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壁环形零件滚压成形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大志 樊泽兴 杨成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选择对称带槽薄壁环形零件,采用紫铜板料,通过有限元模拟及成形试验分析了薄壁环形零件滚压成形的力学特征、主要成形缺陷及成形极限,给出了试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试件宽度与槽部高度的变化及滚压成形缺陷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对称带槽薄壁环形零件,采用紫铜板料,通过有限元模拟及成形试验分析了薄壁环形零件滚压成形的力学特征、主要成形缺陷及成形极限,给出了试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试件宽度与槽部高度的变化及滚压成形缺陷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滚压成形方法加工薄壁环形零件是可行的,滚压成形是局部变形,变形区壁厚变薄;当厚宽比t/b≤0.044时试件与模具接触的槽底部金属起皱,t/b≥0.058时开裂;可以通过增大板料厚度和滚压系数mG提高槽部成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零件 板料成形 滚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技术的环形零件热膨胀系数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观 徐一鸣 +3 位作者 邱自学 梁大开 袁江 邵建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9-101,共3页
为了检测特殊结构和极端环境下的热膨胀系数α,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推导了温度特性方程和温度灵敏系数公式,分析了环形零件热膨胀系数对传感器中心波长值偏移量的影响,并检测了其在高温下的波长温度效应。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 为了检测特殊结构和极端环境下的热膨胀系数α,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推导了温度特性方程和温度灵敏系数公式,分析了环形零件热膨胀系数对传感器中心波长值偏移量的影响,并检测了其在高温下的波长温度效应。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变温度交叉敏感特性,采用一个自由圆周状态的传感器作为温度补偿元件,通过实验测得环形零件的热膨胀系数为7.08 ppm/℃.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在高至160℃的恶劣环境下可靠检测环形零件的平均热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零件 光纤布拉格光栅 热膨胀系数 交叉敏感 温度补偿 极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环形零件的平面磨削变形
3
作者 崔太兴 《工具技术》 2010年第6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环形零件 平面磨削 变形问题 薄壁 A380客机 磨削工艺 热处理工艺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环形零件的精密研磨
4
作者 张同光 《机床》 CSCD 1990年第1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环形零件 精密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尺寸环形薄壁零件激光刻型新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滕志强 李明 王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179,183,共4页
在航空装备轻量化要求下,对于机匣类大尺寸环形薄壁零件,提出了一种激光刻型的新方法来减重。利用五轴直角坐标实验装置,配合CO_2激光器在三维筒形薄壁零件上做刻型加工,并开发出图形精密分割和在线拼接软件,解决了大尺寸复杂薄壁构建... 在航空装备轻量化要求下,对于机匣类大尺寸环形薄壁零件,提出了一种激光刻型的新方法来减重。利用五轴直角坐标实验装置,配合CO_2激光器在三维筒形薄壁零件上做刻型加工,并开发出图形精密分割和在线拼接软件,解决了大尺寸复杂薄壁构建表面刻型存在的易变现、精度低以及刻型减重比低的技术难题。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激光刻型新方法能够较好的满足大型环形薄壁零件精确、高效刻型的要求,对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和飞机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刻型 环形薄壁零件 CO2激光器 五坐标数控实验平台 图形分割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薄型零件加工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季明浩 孙达章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提高环形薄型零件的精加工质量,根据车床加工系统的刚度、装夹受力以及加工误差复映与被加工件之间的关系,提出1种针对外形为环形薄型零件的精加工工艺方案.该方案将装夹的定位点设定在环形薄型零件的轴向上,不使工件因装夹产生径向变... 为提高环形薄型零件的精加工质量,根据车床加工系统的刚度、装夹受力以及加工误差复映与被加工件之间的关系,提出1种针对外形为环形薄型零件的精加工工艺方案.该方案将装夹的定位点设定在环形薄型零件的轴向上,不使工件因装夹产生径向变形;并通过特制工艺装备使被加工件避开径向外力负载,将外径与环壁厚之比高达40以上的环形薄型零件加工到要求尺寸,同时保证工件的同轴度和表面粗糙度.检验按该特殊工装方案加工后的一批工件,合格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环形薄型零件 刚度 误差复映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薄壁类粉末冶金零件压坯残余应力分析
7
作者 周蕊 谢东 +1 位作者 李璐璐 张建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4,共7页
针对环形薄壁类粉末冶金零件压坯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采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 Cap弹塑性本构模型对金属粉末压坯压制、卸载和脱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考虑不同零件压坯几何参数(高径比和厚径比)以及压制工艺条件(摩擦条件和脱模角度... 针对环形薄壁类粉末冶金零件压坯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采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 Cap弹塑性本构模型对金属粉末压坯压制、卸载和脱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考虑不同零件压坯几何参数(高径比和厚径比)以及压制工艺条件(摩擦条件和脱模角度)对压坯内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坯脱模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是压坯侧表面出现明显的压应力层,内部为拉应力区域,且越靠近压坯中心值越小.随着高径比和厚径比的增加,其残余应力逐渐减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压坯表面的轴向残余压应力不断增大且压坯内部的拉应力也不断加大;适当增加脱模角度有利于压坯内应力释放而减小残余应力.通过正交模拟试验及方差分析可知,厚径比和脱模角度对金属粉末成形脱模后压坯残余应力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修正的Dracker-PragerCap模型 粉末冶金 环形薄壁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铁氧体零件裂缝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子豪 魏东辰 严小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94-F0003,共8页
为提升铁氧体零件缺陷检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铁氧体零件裂缝检测方法。根据铁氧体零件的自身形状特点,设计一种基于ResNet-18的四分类神经网络,通过9420张128×128分辨率的铁氧体零件图片对该网络进行... 为提升铁氧体零件缺陷检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铁氧体零件裂缝检测方法。根据铁氧体零件的自身形状特点,设计一种基于ResNet-18的四分类神经网络,通过9420张128×128分辨率的铁氧体零件图片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在验证集上达到了97%的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滑动子区域计分方法,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在测试集上可达到97.9%的检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宽度在0.1 mm左右、长度超过0.2 mm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铁氧体零件 裂缝检测 视觉检测 深度学习 环形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