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蒂移植至环杓后肌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
作者 丁自海 高承文 +1 位作者 刘文宽 黄风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11-15,60,共6页
在21具成尸标本上,针对喉返神经损伤后的有关问题观察了支配舌骨下肌群和环甲肌的神经.从解剖学角度认为神经肌蒂移植时首选肩胛舌骨肌上腹肌支、胸骨舌骨肌上肌支或环甲肌肌支。暴露环杓后肌的手术层次是咽下缩肌、咽肌、梨状隐窝和环... 在21具成尸标本上,针对喉返神经损伤后的有关问题观察了支配舌骨下肌群和环甲肌的神经.从解剖学角度认为神经肌蒂移植时首选肩胛舌骨肌上腹肌支、胸骨舌骨肌上肌支或环甲肌肌支。暴露环杓后肌的手术层次是咽下缩肌、咽肌、梨状隐窝和环杓后肌筋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舌骨下 喉返神经损伤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犬环杓后肌神经再支配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温武 周水淼 +3 位作者 杨心青 余永伟 李兆基 张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犬失神经环杓后肌神经肌蒂移植术中的促神经再生作用。 方法 :在切断犬喉返神经后 ,对失神经环杓后肌行颈袢神经胸骨甲状肌蒂移植术 ,并在局部给予 b FGF及纤维蛋白凝胶 (FG) ,通过喉镜检查...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犬失神经环杓后肌神经肌蒂移植术中的促神经再生作用。 方法 :在切断犬喉返神经后 ,对失神经环杓后肌行颈袢神经胸骨甲状肌蒂移植术 ,并在局部给予 b FGF及纤维蛋白凝胶 (FG) ,通过喉镜检查、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肌收缩强度测定及组织化学观察分析神经再支配情况。 结果 :术后 6个月 ,喉镜检查显示b FGF+ FG组术侧声带吸气时外展最明显 ,接近健侧 ;FG组次之 ,较健侧小 ;对照组最差 ,稍有外展。神经电生理指标及肌收缩强度各指标依 b FGF+ FG组、FG组及对照组顺序降低 ,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 (P<0 .0 5或 P<0 .0 1)。组织学检查显示b FGF+ FG组运动终板分布均一 ,肌纤维结构正常 ;对照组运动终板分布不均一 ,肌纤维粗细不均 ;FG组居中。 结论 :b FGF在失神经环杓后肌神经肌蒂移植术中有显著促神经再生作用 ,且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BFGF 环杓后肌神经肌蒂移植 声带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膈神经移植支配环杓后肌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湘平 张慧宗 +1 位作者 李琦 黄钻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将6只犬右侧喉返神经主干切断损伤后,用膈神经移植支配环杓后肌。术后10个月,3只犬右声带恢复外展功能,肌电图及组织学证实神经再生,环杓后肌获得神经支配。
关键词 神经 移植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经蒂的腹直肌瓣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4
作者 邬江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游离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术式多局限于面下2/3的表情功能恢复,有必要寻找出一块多神经蒂肌瓣达到全面(面下部及眼轮匝肌)修复晚期面瘫的目的。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腹直肌进行了观测,针对面瘫修复作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游离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术式多局限于面下2/3的表情功能恢复,有必要寻找出一块多神经蒂肌瓣达到全面(面下部及眼轮匝肌)修复晚期面瘫的目的。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腹直肌进行了观测,针对面瘫修复作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腹直肌为多神经支配,有粗而长的单血管蒂,动脉外径1.8±0.3mm。结论:利用腹直肌多神经支配的解剖特点,提出腹直肌瓣全面修复晚期面瘫的新术式,并以二期治疗修复面瘫为例介绍了手术设计要点:①利用健侧面神经作为动力修复源,保证了两侧的对称性;②利用腹直肌的第3陋划与颧弓缝合,使固定更牢靠;③腱划上部肌肉修复眼轮匝肌,腱划下部肌肉修复面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 移植 面瘫 修复 神经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失神经支配人的环杓后肌形态观察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贤 郑宏良 陈世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后人的环杓后肌形态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晚期喉神经修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限分为4个组:6-12个月(12例)、1-2年(10例)、2-3年(8例)及大于...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后人的环杓后肌形态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晚期喉神经修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限分为4个组:6-12个月(12例)、1-2年(10例)、2-3年(8例)及大于3年组(8例)。以正常环杓后肌作为对照组(12例)。采用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失神经后喉肌截面的肌纤维和胶原结缔组织纤维截面积的变化;采用肌肉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和运动终板胆碱酯酶(AchE)染色,细胞计数分析失神经不同时限的环杓后肌两类肌纤维和运动终板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胶原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加,而肌纤维的截面积逐渐减少。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神经0.5-2年内肌肉截面积/胶原截面积比率下降最为明显,失神经2年以后肌纤维化明显减缓,但失神经3年后仍残留肌纤维相对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48%。长期失神经后会导致肌纤维类型发生变化,红肌的比例逐渐上升,白肌的比例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终板的数量随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而减少,1年以上标本未观察到AchE染色的运动终板。