团和羟基的反应将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上,制得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红外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分别将纳米二氧化硅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及利用环氧基团和羟基的反应将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上,制得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红外结果表明,两种纳米粒子分别成功地接枝到了纤维素纤维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中硅元素质量分数仅为1.3%,而二氧化硅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硅元素质量分数为8.5%。热重分析结果表明GlyPh7POSS分数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并未得到改善;二氧化硅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其初始分解温度在氮气和空气中分别提高了18℃和16℃,残炭量也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溶胶-凝胶二化硅 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