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纤环形滤波器的双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巍 祝连庆 +1 位作者 董明利 骆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72,共6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环形滤波器的环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实现了稳定的单波长和双波长激光输出.采用保偏光纤布喇格光栅作为选频器件;两支分光比为20∶80的1×2耦合器结合2m保偏光纤构成环形滤波器,抑制模式跳变,提高激光输...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环形滤波器的环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实现了稳定的单波长和双波长激光输出.采用保偏光纤布喇格光栅作为选频器件;两支分光比为20∶80的1×2耦合器结合2m保偏光纤构成环形滤波器,抑制模式跳变,提高激光输出稳定性,通过调节滤波器内偏振控制器实现波长选择性输出;采用长度为1m的饱和吸收体起到稳频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器工作阈值为71mW,在熔接滤波器后,光谱特性得到改善;调节偏振控制器可实现单波长激光可切换输出或双波长激光同时输出,双波长间隔0.88nm,1 535.5nm和1 534.7nm单波长切换输出时最大功率分别为0.078dBm和-2.585dBm,激光3dB线宽为0.16nm和0.15nm;在室温20min内,输出激光波长漂移小于0.06nm,功率变化小于1.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 掺铒光纤 环形滤波器 保偏光纤布喇格光栅 保偏光纤 光纤激光器 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光纤环形腔滤波器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俞本立 钱景仁 +2 位作者 罗家童 杨瀛海 孙志培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本文引入输入光线宽因子,利用多光束干涉理论,给出了有源光纤环形腔滤波器输出光谱密度等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对腔的结构和参数方便地进行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当使该有源滤波器工作在锁定状态时,可得到窄线宽光输出.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有源光纤 优化 环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光子晶体环形腔滤波器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王亚楠 关建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根据光子晶体中波导与腔的耦合特性,设计了一种由波导与环形腔耦合实现窄带滤波的光子晶体结构。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环形腔不同结构参数对各个端口透射光功率谱的影响,由此可以根据所需波长要求设计不同结构的环形腔滤波器结构,并可通过... 根据光子晶体中波导与腔的耦合特性,设计了一种由波导与环形腔耦合实现窄带滤波的光子晶体结构。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环形腔不同结构参数对各个端口透射光功率谱的影响,由此可以根据所需波长要求设计不同结构的环形腔滤波器结构,并可通过改变边界散射介质柱的排列和环形腔边界介质柱的半径,减少波导与环形腔之间的散射损耗,达到最佳滤波效果。文章可为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光学滤波器的集成以及窄带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环形滤波器 有限元法 透射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3nm窄线宽单频掺镱光纤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原莉梅 陆宝乐 +2 位作者 康进 陈浩伟 白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4,共7页
提出了一种低噪声、线宽小于4 kHz、波长为1 083 nm的线形腔单频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引入了偏振控制器来消除线形腔内的空间烧孔效应,从而抑制了多纵模振荡.实验结果表明:泵浦功率在40~200 mW范围内时,可获得稳定的单纵模振荡,且最大输... 提出了一种低噪声、线宽小于4 kHz、波长为1 083 nm的线形腔单频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引入了偏振控制器来消除线形腔内的空间烧孔效应,从而抑制了多纵模振荡.实验结果表明:泵浦功率在40~200 mW范围内时,可获得稳定的单纵模振荡,且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6 mW,光学信噪比大于60 dB,其光光转换效率和斜率效率分别为23%和33.3%;经过1 h的观察,测得的激光输出功率以及光谱不稳定性分别小于3%和0.9%;在整个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模式跳跃和模式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单频光纤激光器 可饱和吸收体 环形滤波器 掺镱光纤 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justabl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through r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using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5
作者 周凤麒 刘志敏 +1 位作者 李宏建 刘二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13-3018,共6页
Metallic r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are proposed and its optical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are studied by using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pectra of conventional circ... Metallic r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are proposed and its optical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are studied by using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pectra of conventional circular nanotube arrays, two photonic band gaps are emerged in the transmission spectra off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the two band gaps and transmission spectra are adjusted by the length, inner radius, intertube spacing and the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the core and embedding medium, and magnitude modification, redshift and blueshift of the resonance modes are observed. A metallic r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for subwavelength band-stop filter in the range of visible light can be achieved. To understand its physical origin, field-interference mechanism was suggested by the field distributions. The proposed nanostructures and results may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ubwavelength near-field op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g-shaped nanotube arrays PLASMON transmission spectrum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