结论:长期失神经喉肌和胶原结缔组织截面积变化提示失神经2年内是肌肉纤维化最严重时期,但失神经3年后仍残留肌纤维相对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48%。失神经后喉肌纤维类型的变化提示该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肌细胞凋亡。人环杓后肌运动终板消失时限为1年。本实验表明晚期神经修复仍能获得部分或全部喉功能是有其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后 喉返神经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喉返神经支配的人环杓后肌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n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贤 郑宏良 陈世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1-95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失神经状态下人环杓后肌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n的表达变化,为喉神经修复时限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取38例喉返神经完全离断患者的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离断时限分为4组:失神经6-12个月(n=12)、1-2年(n=1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失神经状态下人环杓后肌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n的表达变化,为喉神经修复时限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取38例喉返神经完全离断患者的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离断时限分为4组:失神经6-12个月(n=12)、1-2年(n=10)、2-3年(n=8)及〉3年组(n=8),另取12例正常环杓后肌标本作为对照,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具有可比性。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法比较各组环杓后肌myog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yoge-nin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失神经3年内的环杓后肌肌细胞核,对照组正常环杓后肌基本无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神经6-12个月组肌细胞核myogenin表达程度及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1-2年组表达最高,2-3年组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3年以上组基本无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对照组myogenin mR-NA未表达,失神经1-2年组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为6-12个月组的4倍,失神经2-3年组为其64倍,失神经3年以上组仅为其1/2(P均〈0.01)。结论:失喉返神经支配的环杓后肌肌纤维3年内有较大的再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后 喉返神经 创伤和损伤 MYOG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失神经环杓后肌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温武 周水淼 +2 位作者 李兆基 黄海 余永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69-171,共3页
为了研究电起搏器对失神经后不同时期环杓后肌的作用,我们选用14只狗分为喉返神经切断及吻合两组,分别在手术后即刻、2周、1、2、4、8、12个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神经切断及吻合即刻环杓后肌电刺激强度阈值较低(2伏),2周后达最高峰(7... 为了研究电起搏器对失神经后不同时期环杓后肌的作用,我们选用14只狗分为喉返神经切断及吻合两组,分别在手术后即刻、2周、1、2、4、8、12个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神经切断及吻合即刻环杓后肌电刺激强度阈值较低(2伏),2周后达最高峰(7~10伏),4个月后,神经吻合组恢复到最初水平,神经切断组维持在6伏左右,并发现随病程延长环杓后肌萎缩加重.因此,电起搏器一定刺激强度在一定时间内对恢复萎缩环杓后肌的功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起博器 喉返神经麻痹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患者环杓后肌GDNF及其受体GDNFR-α1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贤 郑宏良 陈世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后.人环杓后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及其受体GDNFR-α1的变化规律。方法38例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神经损伤时限归入0.5~年、1~年...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后.人环杓后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及其受体GDNFR-α1的变化规律。方法38例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神经损伤时限归入0.5~年、1~年、2~年、≥3年组,对照组12例,为因喉癌行喉全切除术且肿瘤未侵及环杓后肌者。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别标记GDNF和GDNFRα1,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失神经0.5~年组、1~年组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和阳性区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失神经0.5~年组明显高于失神经1~年组(P〈0.001)。对照组、失神经2~年组,失神经≥3年组之间无疆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神经支配1年内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较高。失神经支配1~2年内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仍有表达,说明失神经支配2年以内喉肌GDNF的功能状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杓后 免疫荧光双 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下的环杓后肌运动神经终末特点
