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老化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气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张健 王鹏飞 +3 位作者 李中原 刘骥 刘贺千 杨洪达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探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材料在分子层面的热老化机理,本研究在180℃下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336 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介电谱及交流电气强度测试表征老化后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分子链段运动、... 为探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材料在分子层面的热老化机理,本研究在180℃下对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336 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介电谱及交流电气强度测试表征老化后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及交流电气强度演变特性。模拟计算并探讨了老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变化及分子链段运动特性演变导致的活化能下降对交流电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以酯基、酮基为主的羰基基团和小分子链。这些小分子链和极性基团会极大增加环氧基体内部自由体积和自由电子数量,使链段运动逐渐增强,活化能降低,最终导致绝缘性能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热老化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复合材料中三维氮化硼网络的构建与增强热特性分析
2
作者 黄彦卓 刘大猷 +3 位作者 彭相龙 王纯洁 杨航 金海云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2-1412,共11页
传统的环氧复合材料因传热性能较差,已难以满足电气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环氧复合材料中搭建三维连续传热网络是大幅提升其导热系数的重要方法。以绝缘性能优良的氮化硼(boron nitride, BN)为原料,采用凝胶法与牺牲模板法相结合的新... 传统的环氧复合材料因传热性能较差,已难以满足电气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环氧复合材料中搭建三维连续传热网络是大幅提升其导热系数的重要方法。以绝缘性能优良的氮化硼(boron nitride, BN)为原料,采用凝胶法与牺牲模板法相结合的新方案构建三维BN网络,并通过高温去除大部分的辅助材料以保证绝缘网络的纯度,在真空浸渍基体后得到环氧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填料负载下,该方案制备的3D-BN/EP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明显高于传统掺杂方案制备的BN/EP复合材料,且最高导热系数达到了1.50 W/(m·K),相较于纯环氧树脂提升了650%。此外,3D-BN/EP复合材料在广阔的温度范围(0~100℃)和电场强度范围(10^(3)~10^(6)V/m)内均表现出优越的介电性能(相对介电常数ε_(r)<4.4,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0.01),随着填料负载的增加,介电性能逐渐增强,这源于更少的杂质和更少的孔隙缺陷。并且3D-BN/EP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场强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还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证明了连续传热路径的搭建可以有效提升BN/EP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氮化硼 导热系数 介电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二氧化硅改性环氧胶对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梦晴 吉新柱 方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8,98,共9页
为了提升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蒙脱土(MMT)和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粒子含量、胶层厚度、搭接长度等参数对复合材料-钢双搭接接头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MMT和SiO2质量比为7... 为了提升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蒙脱土(MMT)和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粒子含量、胶层厚度、搭接长度等参数对复合材料-钢双搭接接头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MMT和SiO2质量比为7∶3、总添加含量为1%时,试件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达到最高,分别为46.13 MPa、12.79 MPa,相比于纯环氧胶试件,提升了53.2%和44.85%。胶层厚度的增加能够提高试件承载力和最大应变值;搭接长度的增加对于改善应变的分布梯度和提升最大剪应力、极限滑移量有明显效果,由于有效黏结长度的存在,搭接长度对试件承载力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相比于纯环氧胶,采用表面功能化纳米MMT/SiO2改性的环氧胶内部粒子分布均匀,断面粗糙度明显,能够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复合材料-钢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其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钢界面 纳米改性 双搭接接头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UiO66-NH2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敏 屈晴 杨舒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行了表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PA被成功制备,且改性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和抗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6.54%和29.09%.这是因为UiO66-NH_(2)-PA中氨基和磷基的作用增强了界面强度,既提高了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实现了通过共同作用以提高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力学性能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辐照改性环氧复合材料的直流沿面闪络特性
5
作者 张磊 张国宝 +3 位作者 杨为 吴正阳 蔡梦怡 李枕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94-2505,共12页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GIS绝缘失效的重要形式之一,严重威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升盆式绝缘子的沿面直流闪络性能,采用真空紫外改性技术对盆式绝缘子环氧复合材料进行处理,采用表面电位测试和量子化学分析等多种...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GIS绝缘失效的重要形式之一,严重威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提升盆式绝缘子的沿面直流闪络性能,采用真空紫外改性技术对盆式绝缘子环氧复合材料进行处理,采用表面电位测试和量子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得真空紫外改性后环氧复合材料的分子间距、密度、热稳定性、能带结构、陷阱能级、表面电荷分布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揭示紫外辐照改性直流沿面闪络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经真空紫外处理12 h后,环氧复合材料在SF_(6)中直流闪络电压提升17%。20 kV异极性充电6 h后,闪络电压提升24%,且试样放置6个月后,直流闪络电压衰减幅度小于2%,具备良好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分析试样陷阱能级及电荷输运特性,发现真空紫外处理促使环氧分子链在高能光子辐照下发生交联反应,使得环氧分子的LUMO能级降低,引入大量深陷阱,导致陷阱深度和密度显著增高。陷阱能级提升导致大量同极性电荷聚集在电极附近,进一步阻碍载流子注入,导致直流闪络电压的提升。以上建立的真空紫外辐照-电荷输运-沿面闪络的关系表明,该真空紫外辐照策略有望成为提升直流闪络性能的重要工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辐照 复合材料 交联 电荷输运 直流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上超疏水表面层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春齐 江大志 肖加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8-1442,共5页
