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环形裂纹的微试样小冲杆试验法测试材料断裂韧性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关凯书 徐一飞 +1 位作者 喻灿 陈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08,共6页
火电、核电、石油化工行业中有大量的在役压力容器、管道和构件,准确评价在役设备材料的脆化和结构完整性,对于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这一需求,小冲杆测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对小冲杆试样评估在役容器材料的断裂韧性时... 火电、核电、石油化工行业中有大量的在役压力容器、管道和构件,准确评价在役设备材料的脆化和结构完整性,对于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这一需求,小冲杆测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对小冲杆试样评估在役容器材料的断裂韧性时,仍然只是依靠经验方法和标准的断裂韧性值进行关联,缺乏理论依据。该文提出了在小冲杆试样上开一环形裂纹,以反映裂纹体的断裂韧性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冲杆试验 环形裂纹 断裂韧性 J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纤维环形裂纹界面处的应力奇异性
2
作者 彭凡 管德清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通解 ,研究了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绕纤维且垂直于纤维的环形裂纹位于界面处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 ,应力奇异性特征方程与平面应变状态下相应模型的结果一致 ,只与Dundurs组合参数有关 。
关键词 基体 环形裂纹 轴对称 应力奇异性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夹层多个环形界面裂纹扭转冲击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文杰 SuRKL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研究位于功能梯度层和外部均匀材料之间多个环形界面裂纹的扭转冲击问题,功能梯度材料(FGM)粘结在两种不同的弹性材料之间,功能梯度层和外部材料之间环形界面裂纹的数目是任意的.引进积分变换和位错密度函数将问题化为求解 Laplace ... 研究位于功能梯度层和外部均匀材料之间多个环形界面裂纹的扭转冲击问题,功能梯度材料(FGM)粘结在两种不同的弹性材料之间,功能梯度层和外部材料之间环形界面裂纹的数目是任意的.引进积分变换和位错密度函数将问题化为求解 Laplace 域里标准的 Cauchy 奇异积分方程,进而化为求解代数方程;应用 Laplace数值反演技术,计算时域里的动应力强度因子(DSIF).考查了结构几何尺度和材料特性对裂尖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DSIF 存在一个主峰,到达主峰后,在其相应的静态值附近波动并最终趋于稳定;增加 FGM 的梯度能减小 DSIF 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冲击 环形界面裂纹 功能梯度层 动应力集中因子 积分变换 动态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转子环形开闭裂纹刚度的解析模型及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沫 轩浩 +3 位作者 熊伟 刘德政 秦涛 吕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27,108,共6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传动部件在制造过程中或受到碰擦时容易产生具有环形特征的裂纹。本文基于复合材料Layer-wise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转子环形开闭裂纹的刚度解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裂纹处铺层角度和顺序的影响,并且...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传动部件在制造过程中或受到碰擦时容易产生具有环形特征的裂纹。本文基于复合材料Layer-wise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转子环形开闭裂纹的刚度解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裂纹处铺层角度和顺序的影响,并且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相同尺寸、不同铺层方案的复合材料裂纹转子的刚度对比分析。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解析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环形裂纹处0°铺层比例对转子刚度的影响较大,而环形裂纹处0°铺层顺序对刚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转子 环形开闭裂纹 解析模型 铺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筒形挤压件底部裂纹产生机理和防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模 张治民 +1 位作者 杨光 李新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镁合金筒形挤压件底部环形裂纹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优化成形工艺参数,防止裂纹产生。结果表明: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反挤金属流线和已有金属流线的取向较大,相邻晶粒无法协调反挤变形,导致位错塞集引... 通过数值模拟和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镁合金筒形挤压件底部环形裂纹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优化成形工艺参数,防止裂纹产生。结果表明: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反挤金属流线和已有金属流线的取向较大,相邻晶粒无法协调反挤变形,导致位错塞集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处裂纹形核并长大。增加预留底厚和将预留底置于筒形件底部,可有效防止裂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筒形挤压件 环形裂纹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交界裂纹面在谐振应力波作用下的动应力强度因子
6
作者 冯文杰 邹振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研究埋藏圆柱体中多个环形交界裂纹面上受谐振应力波作用时的弹性波散射问题 .以裂纹面的位错密度函数为未知量 ,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 ,将问题归结为第二类奇异积分方程 ;然后通过数值求解奇异积分方程 ,获得裂纹尖端的动应力强度因子 ;
关键词 谐振应力波 弹性波散射 环形界面裂纹 奇异积分方程 动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压头诱导的硬质薄膜断裂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英强 吴化平 柴国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44-548,共5页
近年来,随着制备工艺的革新,硬质薄膜作为保护涂层已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硬质涂层经常承受接触载荷作用.薄膜在接触载荷下易产生环形裂纹,从薄膜的表面起裂并扩展到界面,从而影响材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硬质薄膜中的... 近年来,随着制备工艺的革新,硬质薄膜作为保护涂层已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硬质涂层经常承受接触载荷作用.薄膜在接触载荷下易产生环形裂纹,从薄膜的表面起裂并扩展到界面,从而影响材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硬质薄膜中的残余应力的存在也将直接影响薄膜的服役周期.基于内聚力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来探究残余应力对压头诱导的硬质薄膜/韧性基底中薄膜本身断裂的影响规律.给出在不同残余应力下薄膜发生环形裂纹的起裂半径、裂纹间距、临界压入深度以及临界载荷,进而对运用压痕法测量薄膜的断裂韧性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法 残余应力 内聚力模型 硬质薄膜 环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万向节钟形壳热处理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奇鸣 赵静波 +1 位作者 李翔 张学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55,共3页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裂纹分析、硬度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对万向节钟形壳轴颈台阶处环形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钟形壳轴颈台阶处环形裂纹是淬火裂纹,产生原因主要是感应淬火工艺控制不当,在轴颈台阶处感应加热温度...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裂纹分析、硬度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对万向节钟形壳轴颈台阶处环形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钟形壳轴颈台阶处环形裂纹是淬火裂纹,产生原因主要是感应淬火工艺控制不当,在轴颈台阶处感应加热温度过高,造成局部过烧,淬火时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形壳 失效分析 环形裂纹 过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压痕法的玻璃材料强度原位快速表征技术
9
作者 刘小根 齐爽 +3 位作者 万德田 孙与康 包亦望 郑德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53-4261,共9页
提出基于球压技术的玻璃材料强度原位快速表征技术,研究压入载荷与环形裂纹直径变化的关系。基于均强度理论,推导玻璃局部强度与初始环形裂纹直径之间的关系式,设计通过测量初始环形裂纹直径来反演玻璃强度及残余应力的原位快速测试方... 提出基于球压技术的玻璃材料强度原位快速表征技术,研究压入载荷与环形裂纹直径变化的关系。基于均强度理论,推导玻璃局部强度与初始环形裂纹直径之间的关系式,设计通过测量初始环形裂纹直径来反演玻璃强度及残余应力的原位快速测试方法及装置,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临界载荷时,玻璃表面产生的初始环形裂纹直径存在一个稳定区,仅当压入载荷递增至临界载荷的120%以上时,初始环形裂纹的圆环内玻璃才破碎开裂,并形成次环形裂纹,次环形裂纹直径随压入载荷增大而减小。初始环形裂纹直径与玻璃开裂时刻的强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强度 球压痕法 初始环形裂纹 原位快速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