9
作者 曹郁琦 王振宇 +1 位作者 王铁民 杨式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取新鲜人喉标本,对环杓后肌进行纵切片,应用银浸法研究其运动神经终末的形态特点。发现环杓后肌与四肢肌不同,除肌纤维纤细、排列比较松散外,运动终板数量较多,形态多姿,排成波纹状终板带。本研究为临床喉科研究环杓后肌的电位活动和病... 取新鲜人喉标本,对环杓后肌进行纵切片,应用银浸法研究其运动神经终末的形态特点。发现环杓后肌与四肢肌不同,除肌纤维纤细、排列比较松散外,运动终板数量较多,形态多姿,排成波纹状终板带。本研究为临床喉科研究环杓后肌的电位活动和病理提供有力的形态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后 运动神经终末 运动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断单侧喉返神经后健侧环杓后肌结构与酶组化变化的研究
10
作者 冯娅妮 石强 +1 位作者 王军 何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动态地观察单侧喉返神经切断后 ,健侧环杓后肌酶组织化学和结构的改变。方法 :健康杂种犬 9只 ,其中 7只的右侧喉返神经切除 2 cm,近心端结扎并缝于皮下。分别取术后 2、4、6、8、10、2 0周犬健侧环杓后肌与正常犬的环杓后肌进行... 目的 :动态地观察单侧喉返神经切断后 ,健侧环杓后肌酶组织化学和结构的改变。方法 :健康杂种犬 9只 ,其中 7只的右侧喉返神经切除 2 cm,近心端结扎并缝于皮下。分别取术后 2、4、6、8、10、2 0周犬健侧环杓后肌与正常犬的环杓后肌进行对照 ,以观察健侧酶组织化学和结构的变化。结果 :去神经后 2、4、6、8、10周 ,健侧肌纤维直径增大 ,丁二酰脱氢酶 (SDH )活性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 ;2 0周健侧肌纤维直径和 SDH酶活性明显增加(P <0 .0 1)。结论 :去神经后 2 0周 ,健侧肌纤维的直径和 SDH酶活性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支配 喉返神经 丁二酰脱氢酶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蒂移植同时恢复麻痹声带内收及外展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贤明 王正强 +1 位作者 郑明秀 吴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能同时恢复麻痹声带内收及外展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狗一侧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运动支联合麻痹的喉内肌 ,采用颈袢胸骨甲状肌肌蒂移植于麻痹侧环杓后肌 ,颈袢甲状舌骨肌肌蒂移植于麻痹侧环杓侧肌作为实验组 ,并仅用颈... 目的 探索一种能同时恢复麻痹声带内收及外展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狗一侧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运动支联合麻痹的喉内肌 ,采用颈袢胸骨甲状肌肌蒂移植于麻痹侧环杓后肌 ,颈袢甲状舌骨肌肌蒂移植于麻痹侧环杓侧肌作为实验组 ,并仅用颈袢胸骨甲状肌肌蒂移植于麻痹侧环杓后肌作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 4个月行声带录像、喉肌电图检测、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 4个月所有动物均不同程度地恢复了麻痹声带的生理功能。实验组术侧声带内收运动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受植喉肌均出现诱发动作电位 ,组织学检查显示受植肌获神经再支配 ,肌肉形态结构基本正常。对照组失神经支配的环杓侧肌显示肌肉萎缩、变性。结论 采用神经肌蒂移植同时恢复麻痹声带内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神经 神经再支配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神经支配后大鼠环杓后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mRNA表达
12
作者 聂明荣 张思毅 +3 位作者 葛平江 刘少锋 陈少华 盛晓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研究去神经支配后大鼠环杓后肌不同类型肌纤维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切除单侧喉返神经后40天的8只大鼠的环杓后肌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环杓后肌胶原III、肌纤维蛋白各亚型的mRNA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目的研究去神经支配后大鼠环杓后肌不同类型肌纤维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切除单侧喉返神经后40天的8只大鼠的环杓后肌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环杓后肌胶原III、肌纤维蛋白各亚型的mRNA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去神经支配40天的大鼠环杓后肌,各亚型纤维蛋白的重链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I/IIB亚型纤维蛋白的mRNA表达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大鼠去神经支配40天时大鼠环杓后肌重链肌动蛋白I/IIB亚型纤维mRNA表达的比值增加,提示该肌肉的收缩力有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杓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袢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研究
13
作者 刘少锋 葛平江 +4 位作者 张思毅 祁周措 姚丽明 盛晓丽 聂明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4-936,共3页