先采用真空袋压法制备含CaCO3/环氧树脂表面功能层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再通过化学刻蚀与表面修饰,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上制备出超疏水表面。采用扫描电镜和动/静态接触角分析仪,表征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结果表明... 先采用真空袋压法制备含CaCO3/环氧树脂表面功能层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再通过化学刻蚀与表面修饰,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上制备出超疏水表面。采用扫描电镜和动/静态接触角分析仪,表征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表面构建了具有微-纳米尺度二元粗糙结构;采用1%(质量分数)的硬脂酸修饰后,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最高达160.03°;制备的超疏水表面结构在室温环境下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化学刻蚀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的附着力研究
7
作者 李沫莹 郑林峰 +2 位作者 刘刚 李梦娇 姚佳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81,共7页
随着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表面涂装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系统地开展了传统的环氧涂层与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附着力研究。分别研究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 随着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表面涂装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系统地开展了传统的环氧涂层与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附着力研究。分别研究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三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复合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粗糙度、接触角和化学性质以及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间的附着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表面处理方式都能有效增加复合材料与环氧涂层附着强度。其中,通过喷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表面涂层附着强度最高,为26.6 MPa,与未处理相比提高了23.1%。同时,三种表面处理方式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的耐热性能和耐液压油性能良好,保持率均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涂层 附着力 等离子体处理 喷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切削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继明 侯晓莉 +2 位作者 张波 刘杰 刘荣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7,73,共5页
通过用PCD刀具对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切削力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背吃刀量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增大背吃刀量时主切削力和进给力... 通过用PCD刀具对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切削力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背吃刀量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增大背吃刀量时主切削力和进给力都显著增大;增大进给量也使主切削力增大,但其影响小于背吃刀量;而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很小。所建切削力经验公式可作为切削加工该复合材料时切削用量选择及切削力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车削试验 切削力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雄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论述了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的特性、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其制品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双轴非线性分析
10
作者 袁龙江 孙剑嵋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7,共6页
本文用玻璃纤雄/环氧复合材料主轴方向上的简单实验结果,建立了基于Hahn—Tsai模型和Jones-Nelson模型的非线性本构方程,并进行了双轴非线性分析。对于Jones—Nelson模型,提出了较之Jones方法更为合理有效的参数确定方法;在双轴非线性... 本文用玻璃纤雄/环氧复合材料主轴方向上的简单实验结果,建立了基于Hahn—Tsai模型和Jones-Nelson模型的非线性本构方程,并进行了双轴非线性分析。对于Jones—Nelson模型,提出了较之Jones方法更为合理有效的参数确定方法;在双轴非线性分析中,成功地引入应力叠加原理,解决了模型的扩充使用问题,从而保证了模型在整个应力空间的连续性和适用性。为了进一步表征双轴非线性,笔者还提出了双轴硬化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理论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缩水甘油醚改性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与再加工性能
11
作者 黎靖康 黄亮 +3 位作者 陈诗诗 毕曙光 冉建华 唐加功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针对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时间长和再加工温度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小分子活性稀释剂苄基缩水甘油醚(BGE)调控网络结构,增加聚合物链段迁移率,提高酯交换反应速率。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分析,揭示了其固化机制和动态键交换机制。结果表... 针对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时间长和再加工温度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小分子活性稀释剂苄基缩水甘油醚(BGE)调控网络结构,增加聚合物链段迁移率,提高酯交换反应速率。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分析,揭示了其固化机制和动态键交换机制。结果表明:当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170)与BGE的环氧当量比例为7∶3时,改性环氧类玻璃高分子TEPV-BGE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7.2℃降至60.4℃;拓扑网络冻结转变温度从80℃降至52℃;在120℃下,自修复时间从132.3 min缩短至25.3 min;碳纤维层压板在180℃、60 min内可再加工;该材料热稳定性高,热失重5%所对应的温度为270℃,拉伸强度达(17.81±1.0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高分子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动态酯键 自修复 苄基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耐化学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睿 刘雄亚 吴云 《湖北化工》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通过静态浸泡腐蚀试验 ,探讨了氯氧镁复合材料腐蚀与耐腐蚀机理及在部分常用化学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腐蚀 耐腐蚀机理 耐化学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峰 张晓云 +2 位作者 汤智慧 钟群鹏 曹春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由于氧扩散的作用,开路电位需要近10h才能达到平衡,其腐蚀电位较正,树脂及树脂与纤维界面对腐蚀介质的吸湿,导致复合材料本身腐蚀增重。