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形对称Gabor变换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 王汇源 张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13,共4页
环形对称Gabor变换不但继承了传统Gabor小波的一般特性,而且冗余性小,具有严格旋转不变性。首先将图像映射到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域,然后用AdaBoost算法挑选出最能表征人脸且有较好分类效果的CSGT特征,同时减少特征向量的维数,最后... 环形对称Gabor变换不但继承了传统Gabor小波的一般特性,而且冗余性小,具有严格旋转不变性。首先将图像映射到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域,然后用AdaBoost算法挑选出最能表征人脸且有较好分类效果的CSGT特征,同时减少特征向量的维数,最后使用加权PCA算法对特征进行分类。在ORL人脸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人脸识别算法相比,该算法对光照、姿态等影响因素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环形对称 GABOR变换 ADABOOST算法 加权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对称Gabor变换和2DPCA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娜 王汇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6-150,共5页
与传统Gabor小波变换相比,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具有信息冗余度低和严格的旋转不变性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对称Gabor变换与2DPCA的人脸识别新算法,首先将所有人脸图像都变换到环形对称Gabor变换域,然后按照两种融合方案将不同... 与传统Gabor小波变换相比,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具有信息冗余度低和严格的旋转不变性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对称Gabor变换与2DPCA的人脸识别新算法,首先将所有人脸图像都变换到环形对称Gabor变换域,然后按照两种融合方案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融合到一起,最后采用2DPCA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的2DPCA、GT+2DPCA等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不但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而且提高了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 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对称Gabor多通道纹理加权的人脸识别
3
作者 王昱蓉 白静 张雪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冗余度小,旋转不变性等优点,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SGT的人脸特征提取改进算法——CSGT多通道纹理加权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CSGT多尺度分析,然... 为了充分利用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冗余度小,旋转不变性等优点,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SGT的人脸特征提取改进算法——CSGT多通道纹理加权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CSGT多尺度分析,然后分块提取纹理统计特征,并将多通道特征自适应加权融合,最后使用PCA加权进行降维得到最具鉴别能力的人脸特征。在ORL、Yale和FERET人脸库上进行实验,与传统算法以及CSGT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识别率高,数据量小可行性高,对光照、姿态、表情等干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且灵活适应于不同的人脸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环形对称Gabor变换 纹理统计特征 自适应加权 PCA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环形对称Gabor特征及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亮亮 孙国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78-181,2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2DCSGT)和独立成分分析(ICA)的特征提取方法,并用于人脸识别中。对人脸图像做5尺度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对变换后的图像下采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采用ICA获得人脸图像的独立环形对称Gabo... 提出了一种基于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2DCSGT)和独立成分分析(ICA)的特征提取方法,并用于人脸识别中。对人脸图像做5尺度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对变换后的图像下采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采用ICA获得人脸图像的独立环形对称Gabor特征(ICSGF);采用最近邻分类法分类。在ORL、YALE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基于ICSGF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99.5%、93.33%和97.14%。实验结果表明,ICSGF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环形对称Gabor变换(CSGT) 主成分分析(PCA) 独立成分分析(ICA) 最近邻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非对称中值滤波技术在可控震源资料去噪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洪瑞 董江伟 +1 位作者 彭涛 刘学兵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0-514,520,共6页
横向中值滤波是地震资料去噪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但对数据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否则便达不到理想的去噪效果。叠前可控震源资料满足中值滤波方法的应用条件(即能量一致、波形统一和时间对齐),但样点较少时,常规中值滤波会因样点不足而产生边... 横向中值滤波是地震资料去噪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但对数据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否则便达不到理想的去噪效果。叠前可控震源资料满足中值滤波方法的应用条件(即能量一致、波形统一和时间对齐),但样点较少时,常规中值滤波会因样点不足而产生边界效应问题。为此,提出了环形中值滤波技术,即将样点首尾相接,这样在样点不足时可由邻道数据补充。针对可控震源资料中存在的多道连续出现强噪声这一问题,提出了环形非对称中值滤波技术,给出了含强噪声样点的识别方法和替换方法。基于理论模型和实际可控震源资料,讨论了环形非对称中值滤波技术的正确性、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资料 中值滤波 边界效应 环境噪声 环形对称中值滤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环形通道对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昌荣 骆静 +1 位作者 李兴 富丽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非对称环形阻尼通道分解为有限平行板微通道,按照磁路原理,研究各微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微通道间隙的理论关系;按照流体力学平板流动模型,建立微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并将其简化,利用双黏本构关系来... 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非对称环形阻尼通道分解为有限平行板微通道,按照磁路原理,研究各微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微通道间隙的理论关系;按照流体力学平板流动模型,建立微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并将其简化,利用双黏本构关系来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学特性;依据非牛顿流体力学,得出微通道中流动磁流变液不滑动边界条件和流动相容条件;通过求解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得出磁流变液在微通道中的流动速度分布;利用有限微通道叠加方法,导出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近似算法。制作具有20%偏心率的磁流变液减振器进行示功测试,实验数据与分析所得阻尼力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相同励磁条件下环形阻尼通道偏心距使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调节范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减振器 对称环形阻尼通道 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Gabor变换的人脸识别算法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慧 胡金演 蒋秋峰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10期41-44,共4页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光照变化和姿态问题,提出首先获取已经过归一化处理的人脸图像(几何尺寸归一化和光照归一化),然后利用多尺度二维环形对称Gabor小波变换对归一化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用局部二值模式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最后使用...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光照变化和姿态问题,提出首先获取已经过归一化处理的人脸图像(几何尺寸归一化和光照归一化),然后利用多尺度二维环形对称Gabor小波变换对归一化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用局部二值模式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最后使用直方图交的方法进行人脸相似度判决,从而实现较高识别率的实时人脸识别。实验表明,在FERET、Yale库和自建人脸库中的识别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对称Gabor变换 多尺度 归一化 LBP 区域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法的FAST主索网结构参数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幸龄 熊健民 +1 位作者 周金枝 舒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1-28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法的FAST主索网索网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FAST主索网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参数化变量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构建,为使用者提供有限元研究过程,将设定的函数、变量作为软件的输入,选... 提出一种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法的FAST主索网索网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FAST主索网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参数化变量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构建,为使用者提供有限元研究过程,将设定的函数、变量作为软件的输入,选用五轴对称短程线分型方法。主索网结构的网格分割方案包括四边形网格、凯威特网格以及短程线型网格。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线型方案最适合FAST主索网结构,侧偏量相对抛物面的可移动距离是无法忽略的。对主索网界面、风荷载与温度荷载进行计算,各项设计参数均符合FAST主索网结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有限元分析法 环形对称 索网 结构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低压台区全景化感知技术
9
作者 袁珂 蔡美芳 魏增光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针对低压台区设备种类繁多、通信接口各异,很难有效地接入电力物联网中,导致无法感知低压配电台区的工作状态及运行情况的问题,采用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低压台区全景化感知。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测得的应变值作为观测信号,引入梁状态方... 针对低压台区设备种类繁多、通信接口各异,很难有效地接入电力物联网中,导致无法感知低压配电台区的工作状态及运行情况的问题,采用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低压台区全景化感知。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测得的应变值作为观测信号,引入梁状态方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实施离散化处理,降低传感器的使用噪声。在低压台区将镜头处于平面内采集周围环境信息,运用载波信号传输的多径效应推导满足压缩感知条件正交频分复用的多径传输信道,根据全景化感知技术将多径信道估计问题合理转换为压缩感知信号重构问题,验证了感知技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运行时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感知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性能、显著的优越性以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离散化处理 环形对称排列 全景化感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