目的:将颈袢神经同喉返神经远心端吻合常常使用在重建喉肌功能的手术中,吻合后环杓后肌的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为研究环杓后肌的电生理变化而做此研究。方法:14只混种狗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动物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后,将其切断,立... 目的:将颈袢神经同喉返神经远心端吻合常常使用在重建喉肌功能的手术中,吻合后环杓后肌的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为研究环杓后肌的电生理变化而做此研究。方法:14只混种狗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动物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后,将其切断,立即将颈袢神经同其相吻合,为实验组。另一组动物为正常对照组。9周后,暴露吻合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刺激环杓后肌,并记录对应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和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正常对照组同样测量这两个值。结果:实验组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是(4.86±1.46)V,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是(0.46±0.15)V,而正常对照组的两个值分别是(3.36±1.25)V和(0.39±0.21)V,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袢神经吻合喉返神经重建9周后,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较正常动物没有明显改变。提示使用较小的电刺激就能够促使颈袢神经重建的环杓后肌发生收缩,从而达到开大声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颈袢神经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颈交感干和舌下神经袢再支配狗环杓后肌的研究
14
作者 艾望华 杨强 李迈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将8只狗的右侧喉返神经及其内收支切断,再分别将其中4只狗的右侧颈交感神经干和2只狗的右侧舌下神经袢切断后,各将其近侧端和已切断的喉返神经的远侧端吻合,其余2只狗作为失神经支配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个月... 将8只狗的右侧喉返神经及其内收支切断,再分别将其中4只狗的右侧颈交感神经干和2只狗的右侧舌下神经袢切断后,各将其近侧端和已切断的喉返神经的远侧端吻合,其余2只狗作为失神经支配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个月行声门照像、肌电图观察,最后行环杓后肌肉眼及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结果证明:采用两种神经修复喉返神经均可部份恢复环杓后肌功能,论证了用颈交感神经干修复的机理及各种神经修复法的优缺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麻痹 神经再支配 杓后 颈交感干 舌下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杓后肌功能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皓 李兆基 +2 位作者 萧轼之 周水淼 罗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24-427,共4页
运用部分膈神经纤维使环杓后肌得到神经支配,从而恢复麻痹喉的吸气性外展功能。用15只猫,在喉内将喉返神经的内收肌支切断后远端结扎,近端埋入环杓后肌中,随后在气管食管间沟内将喉返神经切断,远端和隔神经上支吻合。术后不同时间行直... 运用部分膈神经纤维使环杓后肌得到神经支配,从而恢复麻痹喉的吸气性外展功能。用15只猫,在喉内将喉返神经的内收肌支切断后远端结扎,近端埋入环杓后肌中,随后在气管食管间沟内将喉返神经切断,远端和隔神经上支吻合。术后不同时间行直接喉镜检查。喉肌电图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证实环杓后肌能建立有效的神经支配,其收缩为膈神经支配的结果;术侧声带呈现规律性的吸气性外展,其外展程度甚至可超过键侧;同时行胸腔内压测定证实隔肌功能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后 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的血供和肌(皮)瓣的类型
16
作者 熊树明 丁永善 +1 位作者 张生贵 刘龙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根据对50具成年尸体主要浅层肌的血管解剖观察和血管造影对比研究,将肌肉的血液供给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单支营养动脉型,②主要营养动脉加次要营养动脉型,③主要营养动脉加节段性动脉型,④二支主要营养动脉型,⑤单节段性营养动脉型,⑥... 根据对50具成年尸体主要浅层肌的血管解剖观察和血管造影对比研究,将肌肉的血液供给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单支营养动脉型,②主要营养动脉加次要营养动脉型,③主要营养动脉加节段性动脉型,④二支主要营养动脉型,⑤单节段性营养动脉型,⑥双节段性营养动脉型。根据肌肉和肌肉皮肤血管的分布,并参照临床实际应用,给下列八种复合组织瓣以命名:①全厚肌皮瓣,②肌筋膜蒂岛状肌皮瓣,③血管神经蒂岛状肌皮瓣,④间断型肌皮瓣,⑤动脉干蒂肌皮瓣,⑥多血管蒂肌皮瓣,⑦肌皮感觉瓣和⑧肌骨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动脉 游离移植 皮瓣 长伸 筋膜 肉骨骼系统 血管神经 骨皮瓣 节段性 血管 动脉干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肌电图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楠 赵霞 孙广滨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7-552,共6页
喉肌电图(laryngeal electromyography,LEMG)是评估喉部肌肉与神经功能状态的一项技术,1944年被Weddell等首次描述。随着对喉肌电图检查设备和手段的改进,喉肌电图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发声障碍的诊断、损伤程度评估、术中监测、预后... 喉肌电图(laryngeal electromyography,LEMG)是评估喉部肌肉与神经功能状态的一项技术,1944年被Weddell等首次描述。随着对喉肌电图检查设备和手段的改进,喉肌电图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发声障碍的诊断、损伤程度评估、术中监测、预后判断及治疗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图 发声障碍 声带麻痹 LARYNGEAL 程度评估 神经功能状态 嗓音障碍 声带小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
18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1991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30例成人喉返神经对环杓后肌的支配,并用改良的Karnovsky-Roots AChE染色方法鉴定神经纤维的性质。喉返神经以前、后两终支入喉,前支内有两类纤维,一类是酶染清晰的粗有髓纤维,另一类酶染呈块状弥散的区域;后支呈酶...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30例成人喉返神经对环杓后肌的支配,并用改良的Karnovsky-Roots AChE染色方法鉴定神经纤维的性质。喉返神经以前、后两终支入喉,前支内有两类纤维,一类是酶染清晰的粗有髓纤维,另一类酶染呈块状弥散的区域;后支呈酶染成块状弥散,作者认为前支是运动支,后支为感觉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Karnovsky-Roots AChE染色 喉返神经 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