浸泡1464h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不大;在同样的浸泡条件下,偶接了LY12CZ铝合金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行为 纤维复合材料 浸泡腐蚀 扩散 腐蚀电位 表面微观形貌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应力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田莉莉 刘道新 +1 位作者 张广来 杨专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试验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遵从Fick定律。在35%温度下施加弯曲载荷增大了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并且施加的弯曲载荷越大,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达到平衡时的饱和吸湿率越大。同时,吸湿对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吸湿 应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超声连续改性处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丽 张翔 +1 位作者 黄玉东 张志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1,62,共4页
运用超声技术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其界面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了超声处理过程中纤维与树脂之间浸润性的变化趋势以及超声作用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是通过改善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 运用超声技术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其界面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了超声处理过程中纤维与树脂之间浸润性的变化趋势以及超声作用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是通过改善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改性处理 芳纶/复合材料 浸润性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度 ,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 ,容器内外层树脂含量分布更为均匀后 ,容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壳体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粘接 树脂含量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马少华 王勇刚 +1 位作者 回丽 许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7,共7页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三点弯曲测试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前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加载曲线。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三点弯曲测试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前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加载曲线。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左右。湿热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要大于对弯曲模量的影响。干态试样的断裂形式都为脆性断裂,湿态试样只有在高温下未发生断裂。吸湿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DMA T_g)为125℃,比干态时下降了16℃。在弯曲变形的前期,载荷和位移曲线都成线性变化,干态试样在载荷达到峰值之前会出现小的波动。湿态试样的后期会有明显的弯折或塑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 湿热 弯曲性能 吸湿量 断口形貌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峰 孙志华 +1 位作者 钟群鹏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SSRT)、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研究方法,研究在腐蚀介质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增加LY12CZ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缩短断裂时间,而对LC4CS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偶腐蚀对LC4CS铝合金KISCC值影响不大,对(da/dt) 稍有影响,但不十分明显。同时对电偶腐蚀影响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制和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铝合金 影响 电偶腐蚀 应力腐蚀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涂层在碳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信 陆路德 +1 位作者 杨绪杰 郝艳霞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6-641,共6页
该文研究纳米级氧化物涂层对碳纤维 /环氧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了氧化铝和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 ,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涂层中粒子的大小约为 1 0nm。通过比较氧化物涂层前后碳纤... 该文研究纳米级氧化物涂层对碳纤维 /环氧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了氧化铝和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 ,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涂层中粒子的大小约为 1 0nm。通过比较氧化物涂层前后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 ,Al2 O3 和YSZ涂层后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 1 7.7%和 52 .0 % ,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均稍有提高。且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的Al2 O3 或YSZ涂层在 350~ 70 0℃能有效地减缓碳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涂层 纤维/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直径及浸润剂对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中全 薛元德 +2 位作者 董鹤崟 王婷 吴建玲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高强度玻璃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种玻璃纤维 ,是高性能复合材料三大增强纤维 (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度玻璃纤维 )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直径系列及不同增强环氧型浸润剂系列对 4 0 0孔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关系... 高强度玻璃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种玻璃纤维 ,是高性能复合材料三大增强纤维 (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度玻璃纤维 )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直径系列及不同增强环氧型浸润剂系列对 4 0 0孔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关系。通过原丝拉伸断裂强力、及NOL环拉伸、剪切强度的对比发现 ,①JA型浸润剂在拉丝工艺匹配和复合材料性能方面均明显优于FE 5浸润剂 ;②纤维直径在 9~ 13μm范围内变化时对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浸润剂 复合材料 FE-5增强型浸润剂 直径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